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杨玄感首战告捷,驻扎在上春门,洛阳附近的老百姓纷纷带着酒肉等慰劳品欢迎杨玄感的义军。杨玄感意气风发地说:“我的官职是元帅,家财万贯。如果为了富贵,已经无所求了。如今起兵,不怕破家灭族,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解救天下人民于水深火热,要救老百姓的性命啊。”老百姓听了杨玄感的话非常高兴,纷纷要求参加杨玄感的义军,每天都有几千人来报名。

杨玄感连战连捷,以为胜利在望,他俘虏了隋朝内政部副部长韦福嗣,杨玄感把韦福嗣当心腹看待,让他与亲信胡师耽一起担任义军的秘书工作,不再倚重李密。杨玄感命令韦福嗣写一封信给防守洛阳的隋朝财政部长樊子盖,控诉皇帝杨广的罪恶,说:“现在我想废掉昏君杨广另立明君,希望你不拘小礼,帮助义军。”其实韦福嗣对杨玄感集团三心二意,连檄文也不想写。李密劝告杨玄感说:“韦福嗣与你没有什么交情,并非共同起事的盟友,他持的是观望态度,你既想要办大事,却又让韦福嗣这样居心奸诈的人跟随在身边,是要吃亏的,你还是把他杀了以安定军心吧。”但杨玄感不听李密的忠言,李密长叹一声对亲信说:“楚国公杨玄感造反很勇敢,却不果断追求胜利,我们这些人恐怕要成为朝廷的俘虏了。”后来韦福嗣果然逃回洛阳去了。

再说隋朝财政部长樊子盖原来是地方官被杨广提拔为京官,洛阳原来的京官都瞧不起他,败军之将裴弘策与樊子盖是老同学,不把他放在眼里。樊子盖派裴弘策出城打仗,裴弘策同志不肯去,他不知道老同学一旦翻脸无情,有时甚至比陌生人更无情,历史是庞涓与孙膑、李斯与韩非不就是前车之鉴吗?负责守卫洛阳重任的樊子盖同志为了立威,就下令将老同学裴弘策斩首示众。隋朝中央大学校长杨汪对樊部长不礼貌,樊部长就要杀杨校长,杨校长这个书呆子看到樊部长翻脸不认人,吓得叩头流血求饶,樊部长才饶他一命。看到樊子盖如此铁血无情,洛阳的大小官员非常震惊,没有人再敢瞧不起樊部长,令行禁止。洛阳变得众志成城,杨玄感派精锐义军攻城,都被樊子盖的隋军击退。

那些想进城参加隋军平叛的官二代听说樊部长如此铁面无情,一个个吓得不敢进洛阳城,只好投降杨玄感。这些官二代包括韩擒虎元帅的儿子韩世咢、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内政部副部长虞世基的儿子虞柔、来护儿元帅的儿子来渊、中央纪委书记裴蕴的儿子裴爽、最高法院院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名将周罗喉的儿子周仲等40多人全部投降杨玄感。同为官二代的杨玄感看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公子哥兄弟投降自己,非常高兴,全部委以重任。

杨玄感对洛阳久攻不下只好下令停止进攻。紧接着,他派遣几名得力干将前去扼守周围的几处险关,以防备朝廷的援军。并派韩擒虎元帅的儿子韩世咢带领三千人围攻荥阳,派大将顾觉带领五千人进攻虎牢关,虎牢关的隋军投降,杨玄感封顾觉为郑州市长,镇守虎牢关。

很明显,杨玄感是打算来一场持久战了!

战争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基本进入了李密所说的下策;战事如何发展,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

在洛阳这边义军与隋军激战正酣的时候,长安方面获悉了杨玄感造反的消息。负责镇守长安城的隋朝司法部长卫文升从关中出发,亲率4万隋军前来救援洛阳!

当行至一个叫做华阴的地方时,卫文升命令隋军停了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要干一件有损阴德的事:掘开杨玄感老爸杨素的坟墓,

焚其骸骨、挫骨扬灰!目的很明确:告诉随行的隋军将士,与杨玄感集团势不两立,此次救援洛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为了破釜沉舟,卫文升以另外一种方式、一种更为无耻的方式,这种方式甚至比单纯的破釜沉舟还要毒辣、还要可怕,就是掘敌人杨玄感的祖坟!

最无辜的就是一代奸雄杨素了,这位战神一辈子机关算尽、害死无数人,却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死后遭受这样无礼的待遇!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卫文升立即率领隋军昼夜急行,很快就来到了洛阳城北。

至此,杨玄感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既要防备新来的卫文升,还要有足够的兵力防备城内的樊子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任何一个敌手攻灭!

正是在三方处于相持阶段的这段时间里,杨玄感的讨伐檄文传到了皇帝杨广的手里。

隋炀帝杨广此时还在率领隋军猛攻高丽的辽东城,经过杨广同志指挥隋军积土城下、制作八轮楼车等坚持不懈地努力,高丽人的辽东城已经岌岌可危。当杨广同志看到杨玄感的讨伐自己的檄文时,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担心和愤恨。自己一贯信任的外交部长杨玄感竟然敢公开反叛,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他赶紧将前总理苏威喊了过来,神情紧张的问道:“杨玄感这个小子一向聪明能干,会不会成为大患?”

一贯圆滑的老臣苏威哪里敢说丧气话让皇帝同志添堵,连忙宽慰杨广道:“杨玄感一向粗疏,算不上真正的聪明,难成大事!但如果不能及时灭掉,恐怕会有更多的人跟从。”

杨广又听说很多官二代投降了杨玄感,更加担忧。听了苏威的话才逐渐镇定下来。

接下来,就要采取应对之策了!

杨广一方面派人追查杨玄感集团的党羽,同时召集各位大将秘密召开了一个紧急军事会议。

会议的内容很明确,用两个字就可以高度概括:撤退!

大规模、大军团的撤退是非常高风险的军事行动,一旦被敌人利用,很可能导致全军覆灭。如何顺利撤退?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任何一位统帅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就来看看我们杨广同志的表现吧。

首先,严密封锁消息,以防引起隋军的骚乱和军心动摇。

其次,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杨广选择的时间是夜里二更天。

最后,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方案,具体来说就是:营垒和帐幕等皆不动,军事物资、器械、攻城器具等全部留在原地,一则减轻士兵们的负担,二则布下疑阵、让对方摸不清底细;将领们各自率领自己属下的士兵缓缓后撤,切忌慌乱;留下数万人作为后军,防备高丽军队偷袭和追击。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的杨广同志指挥隋朝远征军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撤退行动,黑压压的隋军士兵向着辽河方向缓缓移动;刀枪碰撞声、脚步声、马蹄声、说话声混杂在一起,如同惊雷暴雨即将来临一般!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顺利的,但走了一段路程之后,杨玄感叛乱的风声走漏了出去。隋军士兵们本来就对这次撤退莫名其妙,现在又听说东都洛阳一带杨玄感叛乱,心里就更没底了,一时间群情惊惧、谣言四起!

实事求是的说,此时的隋军已成惊弓之鸟,如果高丽军队突然追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难道真的要重演上一次隋朝三十万大军萨水大溃败时的情景吗?

就在隋军大规模撤退的时候,被隋军打得狼狈不堪的辽东城内的高丽军队终于察觉了隋军的行动;如果城里的高丽将领果断下令追击,隋炀帝杨广和他的军队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但对隋军万幸的是,高丽将领们却犹豫了!因为他们认为隋军马上就要攻破辽东城,而且营帐、物资器械等均完好无损,怎么可能会撤退?况且也没有撤退的理由啊;这一定是隋军的阴谋!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高丽守城的将领们选择了一种自认为最稳妥的方式:呆在城里,静观其变。但高丽人也没闲着,而是一直在干一件事情:弄来了几个大鼓,然后不停的敲打,摆出一副要出城拼命的样子,以此来探探隋军的虚实。

在高丽军队敲锣打鼓地热情相送下,隋朝大军勇往直前地迅速撤退,双方心照不宣的上演了这场世界战争史上的大闹剧!

到了第二天中午,高丽人才彻底弄清隋军逃跑的意图,但已为时晚矣!

不过,他们还是派出了几千骑兵,远远的跟在隋军的后面,相隔七八十里,并一直目送这位好邻居渡过辽河。等到杨广的御营全部远去,高丽人进攻隋朝的几万后军,杀了隋军的老弱病残几千人以解解恨。

由杨广同志导演的一场比较完美的军事大撤退,终于宣告结束;虽然隋军损失了堆积如山的物资、辎重和器械。

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隋军从高丽的这场撤退隐含着某种胜利——平叛之战的胜利!它同时也预示:顽强的高丽人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已经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已经经不起隋朝的第三次打击,其崩溃指日可待!

就在杨广同志渡过辽河,往北京方向进发的时候,在海边集结军队的来护儿也证实了杨玄感叛乱的消息。

隋唐后宫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后宫风云第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