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虞世基当然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他勉勉强强回京后,竟然因为身体太虚弱而无法站立。隋炀帝杨广只好命令侍卫搀扶着他,并且非常心疼的下了一个诏令:你得吃肉,这是皇帝的命令,必须服从!虞世基可能是又想起了自己过世的老母亲,哽咽不止,哪里吃得下大鱼大肉!

没办法,隋炀帝杨广只好亲自当起了心理医生:“以后还有重任相托,当为国惜身!”而且反复劝说了好几次。从此以后,虞世基更受到杨广的信任与重用。

除了以上三人外,大将军宇文述是隋炀帝杨广做晋王时的嫡系,掌握军权。监察部长郭衍也是隋炀帝杨广在东宫时的嫡系,还有建设部部长宇文恺,这位大建筑家也是隋炀帝的宠臣。

值得一提的是,隋朝开国太子杨勇的老丈人云定兴,这位能工巧匠反而得宠,隋炀帝杨广在阅兵式时看到武器盔甲精美,大将军宇文述汇报说:“这都是云定兴的功劳。”隋炀帝杨广不计前嫌,提拔大哥杨勇的老丈人为长安副市长。

自从内阁总理苏威被免职之后,总理、副总理就空缺了。也就是说,杨广将这两个职位架空了;原因很简单,宰相的权力太大,直接影响到了皇权!这一点,隋炀帝杨广与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相似,作为皇帝他们都不喜欢宰相的权力影响自己的独裁。

这六个宠臣都对隋炀帝杨广逢迎拍马。郭衍要隋炀帝保重身体,不要天天上班,提议隋炀帝五天上一次班就可以了。杨广犹豫不决地说:“这恐怕不符合先皇的规矩。”郭衍说:“陛下做天下,与先皇高祖不同,高祖为了打下江山,所以废寝忘食。现在天下太平,国家富裕,何必像先皇那样辛苦呢?”杨广听了郭衍的话,很高兴地说:“郭衍与朕是一条心,不愧是忠臣。”一帮宠臣的歌功颂德让隋炀帝杨广越来越飘飘然。但有一个人却因为歌颂隋文帝杨坚,而得罪了隋炀帝杨广,甚至遭遇杀身之祸。

二十四、一代文豪的悲剧

这个人就是薛道衡,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一代文坛领袖。

薛道衡出身干部家庭,是一位官二代。但不幸6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13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词藻华美,时世人称为奇才。由此以文才召世。北齐时,薛道衡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应对北周及陈的使者,与当时文坛才子李德林、卢思道等交往密切。北齐亡,周武帝用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为不受重用,便弃官归乡里。后来又入仕途为州主簿,不久又为司禄上士。杨坚作北周总理时,薛道衡效力于大将军梁睿府下,参与平定王谦之乱。后又从征突厥,还朝后,被任命为内政部官员,仕途上开始有起色。在隋文帝时,薛道衡倍受信任,担任机要职务多年,当时名臣如高颎、杨素等,都很敬重他,因而他的名声大振,一时无双,皇太子杨勇及诸王都争相与之结交,引以为荣。这对薛道衡来说本来应该是值得荣耀的事,然而,他却因此得罪晋王杨广而罹祸。

薛道衡曾与晋王杨广一起伐陈,杨广对薛道衡的文才极其爱慕。隋文帝时,有一次,薛道衡被人弹劾在朝中结党,被除名,处以流放岭南。当时晋王杨广正坐镇扬州,听说这件事后,就秘密派人到长安通知薛道衡,让他取道扬州到岭南,等他到了扬州,就上奏皇帝,把他留在扬州幕府中。杨广的好心却没有好报,因为薛道衡不喜欢杨广的为人,就没有走扬州路,而走了江陵道,从此,杨广对薛道衡就怀恨在心。后来,杨广夺取帝位,是为隋炀帝。薛道衡从地方上回到京师,当时的隋炀帝杨广对薛道衡尚有一丝爱才之心,本打算委以政府秘书长的显职,但薛道衡这个书呆子不识时务,不但不讨好隋炀帝杨广,却大肆赞美隋文帝杨坚,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奏上。隋炀帝杨广看了以后,老羞成怒,对内阁总理苏威说: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据《诗序》讲,此诗通过歌颂周武王而讥讽周幽王。隋炀帝杨广认为薛道衡赞美老爸隋文帝杨坚是在讥讽自己。

书呆子薛道衡是否有这个意思不得而知,但隋炀帝杨广猜忌心很强,又专横独裁,他岂能容忍别人把自己和西周亡国之君周幽王联系在一起,由此便产生了杀害薛道衡之心。当时,薛道衡的好朋友司隶市长房彦谦,这个人就是后来唐朝名相房玄龄的老爸,他觉察到隋炀帝对薛道衡的不满,便力劝薛道衡,让他断绝宾客、说话小心,以此避避风头。但是薛道衡却上来了读书人的那股拧紧,非但不听,反而更加不知收敛!

不久,朝廷商议修订法律;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很久不能决定。薛道衡看到这种情况后,气愤的说道:“如果高颎不死,哪会像你们这个样子!”这句话实在是太过尖刻,一下子就把在场的所有大臣都得罪了。其中有一个大臣心眼比较小,就把这件事情上奏了隋炀帝杨广。

隋唐后宫风云》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吉日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后宫风云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