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什么时候开始中行说在汉宫中做太监,没有记载。 公元前174年中行说第一次现身。这一年冒顿单于去世,他的儿子顺利接班,就是老上单于。汉匈再次和亲,汉廷就派遣中行说随行。这是个苦差呀,中行说当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不去不行,没办法只好免为其难。到了匈奴之后,果然就像行前所说的那样,中行说是只做坏事,不做好事,专门与汉朝为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汉奸吧。

做汉奸的事迹我们就不说了,没什么意思,弄得像批斗会似的。现在专门讨论一下中行说对汉文化的传播。

前面说过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有多少财产,有多少人也都没有一个准数。这在管理上就是一个麻烦,不能总进行模糊管理,也得来点精确的,尤其是家大业大了以后。中行说加入匈奴之后解决了这个问题,把统计学传播到了匈奴。匈奴人知道了如何计数,如何记数,做做人口普查,统计一下财产的数量。可以确定地说,中行说举办过不止一期的扫盲班,而且是高级扫盲班。估计从单于到各高级领导都参加了,一般级别的想参加还得走后门,是一票难求。不仅讲计数,还得讲汉语,否则计明白了也听不明白。

中行说的第二个贡献就是对汉朝礼仪的推广。汉匈两边书信往来频繁,写信有写信的格式、礼仪。不能只写“让你来,你就来”、“你要战,便作战”,那样太粗俗,太没品味。中行说不仅教会了匈奴人如何用汉朝的礼仪来写信,而且,还有发挥,要更有品味,更讲究。汉朝写信用的木简是一尺长的,那匈奴就用两尺长的,就是要比你强。

有一,有二,还有三。第三个贡献就是对汉朝地理知识的普及,哪有山、那有水、哪有城镇。当然这个比较危险,反作用很大。匈奴之所以能够同汉朝大打游击战,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汉奸也很可怜, 想做坏事都不可得。当然这都得归功于强势文化的辐射力,不管你愿意与否,想做坏事对我的负面影响也有限,一切尽在不言中。

提到中行说就不能不再说一下和亲。

轮台罪己之一封情书(三) 五饵之论

和亲是汉朝执行了数十年的国策。其直接的诱因前面已经说过就是平城之役的失败,根本的原因还是匈奴的不断南下骚扰。这种劫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战国的时候李牧就大战过匈奴,秦朝的蒙恬也曾北击过匈奴,秦始皇还修筑了一条长城以防御匈奴的攻击。可是局势稍微一缓和匈奴还是要南下,是契而不舍。为什么?是由于它的反动本质决定的吗?

匈奴的反复南下体现了他们对中原王朝的依赖,客观上离不开。换句话说就是穷的,物质生活严重匮乏,草原上除了牛、羊、马什么都缺。况且经常吃肉,心、血管疾病是少不了的。这种矛盾一天不解决,匈奴就必定要南下。这一矛盾将伴随中国人将近两千年的历程。

中原的农耕民族当然不希望被抢,但是打不过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办法。到刘邦这就采取了和亲的办法。和亲名以上好听,实际上就一不平等条约。除了要嫁出公主之外,每年还要给匈奴一定数量的各种生活必需品。得到了什么哪?双方君主结为兄弟,和平友好的一句空话,而且还不能保证匈奴不再南下,时不时地匈奴还要南下走一走威风一下。

那么,为什么还要和亲?每次和亲之后匈奴总能消停一阵子。虽然财物上有相应的损失,但是边境人民的生命相对地有了一定的保障,等于是花钱买平安。关键是一旦进入和亲的程序,双方的关系就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同化开始了。和亲就有了主动的人员交流、物质交流,就可以搞渗透了。

西汉的大思想家贾谊有一个比较精辟的表述,就是五饵之论。简单地说就是用各种糖衣炮弹腐化匈奴人,激发他们内心的欲望,提高物质消费的需求,进而瓦解其斗志,用汉朝的生活方式从里到外改造匈奴人。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匈奴人产生崇汉情结,厌弃自己的生活方式,现在的说法就是和平演变。

对此中行说公公曾经反复提醒单于。但是大多数匈奴人还是甘心被腐化的,枯燥的政治说教起到的作用毕竟有限。

同化也好,和平演变也好,都需要长时间、大面积的人员接触。而且必须以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才能产生高山止仰的效果。否则就成为别人予取予夺的提款机了。 匈奴人是腐败了,腐败的结果没有消磨他们的战斗意志,反而增加了匈奴人对锦衣美食的需求,要求的东西逐年增加,到汉武帝执政的时候就成为一个负担。花了钱还得不到尊重,根本看不到和平的希望;匈奴还时不时地支持一下国内的反对派,匈奴的大草原也成了汉朝异议人士藏污纳垢的场所。这一切都促使汉朝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这个新的办法就是赤裸裸的武力。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的时候匈奴再次请求和亲。为此汉廷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以王恢为主的主战派同与韩安国为主的和亲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相比之下还是赞成和亲的人多一些,最后汉武帝也不得不遵从大家的意见。

二年以后同样的问题又辩论了一次,这一次王恢同志不仅有理论还有具体实施计划。这就是马邑之战。王恢的计划唯一能打动众人就是不需要到草原里去找匈奴人,而是要诱而歼之。

于是汉朝就派出了一个商人实施诱敌计划。这人就是聂壹。聂壹经常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做买卖,大搞走私、投机倒把活动,而且获利不菲。这一次聂壹给单于带去了一些违禁品,诸如铁制兵器,这一类的东西。汉朝的铁制品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由铁制成的兵器更是匈奴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点汉朝的战略家们早就意识到了,晁错在他的《言兵事疏》里就提到过汉朝坚甲利刃非匈奴所能及。

聂壹给单于带去了这种东西,估计单于是很高兴,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同聂壹闲谈了一阵,以了解汉朝的一些情况。有意无意之间聂壹就泄露了一些马邑的情况。谈来谈去就变成了两人合谋攻占马邑,牟取财物。

聂壹回去做内应,随后单于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接应。

轮台罪己之一封情书(四)马邑之战

这就是汉朝设的一个圈套。在马邑挖下了一个三十万人的大坑来抓单于这只大老虎。当年汉朝全国的兵力也就四、五十万人,汉朝可以说把能用的兵都调来了,伙夫都上阵了。真是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越大往往失望也越大。

这边聂壹回来后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杀了一个死囚犯,把头颅挂在城墙上。告诉匈奴使者马邑守备已经被杀了,赶紧来吧,下面的事就是往家里搬东西了。

军臣单于的大军也是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很快就来到距离马邑不到百里的地方。走着走着单于感觉有些不太对劲。这是六月的塞内,虽然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可也得吹烟渺渺,风吹麦浪,耕夫犁地,牧童遥指杏花春。这旷野之内除了单于这支孤旅,就是牛羊悠然自得,实在有些异常。

埋伏、伪装,那是冒顿单于传下来的绝技,军臣单于自然也不陌生。正犹豫之间,突然望见远处高地有一炮楼,随即鞭梢一指:拿下。单于这一网抄到不大不小一条鱼。说大,官阶只是雁门的一个巡警,说小,他却知道汉军的全部计划。想来汉朝也想搞点伪装,这个巡警才在此时此刻出现,没成想正落到单于的网里。

细节决定一切。这么大的一个计划本身就是难以掌握,任何一个小疏漏都将导致全盘皆输。单于是绝尘而去,汉军是一无所得。按照计划准备袭击单于辎重的王恢,看到单于全队返回,反应还是很快:放鬼子出城,打伪军。哪有伪军那?只有鬼子。王恢失去了马邑之战中汉军唯一一个动手的机会。纸上谈兵毕竟容易多了。

至此,汉匈双方彻底撕破面皮。匈奴也不再遮遮掩掩的了,啥时想来就来;汉朝也是磨刀霍霍,啥时想去就去。寇能往,吾亦能往。

这一打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年来所耗费的人员、钱财、资源不计其数,经济账是没法算。汉朝是一直占着上风,局势也逐步朝向汉朝有利的方向转变。问题却远没有解决,短期内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就像赌博一样,赢是赢着,但是赌局没结束,钱拿不走。

西域,不只是传说》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瀚海箫声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域,不只是传说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