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令杨广同志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自己当年在雁门承诺言而无信导致失去军心的后果过于严重,即使用美女配婚也没有完全锁住禁卫军卫士的心,在配婚之后如胶似漆的热乎劲过去之后,禁卫军卫士对关中家乡的思念仍然与日俱增,思念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样的思念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比李渊、李密、杨广这三位枭雄笼络人心的办法,李密同志用粮食这样人们每天离不开的东西收买人心,只要粮食没有吃完就没有多大问题,杨广同志用女人收买军心,女人虽然是男人最渴望的,却不像粮食是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而且卿卿我我的热乎劲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淡漠。李密同志与杨广同志满足的是人们最基本的两大需要:食与色。而李渊同志满足的是人们更高层次的发展的需要。人人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是讨好,李渊的滥封官职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其实杨广同志作为皇帝更有资格封官加爵、杨广同志也不缺粮食,表哥李渊想到的办法,杨广同志为什么就想不到呢?可见麻痹大意的杨广同志还是没有真正用心,这三个枭雄正在做着各自的考题,目标只有一个:天下的大好河山。李渊同学靠的是滥封,李密同学靠的是粮食,杨广同学靠的是女人,然而从考试成绩来看,李渊同学优良,李密同学及格,杨广同学却是惨不忍睹的不及格。

此时成绩最好的李渊同学正在积极西进关中,虽然利好的消息不断,李渊同志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虽然隋朝猛将宋老生已经解决了,但是另一只拦路虎名将屈突通还在。屈突通同志这个人性格倔犟,执法严格,跟弟弟屈突盖同志是隋朝的两大硬骨头。当时有一段顺口溜说的就是这哥俩:“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见屈突通。”  不过在李渊同志看来,现在的屈突通同志已经不比当年了,自己近在咫尺,而一贯勇猛的屈突通同志却不敢主动进攻,这说明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另外屈突通同志对部队的控制可能也不如从前了,这样算下来,李渊同志的机会就来了。

可是李渊同志担心屈突通率领隋军乘他渡河之机进行袭扰,于是派出间谍,四处活动,搜集情报。李渊发现屈突通并没有轻举妄动的意思,立即让国务委员孙华同志抢先渡河,在河对岸做好接应工作;而后又命左右统军王长谐同志、刘弘同志,左领军长史陈演寿同志,国务委员史大奈同志等人,先率6000人,从梁山过河,占据黄河西岸,等待和接应唐军主力,出发前,李渊叫来左统军王长谐,与王长谐同志约定唐军分两路进攻屈突通的隋军据守的河东郡。如果王长谐约战,屈突通怕背临阵畏敌的黑锅,一定会出战,到时候李渊就直扑河东郡抄屈突通的老窝;如果屈突通坚守不战,那么王长谐就带领唐军拆掉蒲津桥,阻断屈突通的隋军过黄河的退路,而李渊依旧攻击河东郡,腹背受敌的屈突通一定会被活捉。

战争进程基本按李渊同志的预想发展,屈突通同志果然派出部将桑显和同志率领隋军攻击王长谐同志的唐军大营,幸亏有孙华同志等唐军抄了桑显和的隋军的后路,不然王长谐这一路唐军就算完蛋了。

孙华同志带领唐军一包抄,桑显和同志的隋军顿时溃乱,一路狂奔逃回了河东郡。本来孙华同志准备一鼓作气拆毁蒲津桥,结果到蒲津桥一看,不用唐军动手了,桑显和的隋军已经把活干了,刚才撤退的时候桑显和同志顺手把蒲津桥的绳索给砍了!看来屈突通同志那边已经做好了固守的准备。

公元617年9月,李建成同志派张纶同志率领唐军攻占龙泉、文成等郡,俘获隋朝开国名臣郑译同志的儿子文成市长郑元璹。郑元璹同志善用兵法,更遗传了老爸郑译同志八面玲珑的才能,更是个远近闻名的外交人才,李渊如获至宝,不但赦他无罪,还任命他为宣传部长。从此,郑元璹登上了李唐集团的外交舞台,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外交官。

9月10日,李渊同志统帅唐军把屈突通的隋军围困在河东城,屈突通同志这头猛虎,也似乎成了关在动物园里的一只困兽,但始终顽强地与李渊集团僵持着。

唐军将领们的要求李渊同志自称太尉,增加官员编制。这样不花钱收买人心的好事,是李渊同志最擅长的,他当然一口答应。李渊同志封官收买人心的老办法立竿见影,虽然此时河东郡唐军还未攻下,但河西诸郡的豪杰,听说李渊同志准备进取关中,争着抢着来归附。各路豪杰,争相前来投奔李渊的唐军,每天数以千计,渡河入关的时机已经成熟,可屈突通同志这只锁在笼子里的老虎,降又不降,那就只有打了。

李渊同志也想打下河东郡后,再渡河入关中,他派李建成、李世民和裴寂,各自领兵围城,将河东城团团围住,自己则登上城东高地,观察敌情。李渊同志看到河东城墙高耸坚固,屈突通防守也很有一套,非常到位,再看唐军将士个个斗志昂扬,跃跃欲试,争着上火线。

于是李渊同志下达了攻城命令,指挥唐军在城南发起攻击。唐军将士们得令,不顾生死,冒着箭雨,冲了上去,眼看就要登上城头,不料天公不给力,突然下起一场暴雨。屈突通率领隋军趁机反扑,唐军的攻势遇阻。

见势不妙的李渊同志急忙鸣金收兵,待撤下来时,唐军中又增添了不少烈士和伤兵,将士们不理解,问怎么又收兵不战?

李渊同志解释说:“屈突通干保安司令可是老手了,他野战虽不怎么样,但善于守城,我军常胜,必有轻敌之心。今日只是示示威而已,还没到攻城的时候,况且杀人得城,如何可用?”

话是这么说,李渊同志心里却没底,下一步该怎么办?对了,马上召集领导班子开会,会是开了,不想又有两派发生争执。

这是李渊集团在进军长安的路上,第二次发生军事策略上的分歧。

对于进攻河东的这个问题,李渊同志的部将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当即进攻,宁可冒着旷日持久的危险也要马上进攻,一派则主张不进攻,绕过河东直取西京。当然还有一派,这一派就是两面派,看哪派赢了他就跟哪派走,两派僵持不下,他就摇摆不定,无疑这一派其实是大多数。

主张进攻河东的代表人物是李渊的铁哥们裴寂同志,他认为必须马上解决屈突通,不然一旦绕开河东郡,屈突通带领隋军必会一路尾随,到时长安城内隋军跟屈突通里应外合,李渊集团就会腹背受敌。

隋唐后宫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后宫风云第1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