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但奇迹不会再发生了……10月13日,卢金就地解散了部队,命令他们化整为零,自寻出路。而他自己则带领司令部穿越重重封锁——他期望在夜幕掩护下潜伏至第20集团军地段,去那里组织新的突围。

不幸的很,这支千把人的队伍第二天就被敌人发现了。10月14日夜晚,德军突然向他们发起进攻,军官们各自组织突围,直到冲出合围圈后才发现司令员落在了后面——卢金在战斗中被一颗流弹中右膝,晕死了过去。10月15日,他在疼痛中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所学校临时改建的医院里,右腿已经被锯掉了……

总之,卢金中将的被俘实在是太不幸了。作为红军将领里善于随机应变的一位,他的风格在刻板甚至呆板的苏军将领里可说是异类了。在逆境中收集组织部队,展开战斗,这是他的长项。在1941年战争初期,许多后来成为元帅的红军将领都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正如罗科索夫斯基后来所评价的那样,“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他本来可以有更大作为的”、

不得不承认,罗帅哥真的是命好啊……卢金被俘了,他却再一次安然无恙。当初罗科索夫斯基在乌克兰作战的时候,他所辖第9机械化军说起来还是波塔波夫第5集团军的下级。在第5集团军最困难时,他被调回了中部战场,成了卢金的同僚。后来…我们都知道了,波塔波夫力竭被俘… 而在“台风”刚刚刮起不久,他又被科涅夫派去后方接手那支根本不存在的队伍…结果卢金在合围圈里再次力竭被俘,他却毫发无损,屁颠屁颠一路从维亚济马跑了出来。他的遭遇更像是一部惊险刺激的冒险小说。

难道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吗?

10月10日,一架飞机找到了罗科索夫斯基和他的司令部,随后不久,他就被接到了后方的“莫扎伊斯克”防线。

在这里,罗科索夫斯基终于碰到了科涅夫。他还发现,伏罗希洛夫元帅、外交部长莫洛托夫都在这间小屋子里。全都是一副死了爹妈的表情。

罗科索夫斯基前脚一跨进屋,资格最老的伏罗希洛夫站起来怒骂道:“你和集团军司令部是怎么回事, 不呆在第16集团军司令部,在维亚兹马附近搞什么?”

“真是莫名其妙……”罗科索夫斯基又不是第一次收到这种许诺给多少多少兵力的空头支票了,他从衣兜里掏出了那张科涅夫亲自签发在维亚济马接受部队的指令(这东西很重要),伏罗希洛夫一看到这指令火气更大了——当然不是冲着罗科索夫斯基,而是科涅夫,双方爆发了最激烈的争吵,因为身为方面军司令员的科涅夫也不知道这5个师究竟在何处……但是,煮烂的鸭子嘴还硬,中将同志跳起脚来就和元帅杠上了,谁也不服谁。

就在这时,朱可夫走了进来,算是给伏罗希洛夫解围了——他指着朱可夫兴奋道:“好了,这是你们新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以后你们就听他的。”

科涅夫:#@%¥……&¥###%&*&&¥##&*(*

连载387

神圣的战争——莫斯科保卫战(Ⅶ)

奥尔沙会议

就这样,随着卢金将军被俘以及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安然逃离,维亚济马战役结束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西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近一百万大军被一扫而空,如此惨痛的失败完全出乎苏联最高统帅部的预料。德国人后来说,他们一共打死了15万名苏军,俘虏62.5万人,是一场“教科书式的胜利……”

但是,德国人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相反的,他们非常郁闷。因为大雨和泥泞将一切道路都毁了。古德里安后来说,他现在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枯坐在小村中,等待泥泞季节的结束。因为门外四周全是烂泥,补给只有依赖空运。

更可笑的是,远在东普鲁士的元首先生却是一片乐观,他遥控指挥,命令古德里安“应以快速部队,立即占领一座通向莫斯科的主要桥梁……”

“完全在痴人说梦!”古德里安后来嘲讽道,车辆最高时速偶尔可达19公里/小时,真不知希特勒口中的“快速部队”在哪里。他意识到了,东线德军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度过雨季过后的冬季严寒。已经接近11月份了,士兵们还身着夏装,冬衣连影子都没有。

古德里安很担心,曾多次打电话到上峰去督促冬装的发放。但他的举动却引来了后勤官员们得不快,难道我们搞后勤的全是傻逼,不知道冬天要准备服装?需要你海因茨操心吗?他们大手一挥,不耐烦地表示,到时候自然会有冬装,以后不要再做这种无聊的请求了。

的确,德国后勤部门并不是由一群纯傻逼组成的,他们还是为此做了许多努力。11月1日,希特勒亲自来到陆军统帅部,参观了由陆军组织的冬装展览会,陆军总司令找来4名精壮汉子,身着做工精良的冬季服装在元首面前跑了一圈……陆军军需总监——热情奔放的爱德华 瓦格纳将军更是拍着胸脯向元首做出了保证,说他“有绝对把握向军队提供充足的冬季供应。”希特勒没发表任何意见,但瓦格纳在日记中作了记载,他写道:“元首注视着一切倾听着一切;他容光焕发,兴致勃勃,情绪良好。”

总之,希特勒很淡定,虽然他满腹疑惑,但还是接受了瓦格纳的保证。尽管他的东征大军陷入泥潭,没有在预期内攻克莫斯科,但苏联实际上已经完蛋了。在此期间,戈培尔曾与元首推心置腹,因为他很早放出消息说德军会在11月4日入主莫斯科。但现在看来,这一估计实在是过于乐观了。

戈培尔问他的元首,是否还相信德国会取得胜利,希特勒回答说,“如果1918年在波美拉尼亚的军队医院里,我作为一个无助的、被英军毒气弹熏瞎的下士仍相信胜利的话,那当我控制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横扫几乎整个欧洲时,为什么不应该相信胜利呢?”他并不在乎困难,实际上,任何战争都会有困难,他还补充说:“世界历史不会由天气创造”。总之,苏联已经完蛋了,再也不可能站起来了!

很明显,如果不是瓦格纳的那通保证,希特勒绝不会如此乐观的,但就是希特勒的这种乐观,使陆军做出了更大的错误决定。而这些决定,直接导致了接下几个月里巨大灾难的发生。

11月3日,精力过人的哈尔德飞抵奥尔沙,召集三个集团军群的高级将领在这座第聂伯河畔的城市开会。会议讨论的问题简单而又实际——在笔者看来,这场并不怎么出名的会议却决定了东线德军的生死。因为在会议上哈尔德提出两个关键的问题:

(德军是在取得大胜后就此收手沿着目前的战线转入防御呢?还是在冬季的这几个月内继续进攻?)

著名的维亚济马泥泞。实际上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都陷在泥泞里动弹不得,按理说,履带式车辆是不大受恶劣道路条件影响的,但德军多数车辆是轮式的。一个装甲师的履带车辆不到300台,可轮式车辆却有3000多台,一上路全陷进去了。

而与此同时,苏军却在想方设法地集拢他们被打散的部队,在朱可夫的领导下,开进“莫扎伊斯克”防线。(图为参加军事训练的莫斯科民兵)

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连载388

神圣的战争——莫斯科保卫战(Ⅷ)

奥尔沙会议(续)

德军是在取得大胜后就此收手呢?还是在冬季的这几个月内继续进攻?哈尔德还真犯难了,就如同英国作家休·罗珀说得那样,虽然哈尔德是一个在军事上极为自负的人(脑袋瓜子有时也不太好使),但一支超过100万人的军队在冬季所要面临的困难他是清楚的,因此他急于征询大家的意见。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第1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