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阴识字次伯,早年爱好读书,很有志气,很识大体。其实,阴识并不是阴丽华的亲哥哥,阴识是其父的前妻生的,他与阴丽华之间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但是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也很深,就像同胞兄妹一样。阴识与刘秀的大哥刘縯是至交好友。当年,刘縯在舂陵起义的时候,阴识正在长安的学校里念书。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放弃学业赶回老家。率领阴家的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赶到舂陵去投奔刘縯,后来,跟着刘縯一起攻克宛城。昆阳之战以后,刘秀娶了阴丽华做夫人。于是,阴识就成了刘秀的大舅兄。

更始元年九月,刘秀被刘玄任命为司隶校尉,到洛阳去置办行宫事宜。因为马上要迁都,宛城之中乱糟糟的。刘秀担心出事,就让阴家把阴丽华接回新野老家暂时安身。刘秀走后,其姐夫邓晨的侄子邓奉也起兵反抗王莽,在淯阳聚众造反。刘縯被刘玄杀害后,作为与刘氏联姻的阴家,在更始朝廷中的处境很微妙。十月,刘秀又只身去了河北,无暇照顾妻小。此后,刘秀在河北的发展,让更始朝廷很是恼火。阴识当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一直在殚精竭虑地想办法保全一家人的性命。

更始二年春,刘玄为了笼络阴识,将其加封为阴德侯,行大将军事。阴识为了躲避刘玄的迫害,主动请求外出带兵征战,借以摆脱刘玄的控制。阴识率军抵达淯阳之后,邓奉率众归降。此后,阴识先后拿下了南阳郡所属的新野、淯阳、杜衍、冠军、湖阳等五座县城,拥有了自己的地盘。

阴识为了避祸,一直带领人马驻扎在淯阳,阴丽华也随着阴家老小都到了这里。阴识让邓奉收拾房舍,让阴家安顿下来。阴识认为邓奉是个人才,又是刘秀的亲戚,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心腹部将。从此,阴家一门老小在邓奉的精心照顾之下,终于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后来,由于战乱不断,阴识觉得呆在淯阳还是不安全,就带上阴氏老小,再次返回新野老家避难。

此后,傅俊四处打听,终于得知阴氏都躲在新野,就将阴氏满门与刘黄、刘伯姬、刘章、刘兴以及其他人集中到一起,带人安全护送至洛阳。

(四)微妙之局

三年前,为了复兴汉室大业,刘秀与大哥刘縯毅然奋举义兵,倡议天下共同讨伐王莽。三年多过去了,刘秀的生活发生了沧桑巨变。他从南阳郡的一个农夫,一跃而成了君临四海的大汉天子。

然而,为了理想与事业,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来的七个亲骨肉,只剩下了刘秀、刘黄、刘伯姬三人。

为了起义大业,当年军情如火,母亲樊氏病死了都来不及安葬,只能委托母亲的族人草草安葬。而在小长安一战,二哥刘仲一家全部死的干干净净,连个烧香点火的人都没留下。最让刘秀刻骨铭心的是,自己眼睁睁地看着二姐刘元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小外甥女被抓走,最终惨死在追兵的屠刀之下。刘元母女四人的惨死,给他的刺激极深。这一惨状,刘秀到此时依然是如在眼前,不能释怀。此后,大哥刘縯又被刘玄悍然杀害,但是好歹还留下两个儿子刘章、刘兴,总算是留下了两个后人。

刘秀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对于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非常珍惜。对于亲人的惨死,刘秀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与愧疚。

如今,大姐刘黄、三妹刘伯姬的到来,刘秀的心情异常的复杂。在久别重逢的短暂喜悦之后,他的心中又涌起了一阵悲凉。他的思绪,又回到了过去的年代。

刘秀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刘钦去世之时,家里顿时就像塌了天。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六个幼小的孩子,日子过的极为艰辛。自己十几岁时,就要下地干活了。要不是叔父刘良的接济,这才勉强度过了难关,几乎连饭都吃不上了。后来,在刘良帮助之下,刘伯升、刘秀、刘仲三人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而刘黄、刘元、刘伯姬姐妹三人,由于是女流,不能与男孩子们一起进学堂读书,只能跟着母亲在家干家务。对于刘黄、刘元、刘伯姬这三姐妹,刘秀与她们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感情深笃。正是所谓“苦中有乐”,那个年代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辛,一家七口却是亲密无间、其乐融融。这些事情,如今的刘秀回想起来,都是历历在目,如同昨日浮现。然而,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以后永远也不会有了……

亡者已矣!善待生者才是正道。对于刘黄、刘伯姬,刘秀心中充满了愧疚。自己如今富贵了,怎么能够忘记她们呢?他下定了决心:朕一定要善待她们!朕要给她们荣华富贵,要尽一切所能,善待活着的亲人,以此来告慰亡者的在天之灵!

那么,怎么做才算是对得起她们?在刘秀看来,当然是给她们找都一个好婆家!

五千年以来,在以男性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中国,女人一直以男人的附属品的形势而存在。中国女人的命运,有句古话说的非常形象,叫做:“生的好不如嫁的好。” 即便在今天,这句话也没有过时。让刘黄、刘伯姬都嫁给体面的官宦人家,让她们舒舒服服地享受荣华富贵,过好后半辈子的生活,这就是刘秀给她们设计的人生之路。

事实上,刘秀所能够做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因此,刘秀在加封刘黄为湖阳公主、刘伯姬为宁平公主之后,立即开始着手给她们找对象。

当时,刘伯姬还是个黄花闺女。恰好,刘秀的老友李通逃到洛阳来前来投奔。刘秀见了他,很是高兴。亲自召问:“宁平公主尚未婚配,次元(李通字次元)其有意乎?”当年李通为了帮助刘氏兄弟造反,老婆儿子都被杀,一家几百口死的干干净净,确实对刘秀有恩。不过,李通是个善于权变的人,刘縯死后,他马上见风使舵,转而投靠了刘玄,当上了西平王,与刘秀的关系疏远了很多。

此刻刘玄已经败落,李通如同丧家犬一般地千里逃往,前来姨父刘秀。李通本来只是想讨一口饭吃,根本没有太多的奢望。看到刘秀不计前嫌,主动提出要把亲妹妹许配给自己,感激涕零:“小臣遵旨!”刘秀大喜,亲自选择吉日主持李通与刘伯姬完婚,并下诏任命李通为卫尉。就这样,昔日为自己指点迷津的老师李通,变成了他的妹夫。

妹妹的事情处理完了,湖阳公主刘黄的婚事却成了摆在刘秀面前的一道难题。刘黄与此前的刘伯姬一样,也是单身。不过,她情况有点复杂:她是个刚刚死了丈夫的寡妇。至于她的丈夫究竟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

当时,刘秀见大姐孤身一人,确实是挺可怜的,就想重新给她找个人家,刘黄自己也想再婚,让自己的后半生也有个依靠。本来,由于刘黄的条件不是很好,刘秀想给她找一个一般的官宦子弟就算了。

令刘秀为难的是,这位湖阳公主并不这样想。她对刘秀说:“文叔!你老姐虽然不是黄花闺女,就是再嫁也要嫁个体面人家。”刘秀说:“请问大姐想找什么人家呢?”刘黄道:“你现在已经是天子了,你老姐也是公主了,怎么能下嫁给普通人家?最好是朝廷里的有名望的大臣!”刘秀无奈,想想姐姐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就对姐姐说:“过几天朕召集群臣到宫中议事,请大姐躲在屏风之后挑选吧!”

有一天,刘秀有意把朝臣们叫到一起议事,刘黄则躲在屏风后面偷窥。散朝后,公主对刘秀说:“大司空宋弘,仪表堂堂,品德高洁,气度不凡,群臣之中,无人可比。”

听了姐姐的话,刘秀心中暗暗叫苦:“大姐!你这不是为难朕吗?”宋弘这人,情操高洁,是当时的道德表率。他为人鲠直忠诚,是群臣之中有名的“刺头”,经常直言劝谏刘秀,使刘秀当众下不来台,平时刘秀就很怕他。这样一个清高之士,能看得上自己的寡妇姐姐吗?不过,刘秀在为难之余,也在心中佩服大姐的眼光:宋弘确实不错,的确是个伟男子!大姐,你有眼力!刘秀思来想去,沉吟了半天,委婉地劝说姐姐:“大姐有所不知,宋弘已经有了妻室了。”刘黄不悦:“文叔,这个事,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你下一道诏书,他敢抗旨拒婚吗?”

刘秀知道宋弘是个难缠的人,觉得此事成功的把握不大。但是,姐姐已经发话了,自己又不能不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好吧!大姐休要焦急,容朕想点办法!”

过了几日,刘秀请刘黄再次躲在屏风后面,单独在宫里召见宋弘。刘秀不便单刀直入地明说,饶着弯子对宋弘说:“宋卿!朕听说过一句谚语叫做:‘贵易交,富易妻’,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宋弘也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刘秀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立即正色回答:“臣也听说过一句古话:‘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了,默默无语。此刻,他已经不便当面提亲了,要是被当场回绝,自己与姐姐的颜面何存?!刘秀虽然贵为天子,也无法强迫宋弘。无奈之下,也只好劝姐姐认命了。

宋弘走后,刘秀回到后堂,低头对刘黄叹气:“唉!这事说不成了!”刘黄本来对此满怀希望,看到弟弟吞吞吐吐的样子,知道其中肯定有难处,于是就死了心,不再考虑再婚的事情。不过,刘黄毕竟是个有着正常生理需求的女人,既然没有配偶,她就四处寻访年轻男子做“面首”淫乐。刘秀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而已。多年之后,刘黄终于惹出一桩祸事,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