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十章

悲催岭南张九龄

李隆基被宇文融、王毛仲这么一吓,又重新认识了一下自己。痛定思痛,他决心继续努力一把,不给祖上丢人。

上苍给足了李隆基面子,先让侍中裴光庭薨了。

裴光庭是个勤奋工作的人,他的死,李隆基并不高兴,但对朝廷来说,实则有百利而无一害。关于裴光庭的谥号问题,朝廷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的。裴光庭铨选失准,天下烂人纷纷窃喜,天下才子纷纷扼腕,太常博士孙琬建议:“裴光庭铨选论资排辈,失去劝奖之道,请给他谥号‘克’。”

爱民在刑曰克。

意思就是说,爱民如子,依法办事的人,死后可以谥号为“克”。可见,众人对裴光庭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但要说起功劳,他的确是没多少。那些更好听的字眼儿,是不能给裴光庭用的。李隆基个人比较为难,裴光庭的儿子不同意“克”这样的谥号,诉讼一番,李隆基决定,把裴光庭谥曰“忠献” ,表彰他忠心耿耿,肯为国家奉献青春。

许多人认为,裴光庭带坏了朝廷。

眼下,着急要紧的事情,就是废除裴光庭的政策。

废除他的政策,就一定要先找个顶替他工作的人。李隆基召来萧嵩,让他推荐良材。萧嵩先抒发了一下个人感情,然后又开诚布公地对右散骑常侍王丘进行了口头表扬,他认为,吏部的工作一定要由他这样的好人来做。

王丘,萧嵩的好友。

王丘并不喜欢因为私情而得到提拔,听说萧嵩同志推荐自己后,他立刻跑到萧嵩面前推荐别人。王丘推荐的是右丞韩休,一个经常躲在别人后头不说话的人。韩休和王丘是一类人,同安现状,专心搞好自己的工作是他的头等大事,至于晋升,跟韩休没有一毛钱关系。韩休品行方正,当右丞的时候,也是个挺好说话的人。

萧嵩在李隆基面前夸赞了他。

几日后,李隆基以韩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萧嵩和王丘关系好,王丘和韩休关系好,但萧嵩和韩休,关系实属一般。萧嵩之所以能引荐韩休,主要原因在于,在萧嵩眼里,韩休比较容易说话,以后想要制住他也是一件比较轻松愉快的事情。一开始,韩休的确按照萧嵩的理想状态工作者,大家不疼不痒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你提意见,我欣然接受。

这就是韩休。

但仅仅过了几天,萧嵩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所有人都对韩休这个不怒而威的新人充满了敬意和害怕,连皇帝也不例外。以后萧嵩发现,一旦自己做的决策不太符合规范,韩休肯定跳出来指责,从来不肯让步,他刚正不阿的品行让自己很难看。萧嵩怕了,他开始讨厌韩休,中书省的最高长官,竟然会因为这样一个小子处处受制,怎么会不让人恼怒?

不过,萧嵩还是忍了。

讨厌归讨厌,他干不过韩休。

韩休就是韩休,在裴光庭的位置上,他不务正业,屡屡给李隆基上谏。李隆基喜欢在后苑游玩,也喜欢开宴会,每回有小小差错和过分的地方,他都得四顾一下,看看韩休同志有没有来。他问左右:“韩休知道咱在这儿吃饭不?”左右说不知道,李隆基就长舒一口气,战战兢兢地吃上两口。

是的,就是吃上两口,因为第三口还没吃,韩休的谏疏就已经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言终,谏疏已至)

李隆基从没这么痛苦过,有一回,他照着镜子闷闷不乐。左右瞧出李隆基的心事,就问他:“韩休为相,陛下可比以前瘦多了,怎么不把他赶跑?”此时,李隆基长叹一下,云:“我瘦了,肥了天下,这是社稷之福。萧嵩奏事,常常和朕想的一样,等他走以后,我就考虑着为啥我不能立刻去做,人家倒提醒我。韩休经常在朕面前力争,他在,我寝食难安,他走,我还能睡个好觉。”

“我用韩休,不为我自己,为的是社稷!”

李隆基即将堕落之时,能有此等觉悟,真是大唐的福气。

萧嵩,你觉得呢?

我觉得韩休很欠扁!

那你怎么办呢?

他争,我也争!

那日,韩休与萧嵩真的就争起来了。不过镜头中,韩休明显占据了上风,把萧嵩驳斥得狗血淋头。

李隆基很生气,让两人退下。不久,萧嵩又杀了回来。他这次回来,是想通了,他不跟韩休一般见识,他准备提前退休。李隆基怪问:“朕还没讨厌你,你怎么忽然就要走?”萧嵩忽然哭了起来:“臣可是受了皇上的厚恩,富贵荣华,不等陛下讨厌臣,臣可以从容而退;等陛下讨厌臣,臣再辞职,臣这颗脑袋都保不住,哪能全身而退!”

萧嵩哭得老泪纵横,李隆基也跟着伤心起来。他挥了挥手,说:“卿先退下吧,让朕好好想想!”

几天后,萧嵩被罢为左丞相,公平起见,韩休被罢为工部尚书,不再参与宰相讨论事宜。补任者,是京兆尹裴耀卿,还有前中书侍郎张九龄。张九龄回来了,他正遭遇母丧,如今起复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

一切都那么正常,裴耀卿和张九龄友善,一起劝谏,在宰相位上一定能干出一番成就。李隆基的选择,对了。

这一年,是李隆基的奋斗年。

天下被分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四道、黔中、岭南十五道,各安排了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是中丞掌管,其余全部由朝廷选择有能力的优秀刺史领导统筹。另外,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采访使一定会去巡查。

有紧急情况,各道统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裁决事务,先斩后奏。

因为连年丰收,太府的财物都已经快发霉了。太府卿杨崇礼,在太府干了二十年,从开元初就在位置上干,一开始没人瞧得起他,等到这个时候,财货堆积如山,他们也不得不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和宇文融不同的是,杨崇礼同志已经九十多岁了,他不爱搜刮,每年却也能为府库存数百万贯钱财。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杨崇礼以户部尚书的官位致仕。

李隆基问宰相们:“崇礼的几个孩子,有谁能继承父业?”

“崇礼有三个儿子,慎馀、慎矜、慎名,都是廉洁勤恳的人,而二子慎矜最为优秀。”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豆子和他的朋友们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第2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