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兴明君:神一般的“苦孩子”刘病已(续十三)
在此,我们先援引历史牛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初,许广汉女适皇曾孙,一岁,生子奭。数月,曾孙立为帝,许氏为婕妤。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拟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婕妤为皇后。十一月,壬子,立皇后许氏。……”
这就是“故剑情深”的出处。
前文我们已经稍为提起了汉宣帝的婚恋,这里再详细点讲一下。当初,在好心的张贺的极力游说和撮合下,许广汉把自己的女儿许平君,嫁给当时没有发达迹象而且很多人避之不及的皇曾孙刘病已,这让刘病已非常感动,誓言要报恩。一年之后,他们便有了爱情的结晶,也就是生下了后来的汉元帝刘奭(这家伙就是那个白白把国色天香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嫁给胡人而肠子都悔青了的倒霉皇帝。而且西汉由盛转衰他也是经手人,差点因为向皇帝老爹积极推销儒术而被褫夺太子之位,要不是特别念旧的刘病已念他是发妻之子的话,以后再说)。数月之后,刘病已就鬼使神差登上皇帝宝座,于是共过患难的许氏被封为后宫地位较高的婕妤,而且后座也俯首可拾。
只是此时扶其上位的摄政王霍光有一个很得宠的小女儿,与皇太后还有亲属关系。基于此,为了讨好当时的朝中真正老大霍光,所以很多公卿大臣在商议立后时,心中的理想人选当然是霍光的小女儿,这个可谓皆大欢喜,只是不知道皇帝的意思,也就不敢贸然行事而已。
而事实上,非常会感恩的孝宣皇帝,在霍光有生之年,也是对其恭敬有加、言听计从,可以说是比其儿子还孝顺。因此正当人们认为霍光的女儿会顺利坐上后座的时候,居然这一次皇帝罕有地表示不允。当然很有计谋的汉宣帝没有明说,而是下了一道使人莫名其妙的诏书,也就让大臣们帮忙寻找他微贱之时用过的一把宝剑,说很想念它也。
皇帝这么一说,冰雪聪明的大臣们立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困扰多时的立后问题也就因这一明确提示而迎刃而解,没有了顾虑后,当然也就大模大样地奏请立许氏为皇后,因为许氏就是皇帝最珍贵的“生活故剑”,当然是故剑情深,即使由此得罪权倾朝野的真正老大霍光也在所不惜,于是也纷纷拥护许氏为后,让刘病已得偿所愿。
十一月壬子(十九日),许氏被立为皇后。霍光虽然心中有点不爽,不过也没有公开撕破脸,只是在按例要封皇后父亲为侯时公开投了反对票,作为面子上的一点补偿。霍光用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曾犯罪受刑不宜做封国的国君为由,死活不同意其封侯。直到一年多以后,才勉强封许广汉为昌成君,大家也取得了一个心理上的平衡。
第一章中兴明君:神一般的“苦孩子”刘病已(续十四)
这便是很有点历史浪漫主义也很有政治温度的“故剑情深”的由来,也正是这道中国历史上十分奇特的诏书,让古往今来的政治人和史学家深切地体味到了人间最美的温情,让弱肉强食的黑暗官场因“王子对贫女的一诺千金”散发了感人至深的缕缕清光。
当然,宫廷惨烈的追名逐利却让此种很有人间温暖的“故剑情深”,却成了新一轮更大伤害的开始,而且也成为了各派政治势力角力的最佳切入点。而正因为皇帝的垂青,许平君由此付出了昂贵的生命代价,女儿称后美梦化为泡影之后的霍家十分恼怒,尤其是很有政治野心的“女强人”霍显(霍光老婆),不甘心自己女儿霍成君当不成皇后,遂通过阴谋诡计使横手搞死心地善良、做事细致低调的好皇后许平君。
事情是这样的。
本始三年,在汉宣帝殷勤播洒爱的阳光雨露下,许皇后又喜得爱女,这样有儿有女的正好可以凑成中国大吉的一个 “好”字,也让落难时对刘皇帝不离不弃的许氏有了最好的人生回报。可惜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了一个皇后宝座,嫉妒成性又怀恨在心的霍显决定用阴毒的妇人手段让许氏归西,于是假手一个女御医在滋补汤中下毒,让正坐月子的许平君过后不久就毒发身亡。虽然事有蹊跷,很多人也知道是霍家的阴谋,但鉴于霍光的滔天权势,刘病已除了十分悲痛之外,也只能装聋作哑,息事宁人。
因为许氏死后,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就顺理成章地上了皇后位,除了会挥金如土、胡作非为,基本上一点前任皇后的美德都没有,也不能为皇帝开枝散叶诞下子嗣。当然刘病已的帝位是霍光给的,其时还没有足够力量与之对抗的皇帝也只能是曲意迎合,取韬光养晦的低姿态,直到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为革命鞠躬尽瘁为止。
“影子皇帝”霍光死后,朝中又掀起了一轮新的权力重组,而急于抢班夺权的霍氏家族于两年之后的7月,公然发动宫廷政变,要废了汉宣帝,以失败告终,霍家由此被族灭,可恶的霍显也被处死。皇后霍成君虽然留下了性命,而有心为许平君报仇的汉宣帝不久也以“欲危太子”为由,把她废掉,幽禁于昭台宫,过着清灯淡影的冷宫生活,直至12年之后(公元前54年)再迁云林馆时自杀而死。就这样,也总算是为自己的结发妻子报了一箭之仇。
好了,起于民间的皇帝刘询(刘病已)的复杂身世也基本讲完了,以下我们将进入其正式的政治之旅频道,讲一讲他那些英明神武的内政外交诸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