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赤眉军退去了之后,冯异说:“大司徒!末将以为我军久战,锋锐已疲,不如撤退回营,来日再战不迟!”邓禹一心要立功,不听冯异的话,厉声喝道:“休得多言!全军追击!”

不料,赤眉军这一次还是诈败,他们故意把队伍拖得很长,且战且走,显得不堪一击的样子,诱使邓禹率领的汉军大队人马追进回谿(位于华阴境)。回谿是一个幽深的山谷,俗称回坑。全长四里,宽二丈,回谿水从山谷中流淌而过,河水深达两丈五尺,是赤眉军聚集的老巢之一。赤眉军曾经长期在这一带驻扎,对这里的地理、道路情况了如指掌。他们诈败的目的,在于诱使邓禹率领的汉军大队人马追进回谿,然后将其一举聚歼!

邓禹不知是计,带领汉军跟着进了山谷,继续追击。再说冯异,他领了邓禹的将令之后,赶紧驰回后队寻找自己的人马,跟着邓禹一起追击。冯异走在后队,当他得到邓禹追进回谿之后,大吃一惊。他久经沙场,根据经验判断,知道其中必然有诈,他担心邓禹有失,不顾自身安危,急忙率部也跟着进去支援。

果然,邓禹一进山谷,赤眉军伏兵四起,杀声震天,不计其数的赤眉军像潮水一般涌来,猛攻汉军。结果,邓禹被赤眉打的大败,三千余人阵亡。在先锋大将张宗的拼死搏斗之下,邓禹、邓弘率领二十四骑杀出一条血路,冲出谷口,仓惶逃奔往宜阳去了。主将一逃,汉军大队全军覆没。

等到冯异率领援军赶到邓禹被围的地点,汉军已经全军溃败,被杀死的、淹死的到处都是。放眼望去,到处是汉军将士血淋淋的尸体,惨不忍睹。淋漓流淌的鲜血,染红了回谿河水。

奇怪的是,此时冯异只见自己人的尸体,却看不到敌人的一兵一卒。冯异觉得不妙,立即下令:“后队改前队,前队改后队!赶紧给我撤!”此刻,哪里还有退路?只听的一阵铜锣响,一阵又一阵巨大的鼓噪声在山谷中回荡。冯异抬头望去,回谿两岸的山坡上,变戏法一样冒出了满山遍野的赤眉军伏兵。赤眉军高喊:“速速投降!绕尔等不死!”冯异急了,连忙下令撤退:“突围!快走!”

于是,汉军迅速掉头向谷口方向逃去。突然,只听得一阵梆子响,两侧的山谷上,赤眉军万箭齐发,弩箭如同雨点一般向汉军射来。由于敌军居高临下,大批汉军士兵被射死。

冯异不得已,下令:“分散爬上山坡!各自突围!”他抛弃了战马,带着少数侍卫部下,爬上回谿的山坡,沿着山谷中的小路上逃亡。历尽了无数艰辛,冯异一行杀散了山坡上的赤眉军,徒手爬上十几丈高的山崖,终于逃回了大营。

(十九)奋翼黾池

古语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冯异虽然在回谿吃了败仗,但是他却毫不气馁,立即加紧备战。

回营之后,他立即撰写了奏章,将回谿之战的详细经过写明,派人火速送往洛阳,将详情禀报了刘秀,请求指示。

刘秀在得到了冯异上报关于汉军在回谿遭到惨败的紧急奏报之后,陡然色变。震惊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指挥作战,如同下围棋。二者从博弈的角度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来,刘秀指示冯异放赤眉东去,就是要把樊崇赶进包围圈,吃掉这条大龙!用围棋术语来讲,杀大龙之时,不用收气的净杀当然是最好不过。日本一位名人临终前说过:“如果本来能够净杀的棋,却走成了劫杀,这种人不能算是会下围棋。” 可是,在邓禹这个“黑参谋”的干扰之下,原本是“净杀”的棋,居然被邓禹走成了“劫杀”!由此可见,邓禹的错误是何等的严重!不仅如此,邓禹的失误,使得刘秀部署在华阴的棋筋―――冯异的部队,都差点被樊崇吃掉。冯异的人马本来就少,这次又遭到重创,陷入了异常危险的境地。

可以试想,如果冯异被樊崇吃掉的话,东西夹击,围歼赤眉主力的战略将化作泡影,也会使得全面战局产生极大的被动。另外,还存在着一种可能性。假如刘秀的战略意图被樊崇识破,他必然会感到东归的危险性,不会往刘秀的伏击口袋里钻,转而掉头西去。如果冯异被吃掉的话,堵死樊崇西退关中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了。

总之,一句话,如果没有冯异在西线的配合,东西夹击的计划就彻底落空了。

要想吃掉樊崇的大龙,就必须诱使其东进。赤眉要是东进,冯异会不会被吃掉?刘秀的脑海中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当然,如果冯异在放赤眉东归的过程中,要是能够保住自身就再好不过了。但是,眼下现在这种情况,冯异能够顶得住吗?刘秀很是担心。

不过,刘秀还是沉住了气,很快地镇定了下来。几天后,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冯异的兵马虽然比樊崇少的多,但是根据他对冯异的了解,樊崇想一口吃掉他,还没那么容易!

想法成熟了之后,刘秀下定了决心!他派人骑快马告诉冯异,新安、宜阳一带的防线已经部属完毕,现在可以放赤眉军通过了。由于刘秀对前线具体军情并不是完全很清楚,只是令冯异见机行事,一定要在保存好实力的前提之下,设法诱使樊崇继续东进。

冯异接到了刘秀的指示,也做了自己的判断。他经过周密分析认为,他自保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严格遵照刘秀的旨意,就这么白白地放樊崇过境,岂不是白白地便宜了这小子?

于是,冯异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打一仗再放赤眉过去!他觉得,就是要放樊崇东去,也要让他付出点代价!回谿之仇,必报!

为了做好放敌军过境,冯异进行了周密完善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他采取了“开围一角、背后掩杀”之计。

首先,冯异下令禁闭营门,坚壁清野,不许部下出战。其次,他又暗中下令四处搜罗在回谿一战失散的残兵败将,尽可能地让他们归队。几天后,冯异部下的人数又恢复到了两万人左右。看到自己的军队逐渐集齐,冯异决心与赤眉会战一次,挫一挫匪军的锐气,然后再放其过去。

冯异的人马虽然只有两万余人,却是追随多年、久隶沙场的百战雄兵。与吴汉、耿弇、景丹等人以骑兵部队为主不同,冯异的部下主要成分是从河北各地招募的“奔命兵”,兵种以步兵为主,兼有少量的骑兵。虽然从兵种上看,似乎不如吴汉等人,但是冯异所部的综合战斗力,却是汉军之中最为强劲的。

由于冯异统军有方,号令严明,无论是在河北剿匪还是在河南驰骋,从来没有失手过。他不仅在讨平王郎过程中战功卓著,在围剿流民军的过程中也不含糊,在河北剿匪期间,他就曾在中山国北平县击破了流民军铁胫部,就连前来骚扰的匈奴铁骑都不是他的对手。在河北之时,遇到匈奴骑兵突袭,结果被冯异打的大败,全军覆没,连匈奴的王爷―――“于林闟顿王”都被迫向冯异投降。

从冯异的作战风格来看,他不像吴汉、耿弇等人单纯靠兵种的优势取胜。简单地说,他打仗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谋。当年,冯异曾与寇恂一起,以区区两万兵马,一举击溃更始名将朱鲔的十余万大军,扬威洛阳城下,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这个角度看,说冯异是刘秀手下最优秀的将领,一点也不为过。如果将樊崇比喻成一只力大无比的巨熊的话,那么冯异就是一只牙尖爪利的猛虎。虽然巨熊―――樊崇人多势众,但是遇到有勇有谋的“兽中之王”―――冯异,他可就要倒霉了。

这天,冯异派信使给赤眉军送信,约期会战。樊崇得报,正中下怀,他不禁喜上眉梢:“来得好!”

本来,樊崇的部下在河北、河内等地被刘秀揍的找不找北,一直对汉军十分忌惮。但是,自从在关中一带与邓禹多次交手,几乎从来没输过。因此,他对于汉军再也没有了畏惧之心,反倒生出了轻敌之意。在他看来,他虽然被隗嚣、延岑揍了两顿,满地找牙,损失了不少人马,手下又逃亡了不少,实力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现在手上还有接近三十万弟兄,而冯异只有两万多人马。他认为,以自己现在的实力,灭了冯异,简直比撵死一直蚂蚁还容易。

不料,在他率领赤眉主力接近三十万东进之后,却被冯异这个对头硬生生地堵在了华阴县以西,一连六十多天都无法继续前进。对此,他愁眉不展,束手无策。这次,好不容易用诱敌深入之计,在回谿猛砍了汉军一刀,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非常得意。不过,遗憾的是,最终还是让邓禹、冯异这两条大鱼漏网而去。对此,他心中十分懊恼。

对于邓禹率领二十四骑溃围而去,樊崇根本没放在心上。对于这个草包,樊崇懒的理他。可是,听到汉营中“冯”字大旗依旧高高飘扬,他心中还是犯了嘀咕。樊崇担心的是,如果冯异继续扼守官道,肯定会延误东归的时日。他犯愁的是:自己手里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要是再这么对峙下去,三十万弟兄,全他娘的要饿死在这里!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