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刘秀取天下,整整打了十五年。打仗是要死人的,看着一个个早上还生龙活虎的生命,下午就变成一具具的死尸,如何让他不心痛?打到统一战争后期,刘秀对战争深恶痛绝。打一仗能够解决的,他绝不想打两次。建武二十七年五月,两位雄心勃勃的老臣―――朗陵侯臧宫、杨虚侯马武年纪虽老,却不甘寂寞,提出要再次上阵出征,剿灭北匈奴,力图彻底安定北边。刘秀对此坚决拒绝:“若能以一半国力消灭大敌,岂不是朕最高之愿望!若是时机未到,不如让人民休息!”由此可见,对于匈奴,刘秀绝不是不敢打,而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得以休生养息!光武大帝是一代中兴之主,雄才大略,岂惧茹毛饮血之辈!他宁可让自己在史册之上少一笔对外武功,他也不愿意拿老百姓子弟的性命去开玩笑。而李世民是如何做的呢?他晚年穷兵黩武,多次亲征高丽,最终大败而归。不仅劳民伤财,也是收效甚微。

四、人格魅力

刘秀一生除了迷恋图谶、废郭后、换太子引起某些非议以外,一生没有太大的过失。他善待前妻、前太子,不但令其善终,而且举族长享富贵。对于养父刘良以及宗室子弟,厚加体恤。对于功臣,想方设法保全他们的令名。除了对马援以外(其实他对马援也不错,两家还是亲家),他对功臣是很厚道的,云台二十八将除了战死的以外,全部善终。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李世民身上有难以洗刷的污点:逼父、弑兄、屠弟,将所有的亲侄斩尽杀绝,还强娶弟媳为妃,这种行为,几如禽兽一般,令人发指!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儿子都不成器,父子聚麀,同被武后狐媚所惑,最终为“武周代唐”埋下了祸根。而刘秀家风严谨,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孙子汉章帝刘炟,都是历史上的明君。“明章之治”,不让“文景”,足见其高下。东汉一代,道德淳美,为中国历史上民风最好的时代。不能不说,这与刘秀的品质有着莫大的关系。

总体来看,无论是做皇帝还是做人,刘秀的能力、品质与境界,岂是李世民可比?王夫之说刘秀“三代而下,允冠百王”,“神武不可测”,自非虚言。

在高柳之东,特诏上谷太守王霸、渔阳太守陈䜣二人为前锋,从本郡出发,大举西进。王常出涿郡,侯进出渔阳,作为后援预备队跟进。在高柳之南,刘秀令朱祐出常山,接应大司马吴汉的主力北上。

这一次,吴汉汲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再也不敢稍有大意,完全按照刘秀的部署行动。他率领主力取道河内、上党、太原三郡,在路上与朱祐会合之后,飞速杀入雁门郡境内。贾览听说汉军大举分两路来犯,声势浩大,自知凶多吉少。他一面急派人北上向匈奴求救,一面组织就地防御。

再说捕虏将军王霸,他率领汉军前锋直逼高柳。不料,匈奴单于派来的左南将军数千骑兵来援,王霸立即转身迎战,双方会战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结果汉军大获全胜,斩首数百级,一举将匈奴人驱逐出塞。王霸率军一直追到长城以外,直到看不见敌影才返回。一年前惨败于匈奴、退守楼烦(今山西省神池县东南)的骠骑大将军杜茂,也急忙率部北上,与王霸联军会攻卢芳将尹由把手的重镇―――崞县、繁畤(山西省应县东北),皆不克。贾览虽然外援断绝,却并未后退。他坚守高柳,各地部下也顽强守城。吴汉攻击了几个月,高柳、崞县、繁畤等战略要地,还是被卢芳集团所控制。吴汉这次带了六万大军北征,依旧所得甚微。总体来看,刘秀战前的战略目标并未实现。

南线方面,在征南大将军岑彭的顽强奋战之下,战局慢慢地出现了转机。建武十年春,田戎、任满、程汎已经拿下夷道、夷陵,在占据了荆门、虎牙之后,又出兵江陵,将岑彭的南线汉军主力压迫在津乡一线。面对难局,岑彭毫不气馁,他率领冯骏、田鸿、李玄等人殊死搏杀,将成家军一举赶回了川口的江关附近。田戎为了阻止岑彭入川,在江上假设起浮桥、斗楼,设立欑柱,断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岑彭多次率军围攻,却始终无法取得更大的战果。

经过多次的失败,岑彭认识到:看来,不发展楼船舰队是不行了!于是,他下令砍伐树木、竹子,打造“直进楼船”、“冒突露桡”(冲锋舟)数千艘,为今后的大举入川作准备。

与北线的劳而无功、南线的四平八稳不同。在西线方面,汉军的形式越来越有利。建武九年(西元三十三年)秋,来歙指挥西线汉军顶住了北上的“成家”军田弇、赵匡的大举北犯,使关中安如磐石,而且,他还亲率冯异等将领打破了陇道要隘,深入陇右腹地。虎牙大将军盖延西击街泉、略阳、清水诸屯聚,所向披靡。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军将高平县第一城团团围住。由此来看,汉军攻克冀县、上邽、高平最后几个据点、拿下陇右全境,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到了建武十年春末,经过整整一年的血战,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攻克上邽,擒杀田弇、赵匡,全歼守军。至此,朔宁王隗纯的外援已经完全断绝,除了孤悬于安定郡的高平县第一城以外,他只剩下最后一座城池―――冀县。但是,想要打下冀县,却并不容易。冀县之东有一座落门山,落门聚就是山下的小城,汉军要想拿下冀县,落门是当然的必拔之地!对于隗纯集团来说,落门是其赖以生存的最后一道屏障军事要隘。为了做最后的“困兽之斗”,隗纯将周宗、行巡、苟宇、赵恢等部残兵败将聚集起来,死守这座的最后要塞―――落门。

夺取了上邽之后,冯异驱动诸部汉军,沿渭水西进,准备向这座要塞发动进攻。

由于血战连年,汉军也是一样损失惨重。诸将都觉得汉军久战,锋锐已疲,纷纷建议:“冯大将军,我军疲劳,其势浸弱,不如东归休兵,来日再战!”冯异道:“每集兵一次,谈何容易?贼人气息奄奄,此刻不击,更待何时?”他力排众议,坚决贯彻刘秀速战速决的战略,力主西进之议。在他的极力主张之下,汉军各部主力集结于天水郡,共同围攻落门。在激烈的落门攻防战中,由于陇军据险死守,汉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却始终无法拿下落门。此后不久,冯异却因积劳成疾,患了重病卧床不起。从此之后,这位屡建殊勋的征西大将军,再也没能重新站起来。这年夏天,冯异病逝于落门军中。

冯异的英年早逝,是刘秀不可弥补的损失。他的死,犹如砍掉了刘秀的一只臂膀,使得刘秀在军事用人方面,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冯异的能力是勿庸置疑的,也是汉军将领中为数不多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之一。他自从追随刘秀以来,除了在华阴回谿因邓禹瞎指挥而惨败过一次之外,在作战中他几乎从无失误,甚至每次都能够超额完成任务。冯异的死,使得刘秀在军事上少了一个得力助手。假如冯异不死,他将会在此后的南征公孙述、北征卢芳的战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为了天下一统一几乎奋斗了半生,最终没能看到即将到来的“四海归一”局面,实在令人惋惜!

冯异的一生很短暂,在刘秀部下诸将之中,他的地位始终不是很高,长期处于一个默默无闻的位置。虽然如此,他却是刘秀手下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帅才,是刘秀手下事实上的“头牌大将”。在私德方面,甘于寂寞,谦逊自守,从不贪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治军、民政方面,他爱兵如子,厚待百姓,深受当地民众爱戴。这位表面上谦逊温厚的儒生,并非没有能力。事实上,他从未辜负刘秀的希望。

纵观刘秀夺取天下过程中的几次关键性的大决战,冯异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屡立殊勋,其表现可圈可点。他用兵如神,英气逼人,真是无愧于一代名将之称!守孟津、逼洛阳、战弘农、克崤山,纵横中原,奠定中原大业。此后,又临危受命,西征关中,扼守秦岭,威震巴蜀。力挽狂澜,决战陇右。无论局面多么艰难,他都毫不畏惧,指挥若定,英雄本色尽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关于冯异的后人,我补充一下:

建武十年(西元三十四年)夏,冯异病死在落门军中之后,其子冯彰袭爵为阳夏侯,食邑仅阳夏一县。冯异病故后第二年,也就是建武十一年(西元三十五年),陇右已平,刘秀感念冯异之功,特诏冯异之次子冯䜣为析乡侯。建武十三年(西元三十七年),汉军克成都,天下大定,刘秀在洛阳大封功臣。下诏改封冯彰为东缗侯,食邑三县(阳夏、东缗以外,其他一县不祥)。

刘秀对冯异的封赏,略次于邓禹、吴汉,此二人都是食邑四县:

刘秀以邓禹功高,加封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又封其弟邓宽为明亲侯。吴汉于建武二年(西元二十六年)加封广平侯,食广平、斥漳、曲周、广年四县。在建武十三年的册封中,维持不变。

东汉一代,人臣就封最高不过四县之地。冯异两子得封,冯彰、冯䜣二人总共得封四县,一门两侯,甚至比岑彭的规格还高!岑彭于建武三年加封舞阴侯。建武十一年,他被刺客杀害之后。其子岑遵袭爵改封为细阳侯。建武十三年,刘秀怀念岑彭平蜀之功,加封岑遵之弟岑淮为穀阳侯。

冯异一门两侯,就食三县,位次虽然在岑彭、寇恂之下,实际地位、利益却与邓禹、吴汉一样,属于一等功臣。由此来看,刘秀对冯异之后,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1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