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也许是过于激动;也许是看到德军按兵不动,实在是寂寞难耐啊……斯大林同志又开始想入非非起来。阅兵仪式结束不到5天,他亲自打电话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要求朱可夫立即转入反攻。与此同时,他向朱可夫提供了一支约10万人的部队(其中包括30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

朱可夫简直不敢相信,他觉得,斯大林同志简直疯了!因为此时路面已经霜冻,德国突击集团眼看就要转入进攻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反击,不是自寻死路吗?主帅无能,害死三军啊……

然而,斯大林十分固执,他秉承了自己一贯好大喜功的个性,拼了命地要求无论如何也在德军进攻之前来一个先声夺人的反击。当朱可夫抱怨自己根本无力发动这样的反击时,斯大林怒斥道:“你方面军有6个集团军,难道这还少吗?”

朱可夫解释说:“但是,西方方面军的整个战线拉得太长,加上弯曲部长达600多公里,预备队少得可怜……”

斯大林对着电话筒吼道:“关于反突击问题已经决定了,你执行命令吧”——朱可夫连多解释一句的权利都没有,因为电话线断了——斯大林挂断了电话。

朱可夫后来写道,这次谈话使他十分沮丧,这并不是因为斯大林没有考虑他的意见,而是“将士们誓死要保卫的莫斯科处在极大的危险之中,而我们却奉命把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一场毫无希望的反击中……要是把预备队全部消耗掉了,等到德军发动进攻时,我们拿什么来保卫莫斯科呢?

更可笑的是,大约在15分钟后,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尼古拉·布尔加宁垂头丧气地走进朱可夫的办公室,他抗议说:这次我受到了最高统帅的严厉斥责。斯大林对我说;‘你和朱可夫都骄傲了。但我们将设法约束你们!’他坚持要我来找你,立刻组织反突击”。

纵使霸气外露的朱可夫同志,也被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吓得胆战心惊。10月15日,也就是德军计划发动进攻的同一天,苏军在整条战线上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

不出朱可夫所料,这些主要由骑兵实施的反突击,最后都失败了。在距莫斯科129公里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蒙古第44骑兵师(共计4000名蒙古骑手)他们像成吉思汗时代那样,挥着马刀,纵马驰骋,一头撞在了德军第106步兵师的阵地上。结果当德军的机枪开火时,进攻的苏军一排排地倒下去,后面的人全然不顾,越过堆积如山的人跟马的尸体继续冲锋。

但是,这些并不成功的进攻也使得德国人筋疲力尽。因为苏军的进攻方式是如此生硬,场面又很宏大,德国机枪手们几乎打光了所有子丨弹丨才止住了蒙古骑手的血肉洪潮。美国上校大卫·格兰兹后来在他的二战史中写道:“结果,在德军猛烈的交叉火力下,第44骑兵师战死了2000人,被迫溃退下来,而德军第106师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唯一值得可惜的就是浪费了大量珍贵机枪子丨弹丨。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下辖第58坦克师(这个师刚刚从远东调来),在没有做好任何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向德军阵地发起了同样近乎疯狂的进攻。结果全军覆没——损失了139辆T-26轻型坦克和30%的作战人员,而德军阵地几乎纹丝未动。这还是罗科索夫斯基如此优秀将领打出来的成绩!其他集团军的战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整条战线上,苏军仅仅向前推进了3~4公里,就再也无法动弹了。

11月17日,朱可夫被迫放弃了这些毫无意义的反突击,命令各师返回出发阵地,就地转入防御(唯一值得吹嘘的战果就是使德军的攻势延后了两天)。

然而德军根本不给他以任何喘息的机会。17日同一天,德军中央集群的51个师,其中含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在沿着600公里长的战线向筋疲力尽的西方方面军铺天盖地压了过来。

莫斯科最后的决战开始了!

德军的进攻看似来势汹汹,但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有人肯定会产生疑问,为何战无不胜的德军,在完全劣势的情况下从不吃败仗,反而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栽倒在莫斯科城下了呢?

通常的观点是,德军缺乏冬装,导致士兵战斗力大幅下降。许多学者甚至认为,这完全是希特勒的愚蠢和狂妄自大所致。他拒绝向前线派发冬服,因为届时德军早已攻克莫斯科,没有必要再提供所谓的“过冬服装”了。

事实是这样吗?希特勒真有如此愚蠢吗?

完全错啦!!!请相信我,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德国人绝对是在过冬问题上做足了功课的——这可以从陆军军需官瓦格纳将军的日记中看到、可以从希特勒反复诘问瓦格纳的记录中看到、还可以从陆军总司令自8月初发出的不计其数的命令、训令和通报中看到。用《战争与后勤》的作者马丁·万·克列威尔德的话说就是,“这些文件的内容,从适当住所的勘察到防冻油料的供应,从冬季服装到马匹疫病的处理,简直细到了无法再细的地步了”。

在很早的时候,笔者曾列举过一个数据:中央集团军群每天所需的补给为25列火车。但在整个大战期间,后勤部门也只能保证每天8—15列火车的运量(伊恩·克肖)。即使是这样,德军仍能克敌制胜,稳步向前推进,直至莫斯科城下。

但这一次,情况不同了。严寒所造成的困难大大超出了德国人的预期——他们原以为,只要把冬季物品准备好,待冬季降临后及时派发给战士就万事大吉了。这个想法固然不错,但俄国“冬将军”的威力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德国人机关算尽,却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火车无法抵御严寒。因为德制列车的给水管道造在锅炉外侧,结冰后极易破裂 ——这是致命的一击。

德国人后来说,有90%的机车都开不动了,能开动的机车也必须铲雪才能通行。因为铁轨上的积雪有时达一米多深。虽然德国人在波兰、明斯克和基辅的仓库里面囤满了羊绒衣、防寒靴、手套、毛皮头套、便携式暖炉等冬季必需品,却无法将这些物资运抵前线。

终于…在11月上旬,中央集团军群、甚至整个东线的后勤系统彻底瘫痪了……再也没有列车从德国发出——因为开出来也到不了目的地。阿尔伯特·斯佩尔(时任南俄铁路工作总监)后来说:“帝国在东方的铁路系统实际上已经崩溃,没有卸货的列车象潮水似地退回来,一直退到德国境内”。 在波兰,德国人准备好的冬季服装堆积如山,几乎将过道都塞满了。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现在,向东开拔的三支大军完全被大雪冰封在了与后方补给线超过200公里的前沿阵地上。尤其在中央集团军群方面,几乎与后方失去了联系。难怪英国J·F·C·富勒少将会在他的《西洋世界军事史》中发出惊呼,“德国人的成就可以算是军事史上,最能体现忍耐力的伟大例证了”。因为历史上还找不出哪支军队能在后勤完全脱节的情况下坚持作战的。

但德国人做到了!我认为,德国人很有必要去申请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能折腾陆军奖”。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第1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