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虞世基同志之所以会这样表现,也是因为虞世基了解他敬爱的领袖杨广的性格,知道这个皇帝喜怒无常,他以前的劝谏皇帝根本不听,搞不好还会掉脑袋。境遇可以改变人,于是曾经的忠臣孝子虞世基面对这样刚愎自用的皇帝与奢侈享乐的娇妻逐渐堕落成为贪官佞臣,但在此次生死关头,虞世基同志也提出正确建议,既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继续固守,那就这么办吧。

于是,在隋朝领导班子绝大多数成员的建议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杨广同志下诏:守城有功的将士,全部重赏;没有官职的人授予官职,已有官职的人全部升官!

不久,杨广又下了一个诏令:全国各地的军队前来雁门勤王。

然后,英明领袖杨广同志又做了一件让人非常感动的事情:他亲自前往城头慰问守城将士!这位领袖边走边激励周围的将士:“弟兄们,你们要努力杀敌;此次如能击退突厥,凡是参加战斗的弟兄们,朕重重有赏,大家不愁没有富贵!”

隋军士兵们在他们敬爱的领袖杨广同志的鼓励下,群情激奋,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声音惊天动地;同仇敌忾、士气高昂!

城下的突厥人好像看到了城墙上的大隋帝国皇帝,于是便用他们的方式给予了疯狂的回击:弓箭。有些箭甚至从杨广同志的身边飞过!但杨广同志面不改色,谈笑风生。隋军将士们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们的英明领袖,为这样的好领袖拼命,死也值得!为了活捉隋朝皇帝,突厥人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

这次的战斗比前几次更为残酷、也更为凶险,很多突厥士兵甚至已经爬上了城墙!来不及撤退的皇帝杨广也被突厥人堵在城墙的一角。但是,刚刚受到杨广同志鼓舞的隋军士兵更为勇敢,为了保卫他们敬爱的皇帝,他们与突厥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肉搏战,一次又一次将敌人赶了下去,黑压压的突厥人拼命冲向隋朝皇帝,无数活生生的隋军士兵为了保护皇帝倒在血泊之中,在不远处观战的杨广潸然泪下,他虽然指挥过很多重大战役,绝大多数是在中军帐运筹帷幄,很少如此近距离看到如此血腥的厮杀。这次九死一生的残酷的战役给杨广同志精神上很大打击。双方死伤惨重,血流成河。雁门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经过一天一夜的血战,突厥人还是未能得手,雁门城依然牢牢的控制在隋军手中。城池虽然暂时守住,但城下的突厥的援军络绎不绝,黑压压地一大片。隋军的粮食越来越少,老这样被动挨打也不是办法呀,要采取某种办法才行。

就在群臣一筹莫展之际,杨广的小舅子、萧皇后的弟弟、内政部副部长萧瑀提到了一个人,让杨广同志如梦方醒,萧瑀同志提到的这个人就是杨广的堂妹,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的皇后义成公主。

萧瑀同志说,义成公主作为隋朝皇家公主嫁到东突厥当皇后,皇后在突厥是很有地位的,按照突厥的习惯,皇后有权参与军事决策,也就是说义成公主说话在始毕可汗面前是很有分量的。面对山穷水尽的局面只能派人去试一试,看看义成公主能否想办法让始毕可汗撤军。

杨广同志面色严肃地点了点头,昨天那场残酷的战斗让他心有余悸。事到如今也许只有这位大美女堂妹能救自己了,好在自己及萧皇后与堂妹义成公主感情不错,她应该不会见死不救。何况义成公主早就给自己通风报信,只是自己过于大意,才中了突厥人的包围。

在小舅子萧瑀的建议下,杨广同志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派密使沿小路到突厥寻求义成公主的帮助,一方面再次下诏天下兵马勤王,各郡县官员都有义务组织兵马前往雁门郡救驾。

皇帝的诏令一出,天下相应,此时杨广同志在全国还是有一定威信的,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就在这次救驾的军中,这一年他十七岁,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

云定兴同志就是隋朝开国太子杨勇的宠妃云昭训的父亲。这位能工巧匠生存能力极强,杨勇当太子时他天天往太子府跑送各种好玩的东西巴结皇太子女婿,杨勇被赐死之后,他有感于自己受杨勇连累,居然在几年后建议皇帝杨广除掉杨勇的所有儿子包括自己的三个亲外孙子,这样他就跟废太子杨勇没有任何关系了,可见这位能工巧匠的无耻程度。后来云定兴依靠自己的手艺与乖巧,又成功地巴结上宇文述元帅及皇帝杨广而得到重用。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役,17岁的李世民同志却已经表现出他一定的军事天才,他建议云定兴将军多带旌旗,这样会让突厥误以为救援的兵马很多,晚上再安排人定点敲锣打鼓相互呼应,这样就会让突厥人以为隋朝援军已经源源不断地赶来。云定兴对李世民这个年轻小将刮目相看,狂赞李世民不愧是将门虎子!

事实上,大隋帝国的援军确实源源不断地向雁门赶来,各郡的援军已经赶到了山西忻口,离雁门郡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另一方面隋朝的密使也见到了义成公主。不久东突厥皇后义成公主的假情报也准确无误地送到了始毕可汗的大营中,假情报显示:北方告急,速回!始毕可汗一看娇妻的情报,心里有些着急,出来打别人自己后院却起火了,他心中挂念娇妻义成公主的安危。再听探马报告,各路隋军已经云集,这下形势突然朝着对突厥不利的方向发展了。

始毕可汗仍然犹豫不决,他不甘心错过活捉大舅子杨广,进而一举问鼎中原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是连日来已经不断有突厥探马回报——隋朝东都洛阳及各郡援军已大量集结,并正往雁门方向迅速移动,前锋已抵达山西忻口。

始毕可汗只能仰天长叹,最佳战机已经错过了,再拖下去对东突厥凶多吉少。

公元615年9月15日,始毕可汗被迫命令突厥军队从雁门解围、全线北撤。

劫后余生的杨广同志如释重负,立刻派出两千精锐骑兵一路尾追,在马邑追上并俘虏了两千多名突厥的老弱残兵,将其全部斩杀,总算勉强出了一口恶气。

突厥人撤退的那天,城中的粮食也完全用光了。就这样,惊心动魄、本不该发生的雁门之围正式宣告结束!

雁门之围虽然以杨广集团死里逃生而结束,但同时也宣告:长期臣服隋朝的东突厥正式反叛,北方边境的主动权再次落入突厥人手中,和平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由隋朝很多英雄豪杰辛辛苦苦换来的突厥臣服的大好形势,被杨广等人几年就断送了!

从这以后开始的很长时间里,东突厥将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中原的大好河山。

经过雁门惊魂的三十三天。杨广同志痛定思痛,再也没有心情欣赏北方草原风光、与尹、张两位大美女卿卿我我了,杨广派人把她们送回太原晋阳宫,两位美眉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杨广哥哥。杨广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两位美眉几年后会成为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反叛的导火索。在雁门与死神的这次亲密接触给杨广同志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记忆和相当痛苦的人生体验。

隋唐后宫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后宫风云第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