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刘扬这么一琢磨,觉得耿纯说的也在理。朝廷的使者到了自己家门口,自己不去见也确实不像话。不过,他也听说耿纯这次是带着一百多亲兵来的,他的手下担心他进了馆驿会有危险。刘扬本人心怀鬼胎,担心被抓起来治罪,因此不敢去拜谒。

看了耿纯的回信,刘扬陷入沉思。最终,他决定:去馆驿拜见,顺便也探个虚实!

刘扬以前也见过耿纯,对这个人也有印象。耿纯看上去温和、文静,从面貌上看,像是一个文弱书生。而且,他的母亲的娘家也是真定宗室,刘扬对他也没起多大的疑心。因此,刘扬没把他太当回事,再加上真定城是自己的地盘,又自恃手下兵强马壮,自己的外甥女还在洛阳做贵人,谅他耿纯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不过,刘扬还是多了个心眼。他为了防备万一,还是让自己的几个兄弟带上武器兵马,在馆驿门口等候。自己带了几个亲信署吏、侍卫,进入馆驿去见耿纯。

然而,刘扬的算盘打错了。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刘扬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了。

刘扬进来后,耿纯对他很客气,以礼相待。看着只有耿纯一个人在屋里,并没有拿自己怎么样,放松了警惕。寒暄已毕,耿纯说:“大王的兄弟们呢?怎么不请来一见?”刘扬被耿纯的言语所迷惑住了,有些麻痹大意,信口回答:“他们没有得到使者大人的许可,不敢进来,现在都在门外等候。”耿纯道:“本官来时,圣上有过交代,所过郡县,王、侯、官、将都要接见抚慰。”刘扬也没多想,就让随从招呼外面的几个兄弟进了馆驿大门。

不料,等刘扬的几个兄弟一进房门,耿纯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脸色大变,立即下令:“来人!关上大门!”刘扬兄弟慌了神,不知所措。只听耿纯铁青着脸,厉声喝道:“众武士何在?”顿时,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虎贲涌入了房门。刘扬兄弟顿时吓傻了,浑身直打哆嗦。耿纯道:“刘扬,你可知罪?”刘扬虽然知道坏事了,还是嘴硬:“本王何罪之有?”耿纯道:“你私造谶记,妖言惑众,囤积钱粮,暗修甲兵,盘踞城池,抗拒官军入城,该当何罪?”刘扬昂着头,还是不认错:“冤枉!冤枉!本王要面见圣上!”耿纯也不跟他多废话,牙缝里狠狠迸出一个字:“杀!”随着耿纯的一声令下,刘扬兄弟几人当场全部砍死在馆驿的大厅内。

耿纯砍下了刘扬兄弟的脑袋,带领随从们出了馆驿。他命人将刘扬兄弟的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高竿之上,宣谕真定全城:“刘扬兄弟谋反,已经伏诛!”

真定城中的人看到刘扬已死,无不震惊恐惧。刘扬的党羽们看到主谋已死,再也无人敢动。随即,耿纯上奏洛阳朝廷,刘扬等叛逆已经被依法处决。刘秀为了安抚真定军民,又怜悯刘扬还没有行动就被处死,就让刘扬的儿子继承王位,继续做真定王。

从耿纯平定刘扬叛乱的过程看,计划周密,勇猛果决。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在虎穴之中,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快刀斩乱麻。斩下了主谋骨干的首级。他以刘扬兄弟的几颗人头为代价,让刘扬手下的十余万人马彻底归顺洛阳政权,再也不敢生二心。真可谓是以最小的代价,夺取了最大的成果。当然,耿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他本人也将身首异处。但是,从过程和结果看,他的自信心很足,手段狠辣,实在是令人佩服。可见,耿纯在文弱的外表之下,具有卓越的才干,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刘扬死后,虽然他的儿子还继续做真定王,但是与刘扬在世时相比,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真定已经彻底平服,完全归顺了刘秀。真定一带的生杀予夺之权,完全掌握在刘秀手中了。

刘扬死后,在南宫的贵人郭圣通就像塌了天,感到大势已去。现在,对于她来说,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她刚刚出生的儿子刘彊了。假如将来刘彊能够被册立为太子,自己或许能够登上六宫之主的皇后之位。但是,从刘秀对待阴丽华及其一家的态度上看,郭圣通的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她几乎可以肯定,一旦阴丽华生了儿子,自己被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自己将来的命运如何?性命能否保住?她自己都不敢再往下想了。

就在刘秀为平定河北真定叛乱感到欣喜之时,也是郭圣通在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将来惴惴不安的时候,幽州边陲又出事了。这一次,风暴是真的再次来临了……

(六)爵禄之争

建武二年(西元二十六年)正月,刘秀在派出耿纯北上对付刘扬的同时,为了确保洛阳以及周边郡县的安全,他开始着手剿匪。首先,刘秀要对付的就是江湖上人人谈之色变的悍匪―――力子都(一说其名为“刁子都”)以及他部下的“檀乡军”。

其实,力子都早已在匪徒们的内斗中做了泉下亡魂,而其余党和部下却还一如既往地在黄河南北活动,凶焰之盛,与力子都活着的时候没什么区别。力子都死后,他的余部聚集在檀乡一带,自称“檀乡军”。建武元年以来,“檀乡军”一直在魏郡、清河国一带劫掠,势力极大。

当时,刘秀委任铫期为魏郡太守,镇守邺城,专门负责洛阳东线、北线的平叛、招抚工作。本来,在铫期的强大武力镇压与温厚政策抚慰之下,当地还算太平。可是,随着“檀乡军”的势力一天一天的膨胀,人数越来越多,隗郡的形势越来越恶化。不仅如此,有些地方官员甚至打算叛变朝廷向敌人投降。魏郡官员李熊与他的弟弟李陆就是其中之一。李陆见铫期兵少而“檀乡军”势大,就与其暗中勾结,准备做贼人的内应,企图与之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接“檀乡军”进城。而李熊装的跟没事的人一样,准备坐观事态的发展,企图两头讨好。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李陆的行动很快被人发觉。有人立即将这一情况禀报给了太守铫期。

铫期大惊,立即召见李熊,当场严厉质问:“李熊!你的胞弟李陆与贼人勾结,可有此事?快讲!” 面对一脸怒容、威猛严厉的铫期,李熊再也不敢隐瞒,立即跪下叩头服罪:“卑职知情不报,自知罪孽深重,请大人依律严惩!如果大人不忍处置,卑职愿与老母一道举家自杀,以向朝廷谢罪!”铫期冷冷道:“李熊!你真让本官失望!你做了朝廷的官员,如果觉得还不如做贼那样快乐,那么本官成全你!既然你一心想作贼,本官还留着你有什么用呢?本官不杀你,免得脏了我的刀!现在,你可以走了!带着你的老母一块儿去投奔李陆吧!”于是,铫期不容分说,下令派人将李熊母子送出了城。

李熊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出城之后,对于自己与弟弟的行为,深感羞愧。李熊找到了李陆,将其痛斥一顿,并押着他来到郡治邺城的西门外。兄弟二人跪下,向城上请罪。可是,铫期却没有出现在城头。李陆越想越觉得自己羞于见人,在不胜惭愧之下,自杀身死以向朝廷谢罪。

铫期得知之后,叹息不已,依礼收葬了李陆,并恢复了李熊原来的官职。魏郡的人听说此事之后,对于铫期畏惧、敬服不已。在铫期的有效防御与治理之下,魏郡周边形势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檀乡军”的势力依旧坐大,使得刘秀的北线昼夜不宁,如芒刺背。

为了彻底解决魏郡一带日益严重的匪患问题,刘秀下了狠心。新年刚过,他即刻传诏:以大司马吴汉为主将,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九人为副将,率领大军二十余万北上增援铫期,全力剿匪平叛。

几天之后,吴汉率领主力赶到邺城之东的漳水河畔,与铫期的魏郡兵会师,联手向“檀乡军”发动了进攻。这一仗,吴汉大获全胜,“檀乡军”全线崩溃,十余万人全部缴械投降。刘秀得报,命吴汉率领主力班师南下。又派王梁和大将军杜茂率军在魏郡、清河、东郡一线巡视、警戒,负责清扫各个结营自保的营寨、堡垒。在铫期、王梁、杜茂三人的艰苦努力之下,三郡平安清静,洛阳东、北两线道路畅通无阻。

数日之后,走了有些日子的耿纯发来报捷奏章,向刘秀禀报了刘扬伏诛的消息。解除了东、北两线的后顾忧以后,刘秀得到奏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令刘秀意外与高兴的是,在久久沉沦的西线,刘秀终于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根据大司徒邓禹从关中发回的奏报:樊崇的赤眉军已经撤出长安西去,西征军已经长安南郊,驻兵昆明池。邓禹还将赤眉军发掘过的西汉帝后陵园进行了简单修整,派人把汉高祖刘邦以下十一位皇帝的神主(灵牌)送到了洛阳。

听到了这些消息,刘秀久锁的双眉,终于舒展开来,心情非常舒畅。他觉得,局面固然依旧严峻,总算是勉强稳定住了。现在,应该是封赏众臣的时候了。只让牛干活,却不给牛吃草,怎么行呢?

可是,谁来负责主持评定功劳、审订业绩呢?当刘秀把这个想法跟群臣说了之后,满朝文武群臣都是低头不语,无人愿意领受这个差使。刘秀见状,立即明白了大家的心思:噢!原来是都怕得罪人啊!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