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他甚至比曹操更孤单,更可怜。曹操虽然打了败仗,但还有许多观众,哪怕是嘲弄的眼神,而他为这个国家流了许多汗,出了许多力,使打了胜仗,也无人认可,无人喝彩,无人支持,那些诸侯连当观众嘲弄的兴趣也没有了观众,人家忙于抢自己的地盘。那个口口声声支持他的袁术倒是一位忠实的观众,但他感兴趣的只是孙坚为他打下的地盘而已。

长久以来,孙坚一直拿袁术当盟友,而袁术却从不拿他当盟友。

他不是袁术的部属,可袁术只拿他当枪使,自始至终,他都在为人作嫁衣,没能够摆脱那个人的影响。

打下豫州没隔多久,袁术又派给孙坚新任务,去打荆州的刘表。之所以要打刘表,是因为袁绍和刘表打得火热。而袁术和袁绍因为立皇帝那件事,关系很僵,两人虽说是兄弟,可比外人还外人,比仇人还仇人。其实如果两人联手创业,就是打下江山也不是梦,可兄弟俩偏偏喜欢窝里斗,自相残杀,而且精力旺盛,不知疲惫。

为了更好地打击的兄弟,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袁绍勾结曹操、刘表,还派人霸占孙坚的豫州;受了委屈的袁术也毫不含糊,拉拢袁绍身边的公孙瓒,同时让孙坚打刘表。

都在对方身边安钉子,都在打对方的主意,所谓的兄弟情份,不过如此。

我说过,在袁术心中,孙坚只是他的部属,只是一枚棋子,尽管孙坚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被人当棋子使的滋味并不好受,而且下场都很惨,孙坚也不例外,尽管他是一只猛虎。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啊。

简单说吧,刚开始孙坚打襄阳,他表现一如既往的勇猛,刘表一如既往地不禁打,一直打得人家闭门谢客,后来刘表的大将黄祖带兵来支援,也被打得落花流水,一直往岘山里逃。

所谓的落水狗,不打白不打,孙坚当然要穷追不舍了。

太顺了。

但孙坚忘了穷寇莫追,见好就收的道理,不给人家半点生路,人家只好给你玩命。

但不是真玩,因为根本玩不过。

那就只好使阴招了,人家也有秘密武器。

在山林里,箭就是秘密武器,所谓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是也。

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一代猛将竟然死于无名之辈手里,真让人唏嘘不已。

孙坚死后,各界反应不一,除了极少数人(比如他的家属),大多数都很高兴,比如董卓、比如袁绍、比如刘表,仇人死了,是该好好庆贺一下。

但出人意料的是,最高兴却是他亲密的盟友——袁术,因为孙坚走后,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孙坚的地盘一一笑纳了,把孙坚的士兵也一一笑纳了,天下掉下金元宝砸中脑袋的好事说来就来了,能不高兴吗?

当然也不能说孙坚同志两袖清风,大公无私,他也留有一手,比如那件最重要的古董——传国玉玺他就悄悄留给后代。

目的是什么,不说你也知道啊。

当然他绝对想不到最会算计的还是袁术,在“称帝“之前,当他得知传国玉玺在孙家手里,竟然干起了绑匪的勾当,把孙坚老婆当人质拘押起来,强行索取了宝物(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从生算到死,这样的精算师天下难找啊。

第十一章:董卓之死

(1)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董卓是爱“和平”的,凡是势力比他强大的,能耐比他强的,他都希望与他们和平相处(真心实意的,因为搞不定),而且还有好礼相送。

他想向对那些潜在手们表达这样的愿望,即我们关系不和谐,但我还是非常想和谐,我也希望大家能化干戈为玉帛,和我一道共建和谐社会。

如此痴情,换在今日,必定感动广大国际评委,得个诺贝尔和平奖不成问题。

对袁绍如此,对袁术如此,对孙坚也是如此,同样的招数,对不同的对象,反复使用,反复失败,乐此不疲,连小孩都能识破,何必呢?

他不得不如此。

其实他有自己的苦衷:他站在舞台的中央,风光固然是风光,但对手满天下,人人对他的权力都虎视眈眈,而他又不是东方不败,只好出此下策。

他想搞和谐社会,但人家都不想被和谐掉!

不服从他的除了袁绍、袁术、曹操他们那些地方军阀,除了那些农民起义军、除了朝廷官员,还有两个危险分子,就像地雷一样埋在他身边,他实在想把他们除掉。

这另外的人,是指皇甫嵩、朱儁。

说来两位都是他的战友,当初一同讨伐黄巾军,董卓灰头土脸,被革职抵罪,而他们两位升官发财,风光无限,可谓冰火两重天。

他妈的,同样是打仗,老子被免职,你们就升官,老天太不公平了吧。

在中平六年(189)征讨韩遂、马腾的战斗过,皇甫嵩准确抓住战机,一举杀敌万余人,更是大出风头,而他只跟在皇甫嵩的屁股后面做点扫尾工作,实在郁闷。

在董卓看来,威胁最大的就是那个皇甫嵩,打仗算无遗策,耀武扬威的,实在可怕。

皇甫嵩,你怎么什么都比我强!董卓的眼睛嫉妒得都快喷火了。

嫉妒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疾病,很难根治,除非对方神秘消失。很不幸,董卓同志就患有这种疾病,而且是重症。

更让董卓耿耿于怀的是,当初朝廷为了除掉自己的兵权,竟然让自己把军队移交给皇甫嵩。董卓当然不肯,那个皇甫嵩认为自己有不臣之心,没少向朝廷打小报告。

现在他手里还有一支3万余人骁勇善战的军队,驻扎在扶风郡。留他在自己身边,始终像一颗定时丨炸丨弹一样可怕。如果他和东边的袁绍结盟,那就不是丨炸丨弹,而是威力无穷的原子丨弹丨。

董卓眼里燃起了熊熊大火,那是嫉妒之火,也是仇恨之火。

是丨炸丨弹,那就撤除他!

第一步,就是要解除皇甫嵩的兵权。

董卓征召左将军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打发他到长安(当时献帝已经迁都到长安,董卓还留在洛阳)守城门,明眼人一看,还没任职呢,就先给你处分,贬低你的待遇,肯定那是凶多吉少。前面我说过,东汉各级武将大体是这么排序的:地位最高是大将军,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在前后左右将军的后面是杂号将军,排在杂号将军后面的是中郎将,排在中郎将后面的才是各级校尉。因此,皇甫嵩实际上是背了个处分,降级使用。

谁让你比我能干呢?

他手下一个叫人梁衍的参谋长(长史)就劝他趁机反抗,与关东联军互相呼应,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放弃军队,赤手空拳地到到长安为董卓看城门多危险啊。

真是如此,干掉董卓的就不是王允他们了。

皇甫嵩不傻,他也看出来了,可他还是选择了服从。

因为他没有野心,因为他是死心眼,东汉好多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皇甫嵩是武将,也是知识分子),明知道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还是勇敢地迎上去。

董卓看准了这一点,用皇帝的名义下文件,像皇甫嵩这样的死心眼是不会也不敢拒绝的。

还是老实人好欺负啊。

董卓的第二步棋就比较猛了,要皇甫嵩的命。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