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丘吉尔在那边慷慨激扬地说了一大堆,可贝当元帅依旧无动于衷,他平静且略带讽刺的回答说:“在那个时候我可以调动60个以上的法国师,60个英国师,可是现在一个师也没有。现在的情况就是把巴黎化为灰烬,也不会影响最后的结局。”

丘吉尔碰了个钉子,但毫不灰心,他转而询问魏刚将军在法国境内进行游击战的可能性。

但魏刚却回答说:公路上的状况十分可怕,难民拥挤,遭到无法抵御的机枪扫射,大量居民成批逃窜,还有政府机构和军事机关在继续崩溃。说到这里,魏刚顿了顿,低声的提议道:“法国政府将不得不要求停战。”雷诺立刻喝阻他:“将军阁下,这是政治问题!”

丘吉尔不为所动,他继而提议说:“如果法国政府能继续打下去,就可以牵制或消耗德军一百个师,我希望法国政府能这样做。”魏刚将军反问道:“即便是那样,他们也可拿出另外的一百个师来征服你们。到那时,你们又怎么办呢?”

虽然丘吉尔首相一贯喜欢没事吹吹牛,侃侃大山,但他不是一位军事专家,魏刚的问题让他张口结舌。最终,英国的技术顾问给丘吉尔解了围,他们强调说:“应付德军入侵大不列颠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半路上尽量淹死他们,对余下的人,他们一爬上岸,就敲他们的脑袋。”

魏刚苦笑着回答道:"无论如何,我必须承认,你们有一道很好的反坦克障碍(指英吉利海峡)。

眼见贝当之流投降的决心已定,丘吉尔的内心悲愤到了极点,他不住反问自己,同盟国的事业真的就这样失败了吗?他对着贝当元帅大声说道:“好吧,如果法国政府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让它的陆军投降,那就不必为我们而有所犹豫,因为不管你们怎样做,我们将永远、永远、永远地打下去。”

此乃丘吉尔原话,他用了3个永远,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悲痛。特别是在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法国方面又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希望英国空军不要轰炸意大利。因为按原计划,同盟国将在意大利宣战的第一次时间,出动空军袭击意大利北部两个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米兰和都灵。尽管开战9个月以来,同盟国从来都不敢轰炸哪怕一座德国城市,但意大利这样的软柿子,他们还是敢去捏一捏的。

现在,英国重型轰炸机已经全部集结在马赛附近的法国机场,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进攻。法国人的建议无疑是给丘吉尔当头泼上了一盆冷水,法国地方当局的理由更为可笑,他们声称,轰炸意大利必然带来对法国南部的报复,而这种报复则非英国空军所能抵抗或阻止的。法国人的思路很明确,你们英国人倒是投了丨炸丨弹就拍拍屁股闪人了,遭殃的还不是我们法国人!

并且,在当天夜里,那些打算不顾法国政府反对,强行起飞的英国空军又碰上了新的麻烦——负责此次行动的巴拉特空军中将向丘吉尔报告说:机场附近的法国居民,拖来各式各样的乡村车辆堆放在机场,以致轰炸机无法起飞………

看来,和法国人没有什么可谈的了。鉴于这种情况,丘吉尔退出了会议。他在车厢里草草地休息了一个晚上,便乘飞机离开法国。在起飞前,丘吉尔把刚到此地的法国海军上将达尔朗拉到一旁,单独对他说:“达尔朗,你千万别让德国人拿到法国的舰队啊。”

达尔朗上将庄严地承诺到:“我绝对不会那样做,法国政府和陆军也许可以投降,但我们的海军绝不屈服。我宁肯愿意把海军全部开到加拿大去,也不会投降德国人!”

(两年之后,达尔朗上将最终完成了他的承诺。不过,法国海军的结局要比他所预料的要沉重许多。)

连载128

巴黎陷落

在得到达尔朗上将的承诺之后,丘吉尔就乘坐飞机离开法国。等他离开不久,贝当元帅就匆忙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

此刻,德军早已抵进巴黎近郊。从某种意义上说,希特勒也不想破坏这座璀璨的世界名都。早年希特勒流落街头的时候,巴黎就是他心目中的艺术圣地。因此,这位穷其一生都梦想成为“伟大画家”的独裁者,下达了一个让所有部下都大惑不解的命令——停止进攻巴黎。

既然不打巴黎,巴黎附近的法国军队便遭了殃——他们瞬间成了德军的出气筒。冯·博克将军指挥的B集团军群,下辖2个装甲师浩浩荡荡的围着这座城市进行武装大游行。6月12日,在巴黎西南近郊,德军强渡塞纳河,彻底击溃首都卫戍部队,即所谓的“巴黎兵团”。 在东面,德军沿着马恩河旧战场一路大摇大摆的画圈圈,并轻松占领离巴黎仅60英里的蒙米赖。

因此,法国政府于6月13日,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的时候,巴黎实际已处于德军东西两面的夹击之中。14日,博克将军乘坐一架小型联络机在巴黎上空视察,当他听闻巴黎为不设防城市的消息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命令飞行员降落在凯旋门对面的香榭丽舍大道上,刚好赶上首批入城的第87步兵师的敬礼。在现代战争史上,战役总指挥赶在部队前头,先行抵达目的地的情形,恐怕也仅此一例了。

这位个头矮小、其貌不扬的将军进入巴黎后的行程就更有创意了。阅兵结束之后,博克将军所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跑去拜谒拿破仑墓,然后闲步走进著名的里茨饭店饱餐一顿,他还顺便去附近商店买了点东西——就像来巴黎旅游一般。

这座美丽的法国首都,就这样沦陷了。具体的时间是:1940年6月14日清晨。在埃菲尔铁塔、凯旋门、 市政厅,令人生畏的“卐”字旗取代了法国三色旗。德国人就像贴狐臭粉广告似的,在这些标志性建筑物上贴起了新的标语——“德军无往而不胜。”

一位紧随德军前锋进入巴黎的美国记者,记录下了巴黎沦陷,法国人民国破家亡的凄惨情景。他写道:

在6月14日,进入法国举世无双的首都时,没有比这种使我心中更难磨灭的经历了。这一名城竟落入德军手里,真是难以想象…….

协和广场前,再也没有了车水马龙按着喇叭的汽车,没有尖声叫喊的卖报人,没有了一本正经的丨警丨察,没有了愉快的行人。这些,原是这个壮丽广场的景色,现在都没有了。只有一片沮丧的沉寂,不时被德国军官座车的声音所打破,他们正驶向克里隆旅馆——德军匆匆设立的总部。这家旅馆的旗杆上,德国国旗在微风中招展。

对法国人来说,这就是耻辱,对德国人来说,这是自《凡尔赛合约》以来,每一个德国民族主义份子美梦的实现……

连载129

法国人要溜号了

巴黎沦陷的消息让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这天,雷诺总理又突然宣布放弃图尔,继续南迁。为了一次性解决问题,他一口气跑了900公里,把政府迁往濒临西班牙边境的波尔多,并立该城为临时首都。在短短4天之内,法国首都就换了3个地儿,也够勤快的。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雷诺,在当天还给罗斯福总统拍去了一封电报,他说: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盟国事业的命运掌握在美国之手。他呼吁美国政府应当全力援助法国,至少让美国的舰队和空军参战。他在给罗斯福的电文中直言不讳的说道:“唯有美国政府改变情况,法国才能继续战斗下去”。

现在,同盟国内部来自四方八面、口诛笔伐的声势,比德军的攻势还要吓人。魏刚将军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把责任一股脑都推给文官政府,毕竟他与丘吉尔一样,属于新官上任,大众舆论对“新人”一向比较宽容。而那位白发苍苍的雷诺总理就不同了,那些别有用心的投降派冷嘲热讽,让他寝食难安。好像纯军事上的失败,完全应该由这位连枪都没使过的总理来负责。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第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