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也许是由于做贼心虚,袁绍慌忙中掉进了带刺的灌木丛中,怎么也爬不出来。还是曹操同学脑瓜活络,急中生智大喊道:“小偷在这里!”

这时袁绍同学也顾不得疼痛,从灌木丛中一跃而起……

由此可见,曹操的胆略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综合那天晚上两人的表现来看,曹操胆大、灵活善变,当仁不让是首犯,而袁绍的表现实在不如曹操那么出彩,也就是个从犯,但千万不要以为袁绍同学胆子不如曹操。

那要看什么时候。

有段时间,曹操和袁绍为一些事情关系处得很僵,袁绍决定给曹操一点颜色看看。考虑到自己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赢的实际情况,袁绍决定玩点阴的——派出杀手去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1)

和我过不去,就让你吃飞刀!

不愧是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的高干子弟,连思维方式也异于常人。

刺客领命出发,从窗户外向曹操的房间里甩来一把飞刀!

低了!

没关系,低了咱就那就再补一刀!

高了!

原来曹操早已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身体状态,趴在床席上,终于化险为夷。有如此精准的算计,袁绍只有吐血的份儿。

小时候玩不过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长大成人的袁本初同志也一直玩不过诡计多端的曹孟德,实在郁闷之极。最后还是官渡之战帮他解脱了——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真是个克星啊!

爷爷曹腾同志圆滑,老子曹嵩同志腐败,根据遗传学推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儿子曹操同志应该……应该不是什么好鸟。

根据遗传学优生优育理论,应该是如此。

从小时候来看,的确如此。

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成年后的曹操也应该如此。

错误。

事实上成年的曹操,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是能臣,是实干家,也是英雄,作风比较正派,方式也比较激进,要说什么政治野心,那简直就是没影儿的事情。

在当奸雄之前,曹操是英雄。

但正派并不意味着老实,其实曹阿瞒同志打小都是一个无比狡猾的人。自古以来,官场上混的老实人都是走不了多远的。个别能力特别拔尖的,运气特别好的,能混上丞相位置也就阿弥陀佛了,比如诸葛亮、比如鲁肃、比如荀彧。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小时候是小滑头,长大是大滑头,人老了也是老滑头,不然早就被同道中人给玩死了。

人不但要有真本事,还得滑来滑去的,才能在江湖中立足,不容易啊。

现在就说说曹操同志是怎样走上仕途的吧。

由于曹操从小不务正业、诡谲奸诈,是个问题孩子,大一点又是个问题少年,长大后更是个问题青年,不爱死读书,也不爱读死书,太不符合时代潮流,因此,从小看大,他官二代(应该是官三代),除了吃喝玩乐,把家败光外,今后不会有多大息。

但也有人看好曹操,觉得假以时日,他一定是个栋梁之才。

其实,以曹操同志的家庭背景,入朝为官那是小菜一碟。

在东汉,要想当官容易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说它困难其实很容易;说它容易,其实很困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选官制度的问题。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四个时期的变化:秦朝以前实行贵族世袭制,秦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贵族世袭制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接班。老子是什么官爵,儿子今后接班还是什么官爵,一个金饭碗,世世代代传下去,慢慢吃利息。

进入隋朝,隋文帝同志开创了伟大的科举制,科举制简单地说就是考试制度。形式上有点类似于当今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想当公务员,光靠老子的身份就想吃白食,蒙一个官做是不行的,肚里没墨水更是不行的,无论阿猫阿狗,一切在考场上见,让成绩说话。

汉朝既不是世袭制也不是科举制,有自己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说白了就是推荐制度:太守、州牧、九卿等二千石以上高级领导干部看谁有才,看谁顺眼就把他作为孝廉或者秀才推荐给朝廷,经过上级考察合格后出来做官。

光忙着推荐别人,自家的孩子咋办?

放心,这点朝廷早就为你们考虑好了——任子。

凡是任期满三年的高级领导干部(二千石)的公子哥儿可以走绿色通道自动获得晋级资格,连一般待定、考察程序都免了,这种人性化的照顾措施叫任子。

因此,曹操那样的高干子弟,完全可以在体制内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快乐地成长,然后坐上官场直通车,当个幸福的官二代、富二代,别人只有眼睛冒火的份儿。

(12)

虽说有优惠政策,但令人奇怪的是,曹操似乎并不想走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就业,成年的他,不再斗鸡遛狗,开始结交天下名流。

曹操明白,靠走后门得来的乌纱帽,是没什么含金量的,也是为士人所鄙弃的。即使依靠任子当官了,那些士人照样敢骂你这个关系户没文化。

真正受大家尊重是那种经过正规途径(被人察举)步入仕途的官,其它的都是歪门邪道,不值一提。

他想得到大家的承认和尊重。

然而,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自己的家庭成分不太好。

在东汉,最受欢迎的是读书人(士人),最牛气的是世世代代靠读书做官的士族,像当今社会广受欢迎的商人啊、大款啊、暴发户啊,地主啊,虽说衣着光鲜、有车有房、日子滋润,却被广大士人鄙视为没文化、没素质,不受欢迎。其余的像农民啦、雇工啦,历来都是弱势群体,被压迫的对象(文丨革丨除外),要想出头那是很不容易的。

东汉的士人虽然不掌权,但却掌握舆论,他们瞧不起你,就是社会舆论瞧不起你。

像曹操同志的短板就是出身就不大好,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不说,他父亲曹嵩拜宦官为干爹,常常被人嘲笑为没文化,人前人后低三分。

汉末的政权为宦官掌握,但舆论却为进步的知识分子(士人)所掌握,这些士人普遍都有那么一点点道德洁癖,鄙视权贵。

有钱有势又怎样,小时候可以嚣张一点,长大了,要想士人买账好像也不现实。

因此,曹操多少有点自卑的,他需要结交天下名流,来抬高自己的身份。

东汉取士用人实行的是察举制,但你一个普通学子要想被领导看上的可能性大体上和买一张彩票就中千万大奖差不多。比方说,举孝廉,一个郡一年就一个两个名额;举秀才更难,一个州一年才一个。那时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大体对应现在的省、市、县体制。也就是说,要想被举为孝廉,理论上你应该是郡里的第一名,相当于现在的市高考状元;如果想被举为秀才,你应该是州里的第一名,相当于省高考状元。关键是那时虽然有考试,却没有科举,名额又那么稀缺,如此低的中奖率,一般群众只有重在参与了。

当官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但出路终归是有的,只要你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任何一个:

一个叫关系,另一个叫名气,所谓的考试,说说而已。

名气最大,关系最硬的那个就是第一名。关系我们不说了,关系户从古至今都是受特别优待的。那没关系的咋办?就看名气了,你的名气如雷贯耳,威震四方,领导自然另眼相待,可如果你没名气,领导怎么认识你,领导不认识你是何方神圣,凭什么推荐你?

因此,名气很重要。

不管是美名还是虚名,只要有就行。

接下来有个问题,名气从何而来?

回答说:炒作。

怎么炒作?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