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杨广同志笑着说:“外面如此混乱,两京即使不残破,朕也不想回去!听说江东风景秀美,丹阳、会稽、永嘉、余杭一带山水绮丽,朕想迁都丹阳,不知皇后愿不愿意陪朕同去?”萧皇后本来就是南方人,她非常喜欢江南的风土人情,所以萧皇后嫣然一笑说:“江东地方虽然偏僻,却是吴、晋、宋、齐、梁、陈的六朝古都,风景想也不错,陛下之言甚是。”得到了心爱的娇妻萧皇后的支持,杨广同志坚定了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市)的想法。

正是杨广同志的这个想法,最终引发了那场令无数人失去生命的血腥兵变!

按照英明领袖杨广同志以往的做事风格,他是不会也不屑于与众大臣讨论关于迁都的这件大事的,直接由着性子去干就是了;但这一次,我们曾经无比高傲的杨广同志终于谦虚了、终于肯拉下脸虚心听取下级意见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杨广同志下了一个命令:群臣当庭讨论迁都之事。有点悲催的是,这是杨广同志来到扬州以后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当庭讨论国家重大事宜!

不用说,杨广同志的亲密战友虞世基同志首先发言,这位亲密战友语气坚定的说道:“皇上所言甚是!现如今中原奸贼李密作乱、关中落入奸贼李渊之手,迁都丹阳可确保据有江南富庶之地。”杨广同志一听,重重的点了点头,心想:真不愧是朕的心腹呀,朕想什么,这小子全都知道。

其他朝廷重臣一看,也赶紧附和,包括中央纪委书记裴蕴、中央办公厅主任裴矩等人。这些皇帝的宠臣违背良心、信口开河,他们竟然说出来了这么一番极其肉麻和恶心的话:“江南民众仰望皇上到来已经很久。陛下能过江而来、安抚亲临这个地方,这是如大禹治水一样的盛事!”

这些亲密战友居然把他们虎落平阳被犬欺的英明领袖杨广同志比喻成一代圣主大禹同志,早已经心灰意冷的杨广同志听了非常感动,有一种吸丨毒丨的人吃了兴奋剂以后的豪情壮志,似乎无所不能的大禹同志真的附体来到了自己身上,大隋帝国也许真的能东山再起!

只有右侯卫大将军李才同志坚决反对,他与虞世基秘书长争得面红耳赤,这位正直的武将气得拂袖而去。还有一个中下级官员也勇敢的站了出来,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丹阳虽然富饶,但弹丸之地岂是建都之所在?其地势并不险要,不能据一险而控百要。对内供奉皇族百官所需、对外供给三军军粮,民众肯定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负担,恐怕最终会导致散乱!”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桐客。担任内阁秘书这样的小官。可惜这些反对迁都的忠言却不被杨广同志采纳,而淹没于群臣的一片歌功颂德、唯唯诺诺之中。李桐客同志也遭到隋朝中央纪委官员的弹劾,光荣的戴了顶“诽谤朝廷”的帽子,差点丢了小命!

不久之后,杨广同志就正式下了一个诏令:营建丹阳宫。事实表明,这将是他营建的最后一座大型皇家宫殿。杨广同志派能干的宠臣封德彝同志作为钦差大臣连夜催督丹阳治宫殿,并开大运河至永嘉,限一个月完工,如有迟缓,大小官员全部处斩。

这位封德彝同志领了催督之旨,因有一个月的期限,他不敢耽搁。于是封德彝同志连夜过江东,依旧拿出造离宫的老手段,对老百姓百般催逼。当年造离宫的时候,天下非常富庶太平,老百姓虽然辛苦,还支撑得来;现在民穷财尽,而且战火纷飞,再兴开河造殿之役,可怜众百姓苦不能言,十分之中逃窜二三分,死亡二三分,剩不上二三分老百姓,终日搬泥运土,磨得项踵都消,筋骨俱碎。封德彝同志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拿出一片狼心,迟了就打,慢了就杀,生辣辣又造起丹阳一所宫殿;又自丹阳以至余杭,开挖成八百里河道。这一场工役,又不知坑害了多少老百姓的性命。

此时的杨广同志虽然想强打精神,可是他已经无力回天,不是今天这里报奸贼盗贼夺了郡县,明天那里报隋朝守将失了城池。大隋帝国的大好河山处处沦陷,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尽属他人。杨广同志知道大势已去,每日只是严旨催治丹阳宫,要迁都江南。他的旨意虽然天天下,并不见工程大功告成的消息。

杨广同志等得有些不耐烦,于是又召几个亲信大臣来问:“以前造迷楼十六院,都顷刻而成;丹阳宫殿,为何这等难造?”具体负责的封德彝同志见皇帝着急,赶忙回答:“往时天下太平,钱粮凑手,又有外国进贡的奇花异草,故盖造容易。今因东西两京,被奸贼李渊、李密等人割据包围,少了大半钱粮,外国进贡之物,毫厘全无,只靠得江都人民之力,故成功甚难。”

杨广同志大怒道:“两京奸贼割据,钱粮少些犹可,怎么连外国进贡也都不来!”亲密战友虞世基同志信口雌黄地说:“此皆前日征讨高丽,不曾得胜,故皆效尤,因循不贡。今欲其重驿来朝,必须大发天下之兵,各路征讨。彼畏威怀德,自然进贡。”在杨广集团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英勇无畏的虞世基同志竟然提出对世界各国发动全面战争的勇敢建议!

忠厚老实的给事郎许善心同志立即反驳:“富强之日,几次征辽,尚不能平,此时天下大乱,安得尽平各国?”虞世基同志胸有成竹地说:“外国即使不能平定,也可镇压海内盗贼,见得夷道遐荒,尚彰天讨,况近在畿辅之内者乎?这也是御外宁内的计策也。”

书呆子许善心同志继续追问虞世基:“该征不该征,且不必论。但盗贼充满天下,郡县残破,将土丧亡,兵将从何处去调?”虞世基同志洋洋得意地说:“兵与将原在天下,或势败因而从贼者有之,今若有旨调其征讨胡夷,这些盗贼得自新之路,自然来归朝廷,何患其无也?”

杨广同志听了亲密战友虞世基的妙计大喜道:“若得如此,则天下盗贼不战而自孤矣。卿言大是!”杨广同志遂传旨诏天下,全国的十三道隋军俱要进兵。此时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落入各路反王手中,杨广同志的这个命令不过是一纸空文。

当年苏威同志曾经提出这个以毒攻毒的妙计,可惜当时杨广同志不听,现在时过境迁,天下的所谓盗贼已经成了气候,尤其是杨广同志的表哥李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已经剥夺了杨广集团统治的合法性,给已经病入膏肓的杨广集团以沉重的打击!

隋唐后宫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后宫风云第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