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二章蓄势待发:汉宣帝的上位之路(续四)

而自我膨胀的霍显从此更加肆无忌惮,甚至于皇太子也想狠下杀手了。

因为过了一年,汉宣帝宣布册立许皇后的儿子刘奭为太子时,霍显便非常恼怒,这个在她看来,只有现皇后也就是自己的女儿的儿子才配当皇帝接班人,为此汉元帝刘奭差点就因为霍显的强大嫉妒心而死于非命,如果是这样,那么也没有了后来因为王昭君的惊艳而让错过了她的汉元帝肠子都悔青的历史故事了,这个就不知是喜是悲了。

当狠毒又善妒的霍显听到刘奭被立为太子之后,那种利令智昏的极端失望居然让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史书还形容她因震怒之极捶胸顿足的,居然让其甚至吐了一大口血,激动地对别人说: “刘奭这个生在民间的野孩子,怎么配上尊贵的太子位,要是霍皇后生了儿子,反而要纡尊降贵只能做王吗?这是哪门子事,真是反了。”

所以,基于此种思想认识,她又使坏心指使自己的女儿霍皇后去毒害太子,反正连皇帝“故剑情深”的许皇后被毒死也无事,更不用说这来路不正的野小子了。有了母亲的纵容,霍皇后也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昧着良心疯狂害人,屡次在召见太子刘奭时故意赐给他食物以便下毒,要不是太子的保姆护主心切,总是机警地要先品尝以确认无毒,才给主人吃的话,霍皇后早就下毒成功,而少主人刘奭也早已死翘翘,果然是有一种宫廷戏的惊险,每天死都不知怎么回事。

总之,在霍光当政时期甚至于死后,霍家人可谓是嚣张到了极点,就因为他们掌握着枪杆子。霍禹、霍山、霍云等霍家子弟总是挥霍无度、纵情围猎,连上朝都可以叫人代班,视皇帝如无物。

霍光死后,心如毒蝎的霍显还公然与自己丈夫宠爱的家奴总管冯子都通奸,丑态百出。

史载,汉宣帝刘询即位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雄霸西汉政权很多年的“准皇帝”霍光去世。汉宣帝出于笼络需要,除了亲自出席霍光的葬礼,还破例按皇帝的规格为其风光大葬,同时象征性地加封霍氏子弟,减少霍氏的对抗情绪,以防剧变。安抚一番之后,才开始亲理朝政。

因为精明的汉宣帝在民间“体验生活”时,早就听说霍氏家族的尊贵强盛日隆,自己做了皇帝之后更是亲自目睹了霍氏有多可怕,任其发展下去对自己的施政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霍光一死,就立马部署了对霍氏政治巨族的反制格局,那就是对霍氏实权的削夺。

第二章蓄势待发:汉宣帝的上位之路(续五)

首先,汉宣帝让自己信得过的御史大夫魏相出任给事中,让魏相正式参与朝中的军国大事的机密决策,后来又提拔为丞相,成了自己的左右手。

不仅如此,汉宣帝还大力扶植自己的执政团队,他的救命恩人邴吉接魏相做了御史大夫,甚至于“任人不避亲”,到了后来连他的岳父平恩侯许广汉都委以重任,以对抗经营多时在朝中盘根错节影响力强大的霍氏政治巨族,逐渐把下移权力收归自己手中。

当然,这样做还不够,事物的发展规律大都是此消彼长,因而对霍氏实权的削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汉宣帝深知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摄政王霍光虽然死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霍家的头面人物死了,而霍氏家族此时还实际控制着中央政府的各个要害部门,最重要的兵权也还掌握在他们手中,随时都可以通过兵变废了皇帝。所以就必须要强力削夺霍家的政治势力,尤其是霍氏子孙把持的军权,用现代的术语来表述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于是,说干就干,汉宣帝便先从最至关重要的宫廷禁卫军权开始整肃,干脆利落地解除了霍光两女婿所担任的东宫西宫卫尉之禁卫职务,清除睡在自己旁边的大老虎。同时把霍光的两个侄女婿调离了中郎将和骑都尉的重要军事位置,让自己人掌管羽林军,完成了军事的反制格局。

当然,做事很有章法也很会隐忍的汉宣帝,绝不会全是用上虎狼之药,也适当地用了“温水煮青蛙”的怀柔政策,以减少霍家的反抗力度。比如在剥夺了他们最重要的卫戍部队重要军权之后,又安抚性地提拔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他父亲曾经的尊位),看似很风光却是明升暗降,因为他在就任高高在上的大司马时,却同时被免去了右将军的屯兵实权,成了光杆司令,逐渐淡出军界。

此外,在着力掌握军权的同时,汉宣帝也对行政权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因为皇帝不再想做“甩手掌柜”,让大权旁落他人。比如把以前先由尚书批阅上书文件,改为直接呈皇帝来审阅,这一政制的改变,也让群臣百官不必再去霍氏那里报到请安,而能直接进见皇上。没文件可批,这一下子就把领尚书事务的霍山、霍云全都架空了,连下岗通知也不用另发了,让他们干瞪眼。

至此,可以说霍家在军政方面的权力一夜之间就被剥夺殆尽,皇帝想干啥就干啥了。

高,实在是高。“草根皇帝”也不是吃稀饭的。

铁血强汉——小流氓刘邦和他的子孙们的军事大汉》小说在线阅读_第1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鼎湖听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强汉——小流氓刘邦和他的子孙们的军事大汉第1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