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二十九章朕有一把匕首

在所有人中,吉顼和苏味道最难让人理解。首先是吉顼,此人很有才华,看事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又是举人,可偏偏当酷吏。经过自己的奋斗和武则天的提携,吉顼已经做到了天官侍郎、平章事的位置,荣宠可见一斑。

吉顼这人有个毛病,他喜欢和人斗气,人说“童叟无欺”,武懿宗虽说不是儿童和老头,但因他根二的身材和佝偻的背部,还是得到了大家的强烈鄙视,大家认为,除了身材,武懿宗不是弱者。可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在某天的朝会上,武懿宗用自己的口才向大家证明了自己。事情还要从赵州那一仗说起,两位仁兄均没有参加战斗,只是让副将上,自己则躲在别人屁股蹲儿后头瞧热闹。

武懿宗认为自己是统帅,赵州战役打响以后,统帅于千军万马之后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其情可赞,其魄可叹,实在应该大大奖赏!

吉顼认为武懿宗不要脸。

百官唏嘘,在一边面无表情而又装作很关心地看着这两位仁兄。他俩站在武则天面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武懿宗虽然身材短小,面部猥琐,但口才很棒;而这个文人出身的吉顼,身材固然伟岸,可要论起口才,比起武懿宗那是差远了。吉顼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武懿宗一律以“你你你你你”来应对。可见,平日里不结巴的武懿宗在辩论的时候口才尤其棒,还懂得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

吉顼的眼神很犀利,辩论的时候,他俯视135°天空,看着武懿宗被涨得发黑的老脸,声气凌厉。

武懿宗骄横惯了,从没人敢这么教训他,他要给吉顼好看!于是大怒,指着吉顼向武则天诉苦道:

“你你你你你!”

真可谓万变不离其宗,你算哪根儿葱。

吉顼见武懿宗成了这个熊样,愈发疯狂,哔哔起来没完没了,竟把武则天给惹怒了。退朝以后,武则天对别人评论说,吉顼这家伙,在我面前还敢轻蔑我武家人,未来我武家人没有了我,还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勾当!武则天要报复吉顼,改日,上朝,吉顼奏事,正要援古引今,忽然被武则天一记怒喝打断了。

“卿所言,朕六十年前就读过,何必多言!想昔日,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好马,健壮蛮狠,无人能够驾驭。朕当时就是一个宫女,伺候左右,对太宗说:‘妾能制之,可是需要三件东西,第一,铁鞭;第二,铁锤;第三,匕首。铁鞭能不让他服气,我就用铁锤锤它首脑,再不服,我就用匕首割断它咽喉!’太宗深为朕感叹。今日,卿非要让朕发话惩治懿宗,你可知你在让朕杀死自己的匕首吗!”

……

这下全明白了,酷吏,无非是武则天驯服不听话者的匕首,谁不服就捅死谁。

吉顼何其聪明,当下顿悟,几近丧胆,惶遽流汗,跪在那里磕头请命,再也不敢提灭掉武懿宗的事了。武家兄弟痛恨吉顼,找了个借口就把他整出了朝外。吉顼是个明白人,临行那天,他非要见武则天一面。得到召见后,他向武则天流泪道:“臣今日远去,可能再也见不到陛下了,臣有话要说。”

“坐。”

吉顼坐下,武则天道:“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

“把水土相混,搅拌成泥,水土有矛盾么?”

“没有。”

“把泥分成两份,一半为佛,一半为道,有矛盾吗?”

“有了。”

武则天似乎知道吉顼话里头的意思,却见吉顼忽然磕头道:“宗室、外戚各安其分,则天下无争。今日太子在,而外戚却还能为王,以后纷争起来,却是陛下自己安排好的!”武则天颔首道:“朕知道。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吉顼微微点头,又摇头,无话可说。辞别武则天后,他到家中,收拾行囊,到安固(浙江温州南)赴任当县尉去了。

和吉顼一样令人捉摸不透的苏味道日子也并不好过。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的三月,天忽然下起了大雪。我查了一下万年历,这一年的三月中,差不多就是五一劳动节那会儿,已经属于夏天了。苏味道同志饱读诗书,以为三月降雪为祥瑞,自己一个人上奏不场面,于是率领百官入贺。刚要领着一帮人走,殿中侍御史王求礼(还是这家伙)杀了出来,问苏味道曰:“三月雪是瑞雪,腊月雷是瑞雷吗?!”

苏味道平日里最吃王求礼这号人的气,你说百官都来了,入贺祥瑞而已,干嘛你这么扫兴!不听,接着往前走。当时百官入贺,不能不去,这是宰相的命令,王求礼也就跟着去了。苏味道先发表了一番感言,说了说三月雪的好处,百官再轮流说话,说说夏雨雪的不平凡。一圈儿说完了,单单王求礼不动弹。

最后,他发话了:“如今已是夏天,草木发荣,阳气密布,而寒雪突降,定为天灾,竟然还有人说是祥瑞!臣以为,凡是上贺表的都是谄谀之士。”

武则天听罢,道,好一个谄谀之士,朕为政不德,今日天降大雪,罢朝!

又有一日,朝中有人献上三根腿的牛(变态),苏味道又令人入贺,这回王求礼不阻拦了,只是扬言道:“但凡不遵循天地道理的东西都是妖孽,这个跟大鼎似的东西说明我朝政令不管用喽!”武则天眼线众多,此事自然得知了,竟然无言以对,悲伤了好几天。武则天喜欢祥瑞,可王求礼说的是实话。

平日里,苏味道模棱两可,为人圆滑,但最近一件事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苏味道、张锡同朝为官,都有选拔人才的重任在身,但选人的时候,禁中的机要不能泄露。张锡如何泄露机密不知道,但苏味道特征明显。苏味道经常教育别人说:“在我朝为官,向左向右都危险,模棱两可就好。”

看清,是经常对人说。

败就败在这张破嘴上,泄露机密想必也能干得出来。

于是下狱,张锡贪赃枉法,贪了有数万金银,罪当处死,临行前改判流放。张锡和苏味道都是饱读之士,特别羡慕那些慷慨赴死,气色自若的猛人,这日入狱,考验他们的时刻到了。虽说张锡真的贪污外加泄露机密了,可他觉得没什么,骑着马,气色自若地到三品院(三品以上大臣关押处),拉起帷帐吃菜喝茶,跟平日里过日子没两样。其实武则天在三品院也是有眼线的,得知此事,只是赞叹一下张锡的淡定,别无他言。

但苏味道不同,步行到了看守所以后,席地而卧,每日粗茶淡饭。

武则天也知道此事,这才确定苏味道只是满嘴跑火车,贪污的确是没有的,于是赦免苏味道,恢复官职。有人曾经拿苏味道和娄师德作比较,说这两人的相同点就是明哲保身,但也有不同,苏味道博学鸿儒,却近乎谄媚;而娄师德完善自身,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此话不假,从娄师德死后,狄仁杰开始疯狂向武则天推荐人才。

一日,武则天问狄仁杰:“朕想要找一个厉害人物重用,国老有人要推荐么?”

“不知道陛下想用他做什么?”

“宰相!”

“文学鸿儒,则苏味道、李峤定不辱命。如非要找一个堪当宰相重用的,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他人虽老,却的确是宰相之才。”

张柬之的确很老了,他是武德八年出生的,时至今日,已是七十六岁高龄。可他是长史,是六品小官儿,想要在一年内成为宰相,可能么?可狄仁杰为何对他如此熟悉,据本人分析,当年铨选地方官员的时候,他俩就曾见过面。从年轻到年老,张柬之一直在等机会,这一次,绝对不能错过。武则天怕张柬之转眼间就蹬腿不干,于是赶紧召见,谈话后认定他的确很有才,便给了个洛州司马当。

几天后,武则天问狄仁杰:

“朕想要找一个厉害人物重用,国老有人要推荐么?”

“臣前几天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用呢!”

“提拔了,洛州司马。”

“臣推荐他当宰相,不是司马。”

武则天呵呵直笑,觉得对不起狄仁杰,立刻升张柬之为秋官侍郎,再拜宰相。未来的事情,证明狄仁杰眼睛的确够毒,他推荐的人没有一个不垂名青史的。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均为狄仁杰推荐,全部成为大唐名臣。曾经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狄仁杰则说:“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在西方人眼中,狄仁杰是中国的福尔摩斯,名扬四海的第一侦探。可这远远不是狄仁杰的全部,断案需要缜密的思考,敏锐的眼光,深谙人情世故。治国,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强硬的手腕儿,超凡的智慧,不怕死的勇气。探案虽然好看,但真正说起治国,未必那么好玩儿。武则天去三阳宫避暑的时候,有个胡僧找到她,邀请她驾车看舍利子。

武则天酷爱佛法,当即答应。

车驾行走,路上却被一个老头拦住了去路。跪在马前的人,正是宰相狄仁杰。“佛是戎狄的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臣听胡僧所言,甚为诡异,他就是想让陛下万乘车马过去,用以提高自己的名气,蛊惑众人。山路险阻,侍卫无法立足左右,不是陛下该去的地方!”从狄仁杰的话中,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狄仁杰反佛;胡僧妄言,哗众取宠,借舍利子扬名换香火;武则天的车驾有万乘,人数众多。

武则天为了信佛,不惜亏空国库,这是狄仁杰反对她的原因。我们说过,对于反对她的人,武则天一律要用匕首捅死。可面对马前跪着的这个老头,武则天心疼得不得了。曾经因为狄仁杰年老,上朝要跪拜的时候,武则天特别嘱咐他说往后不用下跪。还说:“国老一跪,朕浑身上下都疼啊!”狄仁杰往往不听,习惯性地要拜,这回拦驾,他照例跪了下来。

武则天看着狄仁杰,竟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下令半路返航。

【心情记录】

张柬之:信念这玩意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豆子和他的朋友们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第2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