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据说,张衡死前曾大声说道:“我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来执行死刑的官员不敢听,竟然塞住耳朵,并立即下令处死张衡。张衡临死的这句话极其隐晦,为隋文帝杨坚之死披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当年张衡究竟对奄奄一息的隋文帝做了什么事,是害死老皇帝还是气死老皇帝?还是仅仅赶走大美女宣华、容华等人控制老皇帝?成为永远的历史之谜,真相也许只有隋文帝与张衡两个人知道。张衡临死也知道,自己一生做的最大一件恶事就是隋文帝之死,良心未泯的张衡也许后悔终生,直接帮助儿子控制老子并加速老皇帝死亡,这是多么不忠不孝的恶事啊?张衡的悲剧,值得后人深思。

张衡彻底倒台了,杨玄感与王世充踩着他的身体往上爬,成为了隋炀帝杨广的亲信。尤其是王世充接替了张衡的江都宫总监工的职务,成为雄踞一方的地方实力派。

二十七、后患无穷的决策

公元610年,这是隋炀帝杨广一生中最辉煌的巅峰时刻,迫使日本称臣、灭掉琉球。杨广领导的大隋帝国俨然成为毫无争议的亚洲霸主、世界霸主。如果杨广此时见好就收,好好把精力用于治理国家内政,也许大隋帝国的未来不可限量。谁说活着一定比死去好,如果69岁的王莽早死几年,他就是名正言顺的新朝开国皇帝新太祖。现在隋炀帝杨广同也是这样,如果此时40多岁的杨广同志英年早逝,让他弟弟或者儿子接班,杨广开大运河、开疆拓土等盖世功绩足以让他成为后世景仰的隋太宗或者隋武帝或者隋世祖。要知道对于杰出的皇帝而言,40多岁并不算短寿,一代英主周武帝宇文邕、周世宗柴荣等人死时只有30多岁。

而此时的隋炀帝杨广志得意满,他被不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宠儿,是战无不胜的世界霸主,杨广此时对高丽国王高元非常不满,高丽虽然名义上向隋朝称臣,但一直尾大不掉,当年隋文帝杨坚派高颎、杨谅等人攻打高丽,却被恶劣的天气弄得差点全军覆灭。高元虽然表面上向隋朝认错称臣,实际上肯定洋洋自得。可惜隋文帝当时没有派战神杨素攻打高丽,也许只有像杨素这样的狠人恶人才能对付高元,因为高元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现在隋炀帝杨广又想动高元了,其实杨广是无事生非,高元既然名义上称臣,你就随它去吧,就像一泡屎你越动他越臭。你用九牛二虎之力就是打败高丽,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可惜隋炀帝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断追求耀武扬威的虚荣。

隋炀帝杨广最信任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裴矩建议说:“高丽弹丸之地,本来就是中国领土,原来是商朝贵族箕子的封地,两汉、曹魏、西晋时都是中国的郡县;现在却尾大不掉,陛下应该派使者宣高元入朝。”隋炀帝杨广于是下诏征高元入朝,高元这家伙比猴子还精,他根本不敢深入虎穴,隋炀帝杨广看到高元不听话,于是定下了攻打高丽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从日后的结果看,可谓后患无穷。如同拿破仑、希特勒进攻莫斯科一样,成为大隋帝国、成为隋炀帝杨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隋炀帝杨广没有像老爸隋文帝杨坚一样立即发兵攻打高丽,而是干起了一件事情、一件相当高明且意义深远的事情:进行开凿永济渠的大运河二期工程,直通北京!

在没有飞机、高铁、海运、高速公路和铁路的隋朝时代,依靠什么来运兵和运粮?毫无疑问,正是大运河!在隋朝,大运河就是现如今的铁路,不仅运输量大,而且速度也比陆路运输快很多。隋炀帝杨广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凿永济渠,正是基于战略上的考虑,正是为了达到快速运兵和运粮的目的!

想要彻底控制东亚局势,想要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就必须要有一个快捷的通道,就必须能够让隋朝军队尽快到达!出人意料的是,隋炀帝杨广竟然会有如此深远的战略思想。

永济渠开通后,隋炀帝杨广还是没有大的行动。因为他还需要做更充分的战前准备!

不久,隋炀帝杨广便下了那个著名的诏令:向天下富人征税,每家至少十万钱。

战争需要大量的钱,而这些钱都是有大用处的,一方面购买军械辎重,另一方面则用来购买战马。

为什么要向富人征税呢?其实道理也很浅显,常规性税收均来自于下层老百姓,富人虽然也交,但相对于其家庭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战争税属于特殊性税收,加在穷人身上会加重其家庭负担,而加在富人身上则比较合理。看来,杨广还是考虑到了额外额外税收对普通老百姓造成的影响!

隋炀帝杨广便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来准备对高丽的战争!

杨广曾经做过前线统帅,所以他非常清楚备战的重要性。尤其是平陈战争,若不是战前充分的准备,绝对不会那么的顺利。

下面就看看杨广同志是如何备战的!

公元611年一月,隋炀帝杨广的亲信郭衍病死。这是杨广最信任的大臣,对杨广来说,可不是好兆头,可谓开门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更为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大隋帝国主要只干了一件事情:备战高丽。

首先,隋炀帝杨广从扬州乘龙舟,带了很多美如天仙的宫女,像是去旅游。经过大运河踏上了去北京的路,目的很简单:他要亲自指挥这场全国总动员、亲自指挥即将到来的战争。

接着,隋炀帝杨广发布诏书,正式向高丽宣战。诏书的内容非常少:“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兴之以教义;高丽高元,缺失藩礼,将欲问罪辽左,恢宣胜略;虽怀伐图,仍事省方。”由此可见,其实杨广并不想真的发动战争,只要高丽国王高元臣服并来朝见,就可以立即撤兵。当然,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动硬的!

事实上,隋炀帝杨广发动的三征高丽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场军事演习,跟北巡突厥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要高丽国王高元能像东突厥启民可汗一样老实,双方就可以马上握手言和!按照杨广的想法,只要气势磅礴的隋朝百万雄师往辽东地区一摆,高元这小子肯定吓得尿裤子铁定投降。由此看来,杨广真是一个伟大的乐观主义者呀,他哪里会料到全国总动员带来的无穷无尽的惨痛后果?!

隋炀帝杨广下诏在全国各地征召军队,无论远近,都要到北京集中;接着又征调江淮以南的水手1万人、弓弩手3万人、岭南制箭手3万人。于是乎,大隋帝国的四面八方的军队如滔滔江水一般向北京方向涌来!

军队是有了,接下来就要解决

隋炀帝杨广下诏在全国各地征召军队,无论远近,都要到北京集中;接着又征调江淮以南的水手1万人、弓弩手3万人、岭南制箭手3万人。于是乎,大隋帝国的四面八方的军队如滔滔江水一般向北京方向涌来!

军队是有了,接下来就要解决粮食问题了。杨广征调长江以南的民工和船只,让他们负责运输各大粮仓中的米到北京;大小船舶前后相连上千里。

隋唐后宫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后宫风云第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