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十二章酷吏的威力

周兴是个很秀气的人,法律专业出身,早在高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就以办案泼辣著称,李治屡次想要提拔,奈何宰相们考察后认为此人垃圾,故不予通过。等待朝廷升官的周兴猴在京城多有时日,鉴于此人人品奇差,宰相公务也忙,不愿搭理他,所以也就没人明确告诉他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兴脸皮很厚,他坚信只要李治首肯,升官儿肯定是没问题的。

最后,宰相魏玄同看不下去了,好心对他说:“周县令您现在就可以走了。”周兴一下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他永远忘不了魏玄同说那句话时的样子,那是何等阴险,何等狠毒!埋藏在周兴心中仇恨的种子,如今已经发芽,就等开花结果的那天。你们不是看不上我么?现在我就让你们这群人尝尝看错人的滋味!

周兴在酷吏里头心气是最高的,因为他和来俊臣他们不一样,以前就为朝廷办事,现在是为太后办事。周兴的私怨太多,他想要让谁死,只需要暗示罪犯把此人姓名说出来即可,指引着别人陷害自己的对头。之前的时候,左史江融因为为人好,深受京城百官和百姓称赞,得到周兴的注意。

江融的美名让周兴怀恨在心,于是再徐敬业谋反那年,他让人拉江融入水,斩杀于市。

市场上的人都应该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当时江融请太后召见,周兴当然不许。江融怒叱道:“我死了你还找不到证据,定不能饶了你!”言罢,被砍头,只剩下躯干在地上跪着。这个时候,令人惊呆的一幕出现了:江融的尸体突然站了起来,朝监斩官(周兴)的方向走去,刽子手大惊,用脚踹倒。尸体再起来走,再踹倒,再起来……

如此数次,轰动京城,事载史册。

周兴大概不相信因果报应,更不相信什么忠肝义胆侠骨柔情,从他的文笔就可以看出,此人深险严酷,绝对没有好人缘。……我收回刚才说过的话,周兴其实还是有朋友的,他的好友丘神绩战功赫赫,李贞谋反的时候斩首千余级。和周兴一对比,江融可谓是尽交善缘,他最好的朋友兼徒弟是魏元忠,最敬重的朋友就是裴炎。

周兴灭掉江融之后,顺理成章地没人找他麻烦。

此次,落在他手里的各种王,各种公,还有一个常乐公主,都必须死得一点儿尊严都没有。按照计划,周兴并没有让太后背负杀灭李唐宗亲的罪名。周兴找到了被关起来的人,用尽各种手段逼迫诸王和公主自杀,然后对外宣布他们是畏罪自杀。事后,太后杀掉诸王和公主所有亲党,更其姓为“虺”。

【凡事都有例外】

周兴的案子审得很有节奏感,光治李贞案子的时候,他一口气就牵扯进来六七百家,被陷害的男女老少共有五千多人。这些鲜活的生命对周兴来说只是随后一挥,随口一问;对神皇来说,见到密奏说有五千多人谋反,一阵慌乱后,肯定要斩尽杀绝,永除后患。

有司派人去监斩。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菜市场很快就会变成一片血海。所谓的“血海深仇”,也就如此而已。行刑的日子终于到了,洛阳成了这五千多人的葬身之地。扶老携幼,临刑的时候,所有人心都先死了。恰在此时,电视剧上经常出现的镜头上演了:但见一人飞奔而来,大呼一声“刀——下——留——哇——人”,人就得救了。

每次看这滥镜头,我都有一种灭掉电视编剧的冲动。

但此刻,他们真的被赦免了。

后来他们知道,为他们求情的人名叫狄仁杰,原来是朝廷的文昌左丞,后来被派去豫州补任刺史。太后认为狄仁杰太聪明太仗义了,她由衷地敬重这个人。狄仁杰最憎恨的就是写密信告别人,但这回,他还真就给太后写了一封密奏:“他们都是被冤枉的,臣想要明里头说说这事儿,可这样感觉跟替谋反的人伸张似的;可是知而不言,我害怕有悖于陛下仁爱体恤的伟大情怀!”

谁说狄仁杰不会拍马屁?!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为了给人伸张正义,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去拍马屁,就算他把这马屁拍烂我都得竖大拇指。当然,太后也竖起了大拇指。太后看罢,浅浅一笑,特赦五千人免死,改判流放,地点就去丰州(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于是,五千人的浩荡流放部队被带着往丰州方向移动,从洛阳到丰州,自东往西,再一路向北,越走越是偏远。

当大部队路过一个叫宁州的地方时,这些被流放的人忽然看到郊外竟无数人头攒动。走近了才知道,宁州所有能走路的乡亲父老都在这里集合,迎接这么一群特殊的人。流人来了,父老迎上去,第一句就差点哽咽,他们问:“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么?”流人忽然也跟着哭了,说:“是啊!”

宁州父老忽然抱住这些罪犯,大家搀扶成一片,相互携着哭了起来,他们一起来到了大家专门为狄仁杰树立的德政碑下。

流人跟着宁州的乡亲设斋三天,而后才继续赶路。

【张光辅】

大家可能都不会知道,身在豫州的狄仁杰,正遭遇着一场扑面而来的尴尬。

我们一直注意观察的张光辅同志出现在了画面上,太后灭李冲的时候,此人为大军的统领。张光辅治军不严,灭掉李冲后,军队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于是屡次向狄仁杰要打赏。今天要镶金的裤衩,明天要溜光的宝刀,后天改善伙食,需要调出豫州仓库的好米好酒,大后天去农家体验生活抢点儿必需品,满足一下兽欲,都需要审批。

对此,狄仁杰一概不搭理。

张光辅还在画面上,他怒了,表情恐怖,冲着狄仁杰嘶吼道:“州长这是瞧不起元帅吗!”狄仁杰哈哈大笑,冷冷甩出一句:“乱河南者,只有越王李贞一人而已;现在李贞一死,千千万万个李贞跳出来了!”张光辅顿时气得浑身哆嗦,跳将起来,指着狄仁杰的鼻子骂道:“你这不是放屁吗!”

狄仁杰心想,还真跳起来了。

于是语调铿锵、很条理地驳斥道:“明公(说张光辅)统领三十万大军,为的只是诛杀越王李贞一人。城中百姓听说官军到来,翻墙逃出去投降的不在少数,明公放纵将士暴虐掠夺,杀死乡人还以为有功,血都把野外染遍了,不是一万个李贞又是什么!我恨不得有一尚方斩马剑,砍下明公脑袋,虽死如归!”

张光辅被气得语塞,等回朝以后上奏给了太后。

几日后,狄仁杰左迁复州(湖北仙桃等地)刺史。

张光辅认为自己的一席话可以让太后杀了狄仁杰,却并不知道太后对狄仁杰除了敬重,还是敬重,就算他辱骂朝廷命官,也还是敬重。张光辅有一个辉煌的过去,有一个窝囊的未来。事情还要从徐敬业兵败那天说起,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被流放到了绣州。在唐朝,绣州是个非常荒芜的地方,比岭南还岭南。

徐敬真逃跑了,想要去突厥生活。

他胆子太大,脑子也有点儿不对劲,去突厥的时候,先跑到洛阳借钱。好在洛州的司马和洛阳县令二人跟他关系都很好,同时一样胆大包天,就资助了徐敬真一把,给了盘缠,送了快马。徐敬真拿着东西一路跑到定州的时候,被官吏捕获,洛州司马被缢杀。留下一个洛阳县令和徐敬真活着,于是广泛活动,联系所有认识的人,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封密信。

这一举动可把朝野中认识他们二人的害惨了,被按死罪的不在少数。

临死之前,洛阳县令(名叫张嗣明)准备搞死朝内他最恶心的一个人。于是,张光辅光荣入选。审张嗣明的时候,张嗣明抖落出的最大一条鱼就是张光辅。他表示他跟张光辅关系非常好,还知道张光辅懂的很多,去豫州剿匪那天还和别人讨论图谶和天文,请人看王气,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审案子的破口大骂:笨蛋,他这是想谋反!

张嗣明顿悟,连声说道:哦,对,对,是谋反,他阴怀两端!

他成功了,张光辅和他还有徐敬真一起被诛杀,籍没全家。只牵扯张光辅还算轻的,在酷吏们的努力下,谋反案屡屡出现,太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生怕杀得不够。某日,她突然感觉情况不对,于是立刻下诏书赦免正要被砍的一小撮不法分子。历史是个伟大的编剧,秋官尚书太原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被人诬告参与谋反,押赴刑场。

刑场上,秋风正紧,阴云四起,几人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刽子手举起了他那肉嘟嘟的大手,一把快刀在寒风中闪出令人丧胆的光芒。正在此时,但见一人飞奔而来,大呼一声“刀——下——留——哇——人”,人就得救了。张楚金等人得救,喜极而泣,相互拥抱,站起来高喊万岁,欢呼雀跃。阴云下,独有一人安坐自如,众人这才注意到这个一直淡定得非比寻常的魏元忠。

有人喊他起来,他动了动嘴唇,说:“真假未知。”

凤阁舍人王隐客,受太后令,骑快马飞奔而来,高喊有赦,气贯长虹,刚才那个刀下留人就是他喊的。王隐客过来看魏元忠,让他起来。魏元忠看了看王隐客,说:“等宣赦呢。”王隐客这才发现自己慌忙飞奔,光喊有赦却还没宣赦,于是正儿八经地读赦书。读完去看,魏元忠缓缓起立,像平常上朝一样再拜,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高兴或者悲伤的神色。

此时,阴云突然散去,天湛蓝如洗,阳光晴好。(是日,阴云四塞,既释楚金等,天气晴霁。)

如果说这是天意,倒不如说是太后顺应了天意。但对周兴,太后还是让他们放手去做,继续往里头拉人,她负责点头或摇头。这件事情过后,周兴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他偷偷观察了还在宰相位置上赖着的魏玄同,忽然咯咯冷笑道:

太后老了……

【猫扑hi】

周兴:计划生育部长下乡普查,问一个老农,您知道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吗?!老农憨厚的笑答,亲戚嘛,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太熟,不好下手!

来俊臣:对我们酷吏来说,没有什么不好下手的。

周兴:你能不给咱酷吏丢人不?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豆子和他的朋友们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让你笑得蛋疼的唐朝全史第2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