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69章大开杀戒-刘邦是如何坐稳江山的(下)

说白了,就是这家伙特别能谄媚上意,揣摩人主心理,特别能委曲求全投其所好,善权变,“面谀”也正是叔孙通屡试不爽的一个“护身符”和政治敲门砖。

据说在秦二世时,因为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反抗暴秦,天下当然是议论纷纷啦,其时聚在一起的一群秦朝博士也议论此事,众口一词皆曰是造反,这当然惹偏听偏信的秦二世不高兴,面有怒色耶,昏君基本上都是喜欢报喜不报忧的。这样,很会察颜观色投其所好的叔孙通提出另类标准,尽管是一派胡言,他还是振振有词地说道:“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从此以后“何足挂齿”也成了新的流行词,风靡一时,秦二世听了也很高兴。

总之,由于叔孙通巧妙地提供了另一种说事标准,同时也迎合了上意,大大满足了秦二世的虚荣心和处事口径,让人主紧张的神经缓和了下来,舒缓了惶恐心理,可谓是很高明的马屁,是一个善于知时而进的很得分的“马屁精”。

最后,叔孙通得到皇上的重赏,还授予了他博士称号,而那些实话实说陈胜吴广造反的博士全都被投进了监狱,可谓是祸从口出。所以说做人当然要会变通,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就如刘邦接受张良陈平他们任命韩信为真王的那次,也是会变通的成功一例,有效地避免了一场兵变和恶战,不然的话历史可能会改写呢。

当然,刘邦也是一个心里亮堂的人,绝对不会那么好骗,他知道谁的计谋对他好谁的误他大事,这就是正直人主的一种高明,不会被奸佞牵着鼻子走,甚至于刘邦犯了错,他也会大方地承认错误,刘邦尤其痛恨那些糊弄上级的人,一经发现就会严惩不贷。

因为没有谁会一贯正确,也没有谁会十全十美,而且就是很多人认为的小人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也是能摆上用场的,英明的君主当然要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来成就自己的大事,这就叫做吐纳和摒弃,扬长避短也。

这个就正如刘邦用著名辩士侯公从项羽手里救回他的父亲妻子,而且就用了一次,就图侯公能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尽管刘邦知道叔孙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的见风使舵之骑墙派作风也是刘邦最深恶痛绝的,他最恨的就是“有奶便是娘”的两面派分子,这个可以参照刘邦对带丰沛子弟背叛过他的雍齿的仇恨言行比对。关键是叔孙通能给刘邦解决具体问题,刘邦就敢重用他,因为刘邦最初的礼法过于简易,对刘邦的那些山大王式大臣没有什么约束力,

于是用了叔孙通呕心沥血制订的礼法之后,群臣 “莫不振恐肃敬”、“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尊卑规格立现,刘邦也乐得做一个尊贵皇帝,让人们顶礼膜拜,拉风啊。

第70章大开杀戒-刘邦是如何坐稳江山的(续一)

最重要的是,叔孙通有一个特别能与时俱进的头脑,他虽然是儒生,却不像大多数儒生一样因循守旧拖泥带水,而且很会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事方法,刘邦就喜欢他这种圆通的处世哲学。在他降汉后,很是能因应时势做出很多较好的判断。

比如说,在争夺天下的打仗阶段,他常向刘邦引荐豪强、力士,这当然是对的,却被同行嗤之以鼻,认为他投机取巧背离了儒家主张;不过后来叔孙通向刘邦提出制定礼仪时,却又引荐了同行的儒生,因为坐天下的守成阶段,文人儒生就比较可靠,而且还能参与管理天下。

说起来还真是有趣,在刘邦接触的也比较重用的典型儒生郦食其、陆贾却与叔孙通形成了鲜明对比。郦食其、陆贾都能以儒生面目并坚守儒家主张来面君,叔孙通却是以迂回曲折的知时而进甚至于不惜否定自己的身份来达到目的,而且效果还比较好。

其实,郦食其在陈留求见刘邦的时候就知道刘邦不好儒,甚至于用打骂来侍侯他们,中间人还意味深长地正告他不能以儒生面目出现,不然会自讨没趣自己取其辱,然而郦食其坚持以儒生的面目出现,面对歪坐在床上让漂亮女子洗脚的大不敬的刘邦也不跪拜,一句“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而使刘邦对其肃然起敬,原本想话不投机就把他赶走的刘邦连忙整理好衣衫敬请他上座,共商国事。

这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以智慧卑睨傲视权贵和世俗尊卑秩序的不卑不亢的淡定态度,还真是让刘邦刮目相看,甚至于有点仰视的味道,刘邦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很多时候还很开放,刘邦只是看不起那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装有料的腐儒而已,对于能助刘邦打天下的有用儒生刘邦从来没有轻视过(还很重视和崇敬他们),也正是因为和郦食其的切磋,使刘邦在先入关中时抢得了先机,积蓄重要的军事力量,不可谓不伟大也。

而陆贾这家伙花岗岩脑袋更硬,居然能在刘邦大骂他的时候不被吓倒,而是加以大无畏的顶撞,其实刘邦最欣赏的就是这种能坚持正确主张的敢死之士,而蔑视那种为了一己之私而反复无常趋炎附势的小人,这也是刘邦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时候大儒陆贾总是有意无意在刘邦在面前引经据典,时时称引诗书,晃来晃去地让刘邦头都大了,刘邦生平就最怵“且乎者也”的背书,不仅无趣且迂腐,少年时就经常被老师灌输得头昏眼花而逃课(方圆百里有名的“逃学威龙”也),到大自然和社会上学习直接知识,因为祖宗的老古董让刘邦很头疼,刘邦根本没兴趣,也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刘邦死读书不如让刘邦去死。

铁血强汉——小流氓刘邦和他的子孙们的军事大汉》小说在线阅读_第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鼎湖听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强汉——小流氓刘邦和他的子孙们的军事大汉第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