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李密同志在进攻洛阳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招降纳叛。公元617年9月5日隋朝武阳郡(河北省大名县)副市长元宝藏同志献出郡城投降瓦岗军,被任命为元帅,封武阳公。按照投降的程序,元宝藏同志让自己的家奴给瓦岗军领袖李密同志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文采,让李密同志看得如痴如醉,李密同志索性写了一封信:“老元啊,把帮你写这封信的这个人给我吧!”  既然领袖喜欢,那就拿去吧,元宝藏同志火速安排这位家奴到瓦岗军的总部报到。报到之后,这个家奴迅速李密同志被任命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总记录官,一天之内从一个任人宰割的家奴变成了义军盟主李密同志面前的红人, 这个家奴确实不简单,他后来声名显赫,在后世影响深远,这个家奴就是著名的唐朝乡巴佬魏征同志。

魏征同志从小死了父亲,家中贫寒却酷爱读书,他虽然胸怀大志,却被周围的人当成怪人嘲笑,主要是魏征这个人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也不在乎,成天都琢磨一些奇怪的事情,而且丝毫不管别人怎么看。本着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他早年间还当过道士,后来觉得当道士没前途,这才又出来混了个差使,给元宝藏副市长当家奴,负责文书工作,平常为元宝藏同志整理整理文件,写写信。结果给李密同志写的那封感谢信让李密看中了他的文采,从此家奴魏征同志就站到了人生舞台的正中央。应该说李密同志还是很有眼光,比如说他能从一封感谢信中挖掘出魏征同志这个旷世奇才;然而李密又是没有大眼光的,日后魏征为李密设计了“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的计策,结果李密没有采纳魏征的妙计反而贸然出击,最终输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

得到了旷世奇才魏征同志,雄心勃勃的李密同志又在打隋朝的黎阳仓的主意,而为他提出这个策略的,正是瓦岗军另一位旷世奇才徐世勣同志。在年轻有为的瓦岗军名将徐世勣看来,黎阳仓是比洛口仓更大的粮仓,也是更大的争夺天下的资本,因此主张瓦岗军夺取黎阳仓,只要有了黎阳仓,兵就会越来越多,势力就会越来越大。  听完爱将徐世勣同志的提议,李密同志在心中飞速地思考了一下,决定马上执行攻克黎阳仓的计划。李密同志派徐世勣同志率领五千人马,自河南阳原县西南的原武镇渡过黄河,会同元宝藏同志等共同攻击黎阳仓,结果稍遇隋军抵抗,轻松攻克。不出所料,已经分崩离析的隋朝的一个国家储备粮仓库哪能经得住上万英勇善战的瓦岗军的攻击?

与李渊同志依靠官职这样的空头支票收买人心不同,李密同志都是用实实在在的粮食收买人心。似乎李渊满足人们虚荣心的办法更好,因为再多的粮食总会吃光,而人们的虚荣心永远存在。在攻克黎阳仓之后,李密的瓦岗军马上据守设防,同时大开仓门,让附近的饥民随意搬运,愿意留下参军的粮食管够。这样十几天的时间,李密同志的帐下又多了二十万人马,瓦岗军的势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然而就在李密同志踌躇满志的时候,泰山道士徐洪客同志的来信让李密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位很有战略眼光的道士在信中说:“几十万义军长久聚集在一起,粮食才是他们的黏合剂。到最后粮食吃完了,队伍也就散了。即使有留下来的,也会厌恶战争,难堪大用。现在士兵们还有锐气,为什么不能顺运河东下,直扑扬州,活捉暴君杨广号令天下呢?”

徐洪客同志的信深深地震撼着李密同志的头脑,李密同志很想与这位见识不凡的徐道士当面交谈,随后李密极有诚意地邀请徐道士面谈,然而徐道士却始终没有露面。终其一生,求贤若渴的李密同志没能见到这个有见解的徐道士,而这个徐洪客道士只给历史留下了这样一封信,就神龙见首不见尾再也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更令人可惜的是,李密同志没有按照徐道士的建议直捣扬州、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李密集团无论是西进关中还是南下扬州,都比执着地抱死鸭头啃一味围攻洛阳的效果好,但曾经足智多谋的李密同志像是鬼迷了心窍,又像是被喜欢围攻洛阳的大哥杨玄感附了体,把瓦岗军的全部力量死咬着洛阳不放,放着手下徐世勣、单雄信、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良将不去建功立业而坐失良机。

公元617年9月11日,14岁的隋朝越王杨侗派大将刘长恭同志、庞玉同志等率洛阳守军出城与扬州军区司令王世充同志等援军联合部队会合,几路隋军合兵一处实力大增,兵力总计十几万人,与李密同志的瓦岗军隔着洛水对峙。与此同时,杨广同志又下令,洛阳联军由王世充同志全权指挥,李密同志遇上了强敌王世充同志,如同当年诸葛亮同志遇上了难缠的司马懿同志,自此洛阳战场就成了王世充同志与李密同志两个枭雄的巅峰对决。

说起来这两位盖世枭雄还有点渊源,王世充同志与李密同志居然还是同门师兄弟,王世充是李密的师兄,如同孙膑同志与庞涓同志、韩非同志与李斯同志,王世充同志与李密同志这一对师兄弟也成为生死仇敌。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徐文远同志。对于这两个学生,徐文远老师是这样评价的:“李密这孩子是正人君子,有包容天下的雅量;王世充这孩子乃一卑鄙枭雄,对故友旧人照样下手,我不敢冒犯!”

就是像王世充同志这样的一个卑鄙枭雄,却得到了英明领袖杨广同志的无限信任。杨广同志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他无比信任的爱将王世充有一天也会像表哥李渊一样也会背叛大隋帝国、给名存实亡的大隋帝国最后的致命一击。的在杨广的计划中,他把王世充当成大隋帝国的盖世栋梁派给孙子杨侗,然而对杨广同志充满讽刺意味的是,杨广同志把自己武功高强的亲弟弟蜀王杨秀同志软禁终生、把自己年富力强的的亲儿子齐王杨暕同志排斥不用,而他曾经最信任的王世充同志、李渊同志、宇文化及同志三个手握重兵的宠臣最终都成为大隋帝国的掘墓人。

师兄王世充同志来了,十几万隋军也来了,师弟李密同志的麻烦真的来了。从此李密同志与王世充同志陷入长期的混战之中,没有谁完全说得清楚他们师兄弟的交战细节,一百种书几乎有一百种说法。《略记》中记载王世充同志攻击李密同志所向无敌,几乎没有一次不胜利。《蒲山公传》记载三十余战王世充同志大多失败。《河洛记》记载四十余战王世充同志没有胜绩。弄到最后,后人也弄不清到底谁的战绩更好,大家只知道王世充与李密这对师兄弟谁也没能彻底消灭对方,残酷的对峙一直在延续。王世充与李密这对师兄弟斗得你死我活,瓦岗军与隋军主力都陷入洛阳战场的泥潭之中,最大的渔翁得利者的是正在西进关中的李渊集团。

隋唐后宫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1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后宫风云第1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