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5年10月,杨广一行抵达洛阳之后,心灰意冷的杨广同志突然开始自暴自弃起来,以前雷厉风行、潇洒大方的皇帝变得言而无信、小气吝啬,杨广以前在雁门郡作出的承诺基本都不兑现了。
杨广同志曾经在雁门郡承诺,隋军将士们只要拼命守城,皇帝全部重重有赏。守城有功的人,无论平民还是士兵,直接升为六品,赏绸缎一百匹,有功的官员按品级逐级升迁。现在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一贯慷慨大方的杨广却变得小气起来,当时参加守城的将士至少有一万七千多人,全部舍生忘死地守城,然而杨广却只给了一千五百个嘉奖的指标。
而且就是这一千五百个将士也没有得到杨广在雁门承诺的奖励,杨广同志将原来承诺改变为:第一次作战建功的升官一级,原先不是军官的此次只能升为副九品,而当初承诺是六品,累计立三次战功的可以升为副八品,参加作战但没有立功的,累计参加四次战役才能官升一级。杨广啊杨广?连这些空头官职你都舍不得给为你拼命的将士,谁还会再舍生忘死地为你卖命?
皇帝对有功将士提拔的吝啬已经让流血流汗的将士们非常气愤,令他们更气愤的还在后面,他们曾经敬爱的领袖杨广居然赖账了!每人赏绸缎一百匹的承诺居然作废了,一千五百人两手空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虔诚信佛的杨广同志难道忘记了佛教的基本道理了吗?你节省下这点东西却失去了对你赤胆忠心的将士们的拥戴,谁为你保护这些东西?谁保护你一家的荣华富贵与身家性命?没有了这一切,你又为谁节省这些东西?
开始勤俭节约的英明领袖杨广同志省下了十五万匹绸缎,却失去了全军将士的忠心。真是“天要让谁夺气,必先让谁小气”一贯大手大脚、慷慨大方的杨广同志突然走火入魔变得小气起来,当年的新朝皇帝王莽同志也是这样,在做皇帝以前,王莽同志非常慷慨大方,经常把朝廷的赏赐及自己的家产接济贫苦百姓及士兵,因此受到人民的一致拥戴,可是做了皇帝以后天下变成自己的了,反而变得小气起来,最终导致失去人心,国破家亡。难道杨广同志被王莽同志附体了吗?掌握财政大权的财政部长樊子盖还在坚持给士兵赏赐,结果被皇帝一句话噎回去了:“难道你想收买军心?”
收买人心这个罪名太大了,在面对杨玄感集团围攻,进行洛阳保卫战时强悍无比杀人如麻的樊子盖同志,遇到这样蛮不讲理的皇帝,也毫无办法,只能叩头请罪,惶恐离去。
雁门承诺已成泡影,四征高丽却又成了皇帝的话题,自此英明领袖杨广同志在隋军将士中的威信直线下降、一落千丈。隋军将士们在雁门用鲜血与生命保卫的领袖竟然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对他们吝啬一点小小的赏赐。将士们痛心疾首,提起他们曾经敬爱的领袖杨广,无不长吁短叹,甚至气愤落泪。农民起义意味着杨广首先失去了很多民心,杨玄感事件意味着杨广又失去了很多官员的支持,雁门之围的言而无信使杨广失去了军心。杨广的统治基础彻底动摇了。为日后的致命的扬州兵变埋下了伏笔。
得人心难失人心易,从此以后,杨广同志既失去了民心,又失去了军心。只剩下一些仍然忠于大隋帝国的地方官员苦苦支撑危局。那四面八方的农民起义,又接二连三的爆发。公元615年10月东海人李子通起兵渡过淮河,与章邱的杜伏威义军联合,隋朝大将来整大胜杜伏威义军,幸亏杜伏威义军有一位女将,是义军将领西门君仪的娇妻王美眉,王美眉非常勇敢而且武艺高强,她背着杜伏威逃跑了。来整又率领隋军击破李子通义军,李子通剩下两万多人退据海陵,自称楚王。公元615年12月,谯郡人朱粲发动几十万人在荆、襄地区起义,自称楚帝。淮北的左才相义军,又复四出骚扰,残忍好杀,可怜人民涂炭,流离失所。而杨广同志在西苑中寻欢作乐,终日沉湎于酒色,自暴自弃不闻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