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在大家印象中封建社会总是专制无比,万恶无比。上书讨论国家大事是朝廷大臣的本职工作,百姓连发言权都没有,遑论是上书献言献策了。一句话,你一个平头百姓怎么有资格上书呢?

我要告诉你,这是误解。老祖宗虽然落后一点,封建一点,专制一点,但绝不是书本上宣传的那样一团漆黑,一团糟。老祖宗也主张发扬民主,也鼓励言论自由,只要你不辱骂皇帝,不呼喊推翻政府之类的反动口号,不贴反动标语,不说儿童不宜的敏感词语,一般上书参政议政,持一点不同政见,都没事儿。皇帝大人胸怀天下,难道还包容不下你们几个异己分子?

汉朝成立时,汉高祖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广开言路,还特意规定凡是老百姓有心里话要说的,有合理化建议要提的,可以直接上书皇帝。如果一不小心奉献出一个金点子让龙颜大悦,说不定还有意外惊喜——拜官授爵,录取当公务员。

为鼓励大家踊跃地献言献策、参政议政,皇帝还制定了具体的服务标准及配套措施,比方规定凡是老百姓要上丨访丨的,全部坐专车(公家的车马)接到京师,连车票钱都不用花。到了中央也不用担心坐冷板凳,无人理睬,那时虽然没有信访局,却早就有专人(卫尉手下的公车令)负责接待,一站式服务,绝不用担心上丨访丨遭遇推诿扯皮,十天半月无人理睬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虽然民主集中后权力都捏在皇帝手里,自己的意见也不一定被采纳,但普通小老百姓能有机会近距离地向皇帝大人倾诉心声,咱们大汉子民真的很幸福。

(2)

老祖宗赋予的民主权利,为什么不好好用用?所以,平头百姓卢植直接上书畅所欲言了。

好在大将军虽然不是皇帝,却也胸怀天下,大人大量,没和他一般见识。

虽然上书没什么用,但卢植却出了一次风头。

这次,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朝廷派他以北中郎将的名义带几万人,去啃最硬的骨头。

遇上硬通货了。

张角这位平时无所不能的天公将军一下子现出原形,连战连败。要知道,从人数上讲,黄巾军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卢植步步紧逼,张角只好退到广宗(河北威县)。现在,他还不用太悲观,他有10多万人不说,还有外援——弟弟张宝在下曲阳活动,手下也有10多万人,大家成犄角之势,可以互相策应。

看来要打攻坚战了。

卢植也没闲着,忙着挖壕沟、制作云梯等准备攻城。

攻下广宗,自己将建立不世之功,载入史册!

有理想,有追求,好好努力吧。

这时候,皇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前线慰问视察,而卢植的名将之梦就是从那一刻宣布结束的。皇帝派来的人,就相当于后世的钦差大臣。在电影电视里,挂这种头衔的人,走路时都是望着天花板的,牛气无比。

东汉的宦官之所以名声大噪,彪炳史册,那是因为他们似乎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国家繁荣,他们可以把它弄萧条;国家萧条时,他们可以把它灭亡。

个个都是极品,都不是省油的灯。

左丰自然也不例外。

对付极品唯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曲意奉承。按官场通行潜规则,领导视察,自然要是一边嚼着大鱼大肉一边听汇报工作,总之,光在精神上靠拢是不够的,后勤工作一定要搞好,当然,还必须来点实惠的,比如金银珠宝土特产什么的。总之,要让钦差大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一套完整的接待工作才算完成。要知道人家从大老远的京城风尘仆仆地赶来,也是很辛苦的。

官场就是江湖,江湖规矩千万不可坏,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可卢植同志明显不上道,他满脑子就一根筋,根本没有拉关系走后门的概念,别说是吃大鱼大肉、生猛海鲜,能上工作餐都不错了。

至于送礼,更别提了,想金银珠宝?做梦吧你,萝卜我也不想送一个给你。

什么钦差不钦差的,芹菜还差不多,公事公办都不错了。

也不能全怪卢植同志吝啬,毕竟非常时期(作战),卢植同志实在是手紧: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

老子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东西送你?凭什么送礼!

左丰同志此行,高兴而来,失望而归,两手空空,实在悲痛。

接下来就是卢植的受难时间。

左丰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他回到皇帝身边,打了个小报告:广宗的反贼没几个,可卢植成天除了躲在营帐里吃好喝好外,就是出工不出力,是不是要等待上天来收拾反贼啊(以待天诛)。

报忧不报喜,就想报复你这个铁公鸡一下。

小报告虽然小,威力无穷。

皇帝大人也跟着悲痛了一把。

张角闹腾得厉害,老子连觉都睡不好,你还敢消极怠工,这还了得!你以为老子是好糊弄的啊?

皇帝很悲痛,后果很严重。

很快卢植被解除职务,押解回京,差一点脑袋搬家(减死一等)。最后如不是皇甫嵩伸出援手,拉他一把,他只有把牢底坐穿了。由此可见,搞好和钦差大人的感情交流是多么重要。

文人胆小怕事,放不开,那就派一个粗人上。

灵帝很快派出一个胆大的——东中郎将董卓。

董卓,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体都知道他是一个集野心家、阴谋家、变态狂外加大色狼多种桂冠于一身的大坏蛋,而且才能平庸(不会打仗),为人狂妄,可我要告诉你,那不是历史的真相,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猛人,不光会玩阴谋,也很会打仗,是个地地道道的猛将。

(3)

董卓,字仲颖,出身于陇西临洮(今陕西岷县)的一个豪强之家。岷县属于凉州,是一个特殊地区。地处边远,汉人、羌人、胡人多民族杂居,也是治安热点地区。那儿的民风总体上是非常剽悍的,加上凉州土地贫瘠,条件艰苦,耕种技术落后,因此,地里也没啥土特产。像其它地方那种男子耕田,女子织布的情形是很难见到的。

不干农活干什么?

操练武艺,准备打仗。

不是开玩笑,作为治安热点地区,学点武艺,可以强身健体、正当防卫不说,还可以挣钱来养家糊口——因为东汉实际上是实行的募兵制,当兵是一种职业,打仗是一种工作,上班就有钱拿。

董卓自小生活在这种地方,有人据此认为他是混血儿,是不是杂种不好说,但放纵任性、粗野凶狠和胡人有几分相似倒是真的(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

和其他胡人相比,董卓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他识文断字,在贫穷的边远地区,也算是个文化人。他身材魁梧,是个大力士,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鞋弓箭,左右开弓,功夫实在了得。

有本事,外加有脾气,因此,无论汉人还是胡人大家都怕他。

慢慢的,董卓在当地混出了名气,逐渐成了当地风云人物。

董卓是很机灵的,羌人不招惹董卓,但他却主动访问羌人部落首领,目的很单纯——和他们交朋友。羌人豪帅也不傻,他们也积极回访董卓,人家也不是打空手白来,而是牵牛赶羊地来。

董卓虽然为人凶悍,但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豪爽大方,凡是来客,必然宰牛杀羊,好酒好肉地款待,大家在酒席上共叙友谊,把酒言欢。

时间一久,大家觉得董卓这个人不光够义气,而且很有点本事,因此对他既畏惧又感激,都乐意听他调遣。他热情待人,人家也给予他丰厚的回报,甚至还有人牵着一千多头牛羊来送给他。

此时的董卓,已经有了长远的打算,他不光网罗羌人,还对本地零散势力进行兼并重组,作为自己日后起家的本钱。

家庭出身好,再加上他特别能混,很快,他在本地的名气愈发大起来。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