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樊崇听罢,惊讶的目瞪口呆。他是一个粗人,不知刘秀此言是何用意。他正要开言,却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此刻,站在身边的徐宣见势头不对,赶紧跪下叩头,干笑着说:“臣等一出长安东都门,我们几个就计议好了。这次率众东归,就是要带着大家一起到洛阳去投奔陛下!古语云:‘论至德者不合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我等以为,我等手下的那些人只能乐于享受成功,而不能一起共同谋划做大事。因此,我们来投奔陛下的计划,属下们都不知道啊!今日能够归降陛下,好比是脱离了虎口回到慈母身边的孩子,心中诚是欢喜,还有什么好后悔的呢!臣等耿耿之心,乞请陛下明鉴!”

刘秀听了微微一笑,淡淡地嘲讽他:“徐卿!尔可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铮铮,就是废铁之中还有利用价值的部分。佼佼是美好的意思。刘秀面对徐宣的一番巧言令色、花言巧语,深为鄙夷。对于徐宣这一番言不由衷的表白,刘秀如何会相信?要不是冯异在崤山、黾池把这帮土匪揍的不轻,他们怎么肯投降呢?他说出此番话,是在讽刺挖苦徐宣是废铁之中的稍微可以用的铁,是如奴仆一般的下贱人中的佼佼者。

而作为赤眉军“总瓢把子”的樊崇,始终不敢吭一声。当年那股虎视天下的豪气,早已荡然无存。因为,站在他面前的是刘秀,是一位乘风翱翔的巨龙。樊崇这头力大无比的巨熊,可以令天下群兽震恐,但是他在刘秀面前,早已吓得筋骨酥软了。

看到刘盆子、樊崇、徐宣等人已经彻底被自己的气势所震慑,刘秀稍稍放了心。不过,刘秀还是在召见谈话的最后,用一番意味深长的言辞,对樊崇等人进行了抚慰。

刘秀先将这些人的罪行一一罗列出来,斥责他们:“如朕所言,可是事实?汝等可服罪?”樊崇等人慌忙跪下:“陛下所言,句句是实,臣等恶贯满盈,甘愿领罪受罚!”

刘秀看了看匍匐在自己脚下的这些昔日的对头,继续说道:“你们这些人的行为大逆不道,罪行累累,所过之处滥杀无辜,玷污社稷,涂炭黎民,让天下不得安宁。仅此一条,其罪当诛!”樊崇等人听了,吓得一惊,赶紧叩头求饶:“臣等无知,犯下了大罪。我等畏慑陛下天威,业已投诚归顺,乞请陛下哀怜!”

只见刘秀话锋一转:“然而你们也做了三件善事,一是攻破城邑和倾覆天下之后,却不抛弃自己的结发之妻而另娶新妇,这是其一;拥立皇帝时,能够选择刘氏宗室子弟,这是其二;其他的贼人立了新君,事败之后,往往争先恐后地杀了君王,拿着他的首级来献,以求赏赐。而你们能够把一个完好的活人刘盆子交给朕,还算是有点良心,这是其三。”

于是,刘秀下令将樊崇、徐宣、逢安、杨音、谢禄等三十余位赤眉首领之罪全部赦免,将他们全部安置在洛阳定居。不仅如此,还赏赐给他们每人一处宅院,良田二顷。其余十余万赤眉军士兵,也多有赏赐,令其还乡,各复本业。

此外,由于杨音在长安保护过刘秀的养父刘良。为了答谢杨音的这一功绩,刘秀加封其为关内侯,徐宣、杨音最后都得到善终。

然而,刘秀的苦心善意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建武三年夏天,在刘秀受到四方群雄威逼侵犯、遇到危难之时,不甘寂寞、不愿做“笼中鸟”的樊崇,又与逄安一起密谋,打算逃出洛阳,继续召集旧部东山再起。事情被人检举,汉军捕获了樊崇、逢安二人,最终将其杀死。

另外,刘恭对于谢禄杀害刘玄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此后,伺机将谢禄杀死,为自己的老主子报了仇。事发之后,刘恭自己到监狱中投案自首,刘秀可怜他的忠心,将其赦免,饶了他一命。

至于刘盆子,刘秀喜欢他的聪明伶俐,对其大加赏赐,任命其为赵王刘良部下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得了眼病失明。刘秀也很同情他,就把荥阳作为他的均输官地(相当于封邑),和列侯的封地一样,从税收中抽取一部分作为他的生活来源。

从此,除了五校、檀乡等少数流民军别部以外,显赫一时的百万赤眉军,在刘秀的重拳打击下,灰飞烟灭,冰消瓦解,再也不复存在。

客观地说,流民军在推翻王莽暴政的过程中,出了大力,是天下的有功之臣,他们率先起义,反抗王莽的暴政,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他们的功勋,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和高度赞誉。但是,物极必反,任何事情做的过分了,必然会走向反面。

王莽败灭后,天下人民渴望安定,不希望再有战乱。而这些流民军却依旧烧杀抢掠,肆意奸淫,为非作歹,必然会遭到应有的惩罚。“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千古至理。樊崇等人的后来的暴行及下场,用铁的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个真理。而刘秀采取断然措施,以正义之师讨伐桀纣之旅,对其加以讨伐诛灭收服,这是符合天下大多数黎民利益,也是应该得到历史肯定的。

(二十一)冯异挂帅

建武三年三月,刘秀在宜阳收服了樊崇的十几万大军,中原大局基本上得到巩固和稳定之后,刘秀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此时,刘秀纵观全局,审时度势,作出了一个大致的战略判断:

北线战场,彭宠虽然盘踞在渔阳,声势很大。但是根据刘秀对彭宠的了解,他认为此人器量狭小,没有并吞天下之志。彭宠起兵造反,不过是为了谋求富贵而已。而且他的所谓匈奴、鲜卑等外援,只是贪图他的金银美女,并不是真心帮助他。另外,上谷太守耿况等人的部队也正在与彭宠作战,对其进行了有力的牵制。为了保住渔阳老巢,彭宠绝不敢轻易倾巢出动,率领幽州骑兵南下。而且,真定、中山一线已经在汉军手中,防线严密。因此,刘秀判断,彭宠根本无力南下攻击邯郸,倾巢出动南来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刘秀在北线基本上采取守势,暂时不考虑对其发起攻击。

东线战场,盖延、马武等人已经紧紧围住了睢阳,威震青、徐。梁王刘永以及苏茂、周建等人已经势穷力孤,不足为虑。樊崇的赤眉军主力覆灭后,青州一带的流民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是派系复杂,群龙无首,成不了多大的气候。盘踞在青州剧县一带的张步虽然势力比较大,但是此人也没有远大志向,只能守住目前拥有的地盘。因为梁王刘永已经遭到沉重打击,没有了刘永的支持,张步也不敢孤军西犯。而且,刘秀已经加紧了政治攻势,收取民心。青州一带的民心已经倾向于洛阳。因此,刘秀认为,扫平青、徐,取得东线战场的全面胜利,基本已成定局。因此,他对东线方面也是比较放心。

南线战场,是刘秀作战的重点。为了解除颖川、南阳、荆楚一带敌人对洛阳的威胁,刘秀已经派出了吴汉、耿弇、贾复等大将率领汉军主力在四处征战。到了建武三年的春末,诸路将领捷报频传,南部地区虽然还有邓奉、秦丰、田戎的叛乱没有彻底平定,但是也已经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

唯一让刘秀担心的是西线。自从邓禹的西征军全军覆没之后,虽然新任征西大将军冯异在崤山脚下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歼灭、俘获了赤眉军八万多人,取得了西线战场的空前大捷。但是,西线战场的被动局面还是没有得到更本扭转。

从全局战略高度看,延岑等人与天水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以及河西的窦融互相呼应,已经取代赤眉成为祸害关中三辅的主要势力。而且,延岑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东来,直扑弘农郡,将会对京师洛阳构成重大威胁。

不仅如此,从政治上看,刘秀自称是新天子,是堂堂正正的汉室继统之君。如果长期不能平定以原来的京师长安为核心的三辅地区,政治感召力就会急剧下降,将会在政治上出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此外,盘踞在天水的隗嚣、称帝于巴蜀的公孙述,一直对长安三辅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一旦这些人占据了长安,并以此为据点,将会对刘秀产生巨大威胁。

因此,西征关中已经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必须要派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才能够承担如此重任。那么,谁来担当这个重任呢?

前文已经说了,刘秀早就有了主将的初步人选―――时任征西大将军、驻扎在弘农郡一带的冯异。但是,西征主将人选还是没有最后确定。究竟是何缘故呢?

简单地说,主要是刘秀想看看冯异西去后的表现再说。

冯异当时出发时,是以偏将军、阳夏侯的身份去弘农前线的。当时,刘秀虽然赏赐了马车、七尺宝剑,但是,此时的刘秀似乎还没有就主将人选最终拿定主意。

至于冯异当上征西大将军,已经是两个多月以后的事了。虽然冯异被刘秀紧见派到弘农时,在临行之前刘秀也对他谈了一番关于西征的具体意见。但是还不能说就是定论,只能说是个意向。刘秀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先考验一下冯异,看看他在对赤眉军作战的表现再说。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