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4)

其实贾诩应该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才对。

他是真正的罪人,国家动乱的始作俑者。

不管他的事业做得有多么成功(后来做到魏国的太尉),但都掩盖不了他这个国家所犯下的罪行,尽管他从未动手杀人,但他依然是个侩子手。

他杀人不拿刀,用嘴。

用刀杀人有血,用嘴杀人没血。

用刀杀人有限,用嘴杀人可以无数。

这个乱臣贼子的名字叫贾诩。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请注意贾诩同志的籍贯,他是凉州人,也是就说他和李傕、董卓等人是老乡。事实上,董卓进京后,贾诩已经成为董卓的心腹将领。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今后必成大器。

贾诩有没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水平不好说,但人很狡猾那是事实。

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情急之下,急中生智,对劫匪说:“你们别杀我,我的外公是段颎,他一定送拿赎金来的。”

段颎是一代名将,那时候在朝廷当太尉,借用一下他老人家的名号为我所用,方便,实惠,还不用付专利费。

虽然贾诩涉嫌虚报身份信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冒牌货,但当时的条件,劫匪没法电话连线当太尉的段颎,验证真伪,也没有测谎仪进行身份识别,劫匪还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精神,信了。

呵,原来是段将军的外孙,失敬,失敬。

赶快放人!兄弟,赎金我们就不要了,你今后可别忘了在他老人家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啊。

劫匪和人质握手言欢,称兄道弟,奇迹就此发生了。

劫匪招待贾诩同志好吃好喝,最后,还客客气气把他礼送出境。

贾诩倒是虎口脱险了,和他一起结伴而行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他们没有一个好“外公”罩着,结果被匪徒统统干掉。

但由此可见名人效应的辐射力是多么巨大啊。

董卓担任太尉,贾诩就留在他身边工作(太尉掾),在长久的考察中,董卓发现这个贾诩还有几分本事,就外放出去升任讨虏校尉,后来索性还把他安排到自己女婿牛辅军中帮忙,一句话,没把贾诩当外人。

牛辅被自己的亲信手疾眼快地给干掉后,倍感孤独的贾诩没事可干,只好投靠到李傕军营中,恰好遇到李傕他们请求朝廷宽大处理,热脸碰上冷屁股,准备当逃犯。

最能混的老大都死了,我李傕还混个屁。

李傕内心还是很自卑的。

这时足智多谋贾诩上场了,是他改变了一切。

你们真是昏了头了,你们怎么能抛弃军队私自逃跑呢?现在王允他们视我们凉州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打算杀尽我们的凉州人,他们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通缉捉拿你, 你们能跑到哪儿去呢!还不如带领大军,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傕一想也是,董大掌门虽然不在了,但他老人家手下那么多兄弟,大家拧成一股绳,还害怕个屁。既然不怕,不如杀回长安,还能拼个鱼死网破。

自卑转化为自信,力量是强大的。说干就干,李傕等人带着几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长安杀来!

王允慌了,这回是真正的慌神了。

原以为董卓死后,李傕等人不过是一群无头苍蝇,随便用个拍子都能打死一大片,但现在看来人家不是苍蝇,而是老鹰,别说苍蝇拍子,就是飞机大炮都未必管用。

但客人大老远地赶来了,又不得不招待,王允赶忙请中间人,凉州的部落首领(大人)胡文才、杨整修作为使者前去斡旋。

人家把大部队都开来了,给人家两块糖应该打发不走,所谓的斡旋,应该是送几顶高帽子,多发一点纪念品,忽悠走了才算完事,但不知这位王司徒的哪根神经烧坏了,明明是请求人家退兵,但他老人家还要摆摆国家领导人的架子,他对派去的使者如此定调:“你们去把叫他们来,不知道李傕这几个鼠辈磨磨蹭蹭的到底要干什么。”

所谓的架子,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一般都是由心理疾病(虚荣心)引起的。从后来发生的事实可以说明,所谓的面子工程实在是害人不浅。

王允的口气哪里是和平谈判,简直是爷爷骂孙子!

口气如此傲慢,一点诚意都没有,还和平个屁!

一条路堵死了,一切路都堵死了。

没法了,接下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的发生。

两位使者也看不下去了,他们到达李傕军营,并没有如实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力促和平谈判,反而极力怂恿李傕他们加紧进军。办外交煮成夹生饭,王允这个政治家实在还欠火候。

长安!

长安!

长安!

我们来了!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