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三十三章抢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沉寂了一个多月的默啜再也不愿等待了,他重整旗鼓,入寇盐州、夏州。

可见,默啜还是不敢拿郭元振怎么样,他带着军队一路往东,跑到陕西北面一千多里的地方停了下来。望了望南方,指着长安的方向道:“从这里杀过去,一路毫无阻挡!”突厥大呼万岁,于是万千大军卷着尘土往南杀来。本人以前在默啜同志挥手扬鞭的地方呆过,这里位于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南面,四处戈壁沙漠,人迹罕至。

时不时有一股羊角倒立般的龙卷风刮过,扬起无依无靠的沙尘。地面上有极度耐碱的茅草,但水源奇缺,仅有的几条窄河,岸边都堆满了厚厚的一层雪。后来我知道,这不是雪,而是离析出来的碱。

这样一个鬼见愁的地方,让人倍感荒凉。可仔细一看,便知道,这里正是北方游牧民族入寇中原的最佳地段!

所以,我们可以确知,明朝人把十分重要的一段长城放在毛乌素沙地南面,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也因此知道,定边、靖边两地,名字与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所以,默啜挥师南下,入寇中原,烧杀抢掠,定会选择在这里。我查过,唐朝时候,定边是盐州的治所,而靖边,正是夏州的治所。

两地不保,西京危矣!

盐州和夏州的官兵和百姓显然没有料到突厥的突袭会如此迅速,他们挥舞着大刀,嘴里发出听不懂的声音,劫掠之后,奔驰而去。也许默啜不想在这里多做停留,他需要迅速地往南推进。但事实告诉我们,突厥打仗还是很讲究传统的,他们的传统是:没头没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关中人长舒一口气,因为默啜侵犯盐州和夏州,仅仅是为了抢点儿生活用品而已(羊马十万头)。两个月后,他们真正图谋的地方遭到了围堵。

几天之内,突厥大军攻破石岭(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威逼并州。

石岭在山西腹心,并州最西,突厥攻破之后,入寇并州,又卷走了无数财产。对正常的对手,武则天很有耐心去慢慢打击,可对突厥这样很能打却没头没脑的对手,实在是有点儿伤脑筋。据可靠消息,如果身手迅猛的你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招会出拳或者出腿,还是扔手雷、泼丨硫丨酸,那么,对手也绝不会提前预知。

这就叫优势。

那么,长久之法,只能是派兵驻守,建造完善的防御体系。是日,武则天下令,以雍州长史薛季昶摄右台大夫,充山东防御军大使,沧、瀛、幽、易、恒、定等州诸军皆受薛季昶节度。四月份,幽州刺史张仁愿被安排负责幽、平、妫、檀等州防御信报,与薛季昶相互通信,共同抵御突厥。

至于并州州牧的差事,就交给了相王李旦,同时充任安北道行军元帅,以魏元忠为副元帅。

六月,武则天召神都留守韦巨源回京师,副留守李峤担任留守。

看到这里,你该明白,长安多年的灾荒已经过去,从701年的十月到703年的十月,武则天一直住在长安。至于为什么,要留到以后说。总之,默啜此行绝对不讨好,既是要抢地盘儿,又是要抢东西就跑,梦想有一天杀到长安,端了唐朝的老窝,这样的打法能胜利才怪呢。总体来说,突厥不如契丹,契丹不如吐蕃。

但抢劫也不是做游戏,并州不是你想抢,想抢就能抢。

对此,突厥表示,既然并州防御那么好,我们就不抢了。于是领兵杀到了代州(山西东北部),抢跑了无数财产。这罪过似乎并不能完全归罪在默啜身上,从他建立东到渤海,西至天山的后突厥帝国以来,突厥的内部争斗一直就没消停过。多数部落并不直接听默啜指挥,擅自行动也是有的。放羊牧马成本太高,抢东西多划算!

九月初一,日偏食。

九月初八,突厥寇忻州(山西西北)。

打吧,只能弄死他。

九月十六日,武则天下令,以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洛州长史敬晖为副总管。十七日,又以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武三思与武攸宜、魏元忠为副元帅;以姚元崇为长史,司礼少卿郑杲为司马,率领大军,征讨突厥。事情的结果出乎大家意料,准备了半天,大总管同志不知要闹哪出,整个部署愣是没有执行下去,事情陷入僵局,这次出征未能成行,大概是因为看着突厥又缩回去了罢。

考察出军成本和被抢的成本,武三思认为这个结果可以接受。

第二年的六月,默啜忽然派来使臣莫贺干,想要和李显当亲家。

事情真的很无奈,朝中没有大将,只能让武三思当头目,可又不成行。此事不得不应允,李显的一个儿子娶了默啜的一个女儿当老婆,这算是武则天这辈子干过的最窝囊的事了。说好听点儿,顾全大局;说难听点儿,和婚之辱。武则天不是没有想过如何选拔大将,这些年武举刚刚出炉,便有不少有才干的猛士入围,但大将也是需要成长的。

九月十九那天,有一个人成为了满朝的焦点。这一天正是吐蕃派遣使者求和的日子,宴会上,吐蕃大臣论弥萨一个劲儿地盯着坐席中的一位将军看。

他看了一眼,再看一眼……他还看。

武则天注意到了这一点,问道:“令使为何总是看他呢?”论弥萨指着坐在远处的唐休璟,激动地说道:“洪源之战,此将军勇猛无敌,臣早就想认识他了!”武则天呵呵一笑,道,“这位便是唐休璟了,洪源之战,的确派他去的。”论弥萨知道,以唐休璟的座次来看,地位绝不会比其他将领高。

只是个镇守边关的都督。

如此看来,大唐将领岂不个个威猛无敌?想到这里,论弥萨又赞许地看了唐休璟一眼。而此刻,武则天有意唐休璟,事后,她把他提拔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后来武则天才知道,这个唐休璟,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从碣石以西到安西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唐休璟全部都能记住。

西突厥各部落已经不是默啜能控制得了的了,突骑施酋长乌质勒和他们相互攻伐,通往安西的道路因此阻断。

宰相们商议中……

商议未果,武则天就让唐休璟一同商议。

片刻,商议完毕,上表计划。武则天阅罢,依计而行。后来的十几天,是验证唐休璟神奇的十几天,安西各州相继发来战报和请战书,各种事务的奏表和唐休璟上面的计划竟然丝毫不差。武则天看着满头白发的唐休璟,有点儿后悔地说道:“真是后悔,这么晚才用你。”转头,对宰相们说:“休璟熟悉边境,你们十个都比不过他一个。”

唐休璟,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生人,时年七十五岁。

按照唐休璟的看法,西突厥部落的大可汗斛瑟罗之所以受困,乃是由于这家伙用刑残酷,各部落肯定会杀之而后快。而乌质勒是斛瑟罗欺负得最厉害的,所以,下一步,他会先招抚其他部落,与斛瑟罗对抗。在这期间,乌质勒会安排几十名都督把斛瑟罗围起来,攻占碎叶城。随后,斛瑟罗部落离散,他会因此入朝,再不敢回去。

基于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着乌质勒称大。

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动手,只需要等,因为乌质勒在一年前就派他的亲儿子来到长安跟武则天见过面。

后来事情的发展出奇地和唐休璟写出来的一致,大家清楚地看到斛瑟罗带着一脸狼狈相逃到了长安,武则天让他回家,他死活不敢回去。乌质勒吞并了斛瑟罗的地盘儿,碎叶还是那个碎叶,只不过换了个老大而已。

唐休璟和郭元振都曾分析过局势,对南面的吐蕃来说,这两个人是最令人头疼的。唐休璟的洪源之战给吐蕃极深刻的印象,吐蕃兵力强盛,但最苦逼的事情就莫过于他们跑到凉州跟郭元振较劲,较了半天发现郭元振极度流氓,他们干不过他,便扭头回到了昌松,准备攻下这个地方。

可见,吐蕃还没倒霉透。因为他们下一刻,就要遭遇唐休璟。

唐休璟领军杀到了洪源谷,登高望远,见吐蕃大军耀武扬威,盔甲映着阳光,刺眼的光芒连绵不绝。众人恐惧,唐休璟却哈哈大笑,道:“自从没了论钦陵和论赞婆,吐蕃的军队就由曲莽不支率领,这人我知道,他热爱耀武扬威,重用的将领也都是贵族子弟富二代,看起来吃得很肥很壮,但这帮家伙连地图都不会看!”

众人惊讶道,真的么!?

唐休璟镇定道:“不信便且等我杀他个片甲不留!”

于是披甲上阵,领军杀入吐蕃大军,六战六捷,所向无敌,斩曲莽不支副将两人,吐蕃大溃,狼狈逃窜。倒霉透了的吐蕃这才派使者到长安去,才有了唐休璟被发现的机会。但吐蕃并不是真的想要求和,赞普认为唐休璟只是个传说,洪源一战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损失,乃是由于大军疏忽,总以为昌松镇守不严。下一次,不会了。

十月,赞普亲自率领万余人杀到了茂州(汶川附近),与茂州都督陈大慈打了起来。

赞普也许不明白,一群整天喝酒吃肉逃课泡妞的家伙是不能重用的。但赞普很看好他们,洪源之战有过一次教训,所以,这一次,他只带了一万精兵杀了过去。兵的确都是精锐,但将领一个比一个娇生惯养。陈大慈不喜欢废话,领着守军杀出城门,跟赞普干了四仗,统统都是惨不忍睹的屠杀。

被杀得快没人了,赞普才麻溜回家。

【MSN】

默啜:为什么我老师走错厕所?

郭元振:是不是肚子饿的时候老容易走错?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豆子和他的朋友们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第2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