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德国人磨破了嘴皮子,总算争取到两艘意大利战舰相助。意大利海军中校布拉加丁在《意大利海军史》中强调了意大利人的“慷慨”,并声称参战的意大利战舰为“两艘驱逐舰”。但事实上,这是两艘“上将”级鱼雷艇,总重量仅为679吨,并且又老又旧,残破不堪。
5月21日凌晨,在意大利“狼”号鱼雷艇的护送下,这只被德国人戏谑为“蚊子船队”的帆船队伍,以每小时6节的航速向250公里以外克里特岛驶去。
连载293
海上的较量
一开始的航程是十分顺利的,21日上午10时,德国船队已经距克里特岛不到40公里了。然而,一则误判地中海舰队出现的情报使得整个船队被紧急召回。这样一来,原本在下午就可以抵达的船队,在晚上10时还距克里特岛有24公里。
在人们印象中,夜晚总是能给军事行动提供某种“掩护”。但事实不是这样,在白天,德国空军可以全程提供掩护。但晚上不行,由于没有夜视器,盘旋了一整天的“斯图卡”鱼雷攻击机被迫折返。
5月21日晚上11时30分,克里特岛银白色的山峦在月光照射下已经清晰可辨。“蚊子船队”的水手们加大力度,兴奋地向前驶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英国D战斗群的3艘巡洋舰(“狄多号”、“猎户号”和“阿贾克斯号”)及5艘驱逐舰出现了——事实上,D战斗群指挥官葛列尼少将早就追踪到了这群“偷渡客”,只是碍于德国空军的威胁一直没有现身而已。
如今到了晚上,英国人变牛逼了。眼见德军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帆船,8艘英国战舰肆无忌惮地拉开探照灯,就像老鹰捕食小鸡那样,从四方八面围了上来。
在帆船队伍中,“狼号”鱼雷艇实在太不起眼了。葛列尼少将没把这艘意大利小船放在眼里。尽管实力悬殊,但“狼号”做出了惊人之举——开足马力,全速冲向敌舰。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开始了。
由于葛列尼少将的狂妄,8艘英舰分别占据着4个方向,距离很近。在混战中,英舰互相射击不断造成误伤,更令他们蛋疼不已的是——战舰靠得实在是太近了——以至于不敢发射鱼雷。
“狼号”充分地利用了这种优势,不断地左冲右撞,在英舰空隙之间来回穿梭。在弹雨下,“狼号”舰长米姆贝利中校指挥该舰成功穿越了英舰“阿贾克斯号”和“猎户座号”之间的空隙,并从其舰尾仅仅只几米处溜过。紧接着,“狼号”又死死地咬住葛列尼少将旗舰“狄多号”,并在700米距离上发射了两枚鱼雷和多发100毫米火炮。
米姆贝利中校杀红了眼,他与8艘敌舰鏖战至凌晨2点(足足两个半小时)。在长时间的交战中,“狼”号被英舰重炮击穿,舰身起火—— 一共中了18发152毫米火炮,但米姆贝利中校仍然死战不退,铁了心与英国人玩命。
更为神奇的是,在如此混乱情况下,“狼号”仍不忘记掩护德国船队疏散。它把烟幕弹喷得满场都是,在浓烟掩护下,惊魂未定的“蚊子船队”一口气逃到500公里以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方才收脚。尽管事后英舰“阿贾克斯”号宣称已将意舰“狼号”击沉,但事实上,“狼号”不仅无碍,还于稍后参加了救援落水者的行列。
后来,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葛列尼少将全歼了德国船队,并估计,“当夜溺毙的德军达四千人。”这个数据曾被人多次引用,包括尼米兹海军上将所著《大海战》和《西洋战争史》都引用了丘吉尔的说法。但事实上,正是意大利“狼号”的英勇奋战,使得大部分船只成功逃逸,德军真正溺毙人数是314人,而不是4000人。
连载294
海空交响曲
仅仅几小时后,另一艘鱼雷艇“半人马座”号上场了。5月21日深夜,“半人马座”号在意大利海军上尉锡加拉的指挥下,护送第二批“蚊子船队”(共计38艘帆船)驶向克里特岛。
可是,当第一批船队遭到英国舰队袭击的消息传来后,德国人害怕了。正如希特勒经常说的,“我可以忍受成千上万的士兵为国捐躯,但绝不能接受士兵白白葬身海底。”
他决定放弃。
5月22日早上8点30分,OKW下令,“第二特混船队迅速折返。”以避免重蹈前一支船队的覆辙。
锡加拉上尉遵从了这个命令。可是,当意大利水手刚刚掉转船头,就望见东方海平面上露出了英舰的舰桅。传话筒里传来了惊呼声,“左舷,敌舰,7艘!”
后来,布拉加丁中校在《意大利海军史》中这样写道:“锡加拉上尉大吃一惊,因为天上到处都是友机,却没有一架把敌踪通知他。”
他哪里知道,地中海舰队配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舰载雷达。英舰一直避免与德机发生接触,然后再选择有利时机突然杀出。该舰队总指挥为英国海军少将金恩。编号为“C战斗群”,下辖有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
面对强敌,锡加拉上尉并未惊慌失措。他命令水手发射出全部烟幕弹,以掩护船队撤离。但英舰来得实在太突然,航速只有6节的帆船根本跑不掉。德军在完全被奇袭的情况下秩序大乱——都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跑了。
这实在很有趣啊,德国人的装甲闪击战在陆地上玩得风风火火,难道英国人就不会在海上玩吗?
当双方行驶到12000米的距离上时,英舰率先开火了。转眼间,两艘德国小船中弹起火,炸成了碎片。
锡加拉上尉明白了,跑是跑不掉的。照此下去,小船队非被全歼不可。因此,他毫不犹疑地命令“半人马座”号向左满舵。
随着一声令下,只见“半人马座”号以90度最大舵角向左打了个急转弯,在惯性推动下,以最大航速穿过层层烟幕向英舰冲了过去。
哇,意大利威武,意大利荡漾。罗马帝国的光荣传统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不得不承认,那一天的意大利人可一点都不意大利。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纯爷们——并且运气也不差。
在7艘英舰的围攻下,“半人马座”号鱼雷艇丝毫不落下风,在烟幕之间来回穿行。当双方行驶到8000米时,意舰连续朝敌人并连发射鱼雷,击中英国巡洋舰“卡莱尔”号,使其航速下降到5节。随后,锡加拉上尉继续向另一艘英舰进逼,旨在迫使敌舰远离其船队。
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突然之间,英舰的射击停止了,正在锡加拉上尉大惑不解之际,英舰又调转了船头,仓皇地向克里特岛西南角逃去。
嗯,如果你没猜错的话,是德国空军来了。现在,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而是才刚刚开始。
地中海舰队最黑暗的一天到了。
连载295
报复
金恩少将不淡定了。他原以为,全歼敌人只需要几分钟的事,但没想到碰上艘不要命的意大利鱼雷艇。此时天已放亮,无奈之下,金恩少将只好放弃到手的猎物,转身向西南方向撤退。
然而,当金恩少将未能全歼敌人的消息传到地中海舰队司令部时,坎宁安海军上将就更不淡定了。
什么?7艘战舰无法消灭一支帆船队伍?!坎宁安上将怒火中烧,他毫不犹豫地下令给此时正在附近巡弋的B、D战斗群,要它们“驶进爱琴海与金恩少将会合,共同追赶已经漏网的船队!”
我实在搞不懂了,一项以稳健著称的坎宁安上将为何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难道他不知道敌人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吗?既然德军帆船已经逃逸。换句话说,英军已经成功阻止了敌人自海上登陆。那么,地中海舰队就应该迅速撤离战场,逃到敌机航程之外。
德国人当时还以为,“C战斗群之所以没有撤退恰恰说明了英舰燃料不足,只能停在原地等待补给……”他们哪里知道,金恩少将是在等着与B、D战斗群会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