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6月9日,法国大使馆门口便迎来了意大利人送来的礼物——最后通牒。当那位趾高气扬的意大利外交官将要跨进法国使馆的时候,法国人却把他捧了出去。一位法国官员悲愤交集的对他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发现德国人是很难伺候的主子!”

6月10日,墨索里尼在宫的阳台上宣布,意大利正式向法国宣战。

迎接他的,是雷鸣般的欢呼声。

当天晚上,罗斯福总统发表了一篇演说。丘吉尔后来回忆:约在午夜时分,我和一部分军官在海军部作战室收听这篇演说。他强烈地谴责意大利,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将匕首刺进了他的邻人的后背,"这时室内发出了一阵满意的叫声。我不知道在即将来到的总统选举中,美籍意大利人的投票如何,但是我知道,罗斯福是一位很有经验的美国政治家,为了实现他的决心,他是从来不怕风险的。这是一篇很漂亮的演说,它充满了情感,并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的讯息。

此时,意大利已经在法国边境集结了一个集团军,共22个师,32.5万人,约3000门火炮和3000门迫击炮。而法国早已把边境上的精锐部队撤走,投入到索姆河防线去了。因此,仅留下6个装备极差的要塞师。

面对如此羸弱的敌人,意大利军队却迟迟不肯发动进攻。德国人急了,他们搞不明白意大利人为何如此消极。约德尔甚至亲自跑去意大利使馆过问此事。这位将军说话一项都是直来直去的。他直接问:“为什么意大利人老不行动,你能向我解释此事吗?”

驻柏林大使阿尔菲利的回答掷地有声。

他振振有词的说道:“因为前线下着大雨!”

哎,可爱的意大利人。

连载126

意大利参战前,德国军中有句流传很广的笑话说:“在战争中,意大利最好能守中立,这样,它也许可以牵制10个盟军师;假使它加入同盟国,则德国只要用5个师就可以将其击败;但假如加入德国方面作战的话,德国反而要用20个师去保护它。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此项预言还真的应验了——意大利军队无论在北非还是本土,均无法自保。1943年意大利战役爆发时,德国果真投入了21个师去保护意大利。

难怪有人曾调侃说:“意大利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好了,闲话少说。1940年6月11日,意大利军队表演开始。

首先,是铺天盖地的炮火射击,6000门意大利炮开始倾斜炮弹。不过,这些大炮全是上次世界大战留下来的旧货,射程只有10公里远,威力也小的可怜。隐藏在马奇诺防线内的法军几乎毫发无损。

随后,意大利军队便开始沿着阿尔卑斯山——意大利沿海一带,开始进攻。等他们的军队刚刚跨过边境上的铁丝网,就立即遭到法军的迎头痛击,法军占据着有利地形,而意大利各师则拥挤在狭窄的山谷小道中,对碉堡内的法军据点束手无策。

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意大利军队丝毫没有迫使力量单薄的6个法军师后退半步。大家想想,阿尔卑斯山区别说打战,就是登山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运动,意军必须仰攻法军阵地,自然捞不着好果子吃。

墨索里尼女婿齐亚诺在他日记中写道:墨索里尼已经十分丢脸,因为我们的部队还没有前进一步。甚至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能够向前推进,还停在进行抵抗的法国第一道防御工事的阵地前。

对于这样的战果,墨索里尼无动于衷,也放弃了军事上的努力。他甚至厚颜无耻地说:“我只需要付出几千条生命的代价,即可成为战争的胜利者,坐在和会的桌旁”。

无耻啊,无耻。如果无耻能分等级的话,墨索里尼应该是属于最高境界。

尽管意军在战场上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但德军的战车依旧滚滚而前。6月10日,法国政府仓皇逃出巴黎,迁往图尔。他们一行不断地为巴黎城进行抵抗的问题争论不休。与此同时,希特勒继续大玩他的阴谋诡计——他破天荒地接受了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并与赫斯特报记者卡尔·冯·维冈会见,希特勒向西方发表声明。他宣称,只要巴黎敞开,他无心攻打”美丽的法国首都”。接着,他便强烈地否认说,他无意消灭大英帝国。他对美国的要求不外乎是局部的“门罗主义”(这是美国第5届总统的一项对外政策,即:你们别插手),美洲归美洲人,欧洲归欧洲人。

接着,他突然话锋一转,说出了一些完全相反的论调,他说:由于英国一再打败仗,“它的当权者带着哭肿了的眼睛哀求美国援助他们。是的,德国的确在威胁大英帝国,并打算消灭它。可以公认,在这次战争中,有一样东西将被消灭——一个为着自己卑鄙目的而任意消灭千百万人民的资本主义集团。”他吁请法国为了英国流更多的血,这在盟国听来,简直就是冷嘲热讽,比被扇了一耳光还难受。

6月11日,雷诺总理再次发给丘吉尔一封电报,希望丘吉尔前来商讨战争局势。实际上,雷诺已经面临着倒台的危险。现在的法国政府内部已经分成了3个集团,主战派自然以雷诺为首,主和派是贝当元帅。在他们的背后,还蜷伏着一个叫做赖伐尔的阴险政客,这个家伙已经聚集了一部分参议员和众议员在他的周围。这位赖伐尔先生的政策相当直接,他声称,法国不但应当立即与德国媾和,而且必须倒戈;应当和征服者结成同盟,忠忠实实地渡过海峡去打击英国,这个家伙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类,属于典型的“墙头草派”,他甚至愿意把法国海军、这个排名世界第4,而且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海军,提供给德国作为入侵工具,并用这个功劳来保全法国利益和各个行省,站在胜利者的一边来结束战争。

对于这样一个恶心的家伙,我无从评价。

连载127

法国这些卑鄙的政客,让丘吉尔极其担心。他也明白,如果法国的庞大舰队落入希特勒手中,将会是怎样一个严重的后果。对于雷诺总理的邀请,他欣然接受。当天中午12时,丘吉尔在12架“喷火式”战斗机掩护下,从伦敦起飞,几小时后,他的飞机安稳地降落在图尔附近的一个临时跑道上。

这次法国之行,是丘吉尔在出任首相的一个月之内,第3次飞赴法国。丘吉尔刚一走下飞机,就发现气氛与以往大不相同,到场的法国人并不多,甚至来接他的汽车也姗姗来迟——仅有一位面容冷淡的上校和一辆汽车,丘吉尔一行就挤进这辆小车,来到了法国政府临时驻地——一栋破落不堪的乡村别墅。

丘吉尔后来回忆道:我们在那里见到了雷诺先生、贝当元帅、魏刚将军,还有其他一些人,其中包括级别较低的戴高乐将军,他刚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紧靠旁边的铁路上,有一列总司令部的车厢,我们一行中有些人准备在这列车上安歇。别墅中只有一个电话,安放在洗手间内。电话很忙,打一个电话要等很久,电话里叫喊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轮到开会的时候,丘吉尔前脚刚一踏进会议室,便开始大声谴责起来,他问道:“为什么不在巴黎进行顽强的保卫战呢?特别是在大城市内进行逐屋抵抗,对入侵的军队有巨大的消蚀力量。据我所知,德军在接触点上并不想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如果所有的法国军队,每个师,每个旅,在他们的战线上都不遗余力地作战,就可以使敌军的活动陷入停顿。”

接着,丘吉尔向贝当元帅追述1918年英国第五集团军惨败后,在博韦的列车中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夜晚;丘吉尔提醒他,克雷孟梭(一战时期法国总理)如何说过:“我决定在巴黎的前面作战,在巴黎的城里作战,在巴黎的后面作战。”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第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