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在这里,先说一下西汉皇陵的有关情况。

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总共建设了十一年才完工。它完全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不过规模略小一点而已。

陵园内还有着设施豪华的寝殿、便殿,前者是陵园中的正殿,里面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虽然曾经遭到王莽的有意破坏,但是大体上却保持完整。当时,由于西汉前期的丧葬制度缘故,刘邦与吕后并没有同陵合葬。因此,吕后单独起陵于长陵之东,也叫长东陵。

近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在长陵陵邑以及周边范围内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还有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残片。从文献记载以及目前的残存实物资料来推断,可以想见,这里在当年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巍峨壮观!真是一派朱檐彩栋、深宫广院、车马人熙的雍熙景象。另外,长陵之东,还有着大量的功臣、皇家亲戚的陪葬墓群。唐人刘彦谦《长陵诗》说:"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在西汉诸陵中,长陵的陪葬墓数量最多,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在长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开国之初,汉文帝提倡节俭,他以身作则,躬行节俭,他生前所经营的霸陵,规模很小。他在临终之前,留下了一封非常有名的薄葬遗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 因此,霸陵 “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

而到了他儿子汉景帝刘启手上,却一改其父的作风,厚葬之风开始抬头。他为自己所兴建阳陵的规模,远远大于父亲刘恒的霸陵。近年以来,发掘出土的汉俑,规模之大,足以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

但是,无论是汉高祖的长陵,还是汉景帝的阳陵,要是与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比起来,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西汉十一陵中规模最大的,当然是茂陵。

茂陵从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建元二年(西元前一百三十九年)开始营建,一直到他去世的那年,也就是后元二年(公元前八十七年)才竣工,历时整整五十三年。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三千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后人瞠目结舌。

它的旁边还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陪葬墓。数量虽然不如长陵多,陪葬物却是后者不能比的。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书上说它:“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即便在今天,封土冢残高也高达四十六点五米,海拔改度已经超过秦陵!按照“视死如生”的厚葬制度,茂陵的建筑极其宏伟。它是在平地起陵,从外地运来上好的泥土封树。由于运输艰难,其泥土的成本,已经超过当时的谷价!真可谓是“一寸泥土一寸金”了。

西方人拍摄的航空照片中,发现从空中看茂陵,与埃及的金字塔极为相似。因此,茂陵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当年,汉武帝动用了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当年,汉武帝死于五柞宫之时,出殡发丧于未央宫前殿。他遗体安放在玉床之上,口含蝉玉,身穿金缕玉匣,玉衣上镂刻着蛟龙、鸾凤、龟麟等吉物之象。落葬的那天,灵车之后还有长龙一般的载满葬品的车队,来到茂陵时,文武百官已见地宫中已塞满金、银、珠宝、丝绸、经卷、食品及各种奇珍异物等,再也塞不进去了。

在西汉之时,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五千多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这还不算,朝廷还从全国各地征召豪门大户迁徙至此,在茂陵东南营建了一座县城,取名茂陵县。这些名门大户及其子弟,成了汉武帝的永远的守陵邑民。人口最多之时,曾高达二十七万七千余人。

其他诸帝之墓如安陵、义陵、渭陵、康陵、延陵、平陵,虽然不如茂陵雄伟,但是由于厚葬盛行的缘故,其中的陪葬物也是异常丰富。当年,这种风气被名士杨王孙所深切担忧,坚决要求儿子将自己“裸葬”。其实,他还有一点在那封著名的“裸葬”信中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裸葬”不会被盗墓!

盗墓,是一种极其可耻的犯罪行为,即便在今天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盗墓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成了一个有传统的行当。盗墓之风盛行,与各代王朝的厚葬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全可以这样说,“盗墓行为”与“厚葬制度”是一对孪生兄弟。西汉历代帝王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在死去多年之后,厄运来临了。

如此大的一块肥肉,对于樊崇这种爱财如命的人来说,怎么能够能不动心呢?不挖白不挖!现在不挖,以后就没机会了!

建武二年九月,随着樊崇的一声令下,赤眉将士全体出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场公开大规模盗墓活动开始了……

首先,赤眉军挖开了汉高祖、吕后所在的长陵、长东陵,将其中陪葬的珍宝盗取一空。这还不算,士兵们还打开了吕后的棺椁。据说,当时吕后虽然死了二百多年,容颜还栩栩如生。士兵们竟然兽性大发,将吕后的尸体奸污。在这场空前的盗墓活动中,士兵们发现凡是有玉匣葬敛的女尸都跟活人一样光彩照人,于是就开始大肆奸尸。他们为了满足畸形的变态心理,争相挑选贵妇的墓葬开始挖掘。他们的心思是:你不是有钱吗?你不是身为贵妇吗?现在,该老子们快活快活了!

当然,最让赤眉士兵眼馋的,还是“金缕玉匣”。“金缕玉匣”,也叫做“金缕玉衣”。这是汉朝时候一种贵族才能够享受的厚葬方式。死者的尸体自腰以下用玉石为原料的札片覆盖,每个札片长一尺,宽一寸半,做成匣状,一直覆盖到脚部,札片上缀有黄金缕,称之为玉匣。因此,它也被民间俗称为“金缕玉衣”。采用这种方式埋葬的人,在封闭严密,空气干燥的条件下,尸体可以保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坏。

赤眉士兵不仅贪图玉匣上的黄巾,也垂涎女尸的美色。因此,士兵们纷纷抢挖有玉匣的墓葬,挖出女性墓主,就纷纷抢劫玉匣上的黄巾,肆意奸淫尸体。此时的赤眉军,几乎完全丧失了人性,变成了一群恶狼。

九座帝陵全部被挖的千疮百孔、一片狼藉,死人尸骨被抛弃的到处都是,散落在雪地里。

这场疯狂的盗墓一直持续了数十日才停下。诸陵之中,惟有汉文帝的霸陵、汉宣帝的杜陵因为不再樊崇的控制范围内,幸免遇难。此后,赤眉军再次打破了长安,由于文帝、宣帝其生前提倡薄葬,赤眉军觉得挖它们没什么价值,因此没有对其造成致命破坏。

至此,樊崇这位曾经在推翻王莽暴政过程中立下功勋的流民军的领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臭名昭著、为人所不齿的“盗墓贼”。他与五代时的温韬、元朝时的杨莲真伽、民国时期孙殿英一起,被后人并称为中国四大“盗墓贼”。由于他参加的时间最早,也可以称其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祖师爷”之一。

四人之中,只有杨莲真伽这位主管江南事务的西域番僧的盗墓与众不同,杨莲真伽据说是西藏的一个喇嘛,被人称作一代“高僧”。他在宋朝灭亡不久,即就任江南总督。他到任后,下令南宋皇帝诸陵盗了之后,还把宋理宗的头颅砍下做夜壶。很显然,他盗墓的目的不全是为了求财,主要是为了羞辱、震慑江南汉人的反抗,显然是具有政治目的一种盗墓。

而樊崇、温韬、孙殿英等人则不然,樊崇发掘西汉十一陵、温韬发掘关中唐朝十八陵、孙殿英发掘清东陵,都纯粹是为了发横财!利欲熏心,惟利是图,毫无道德廉耻,有了百分之百的利益,他们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公开发掘帝后陵寝,盗取其中的财宝、奸淫女尸。如此大规模的盗墓行为,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真是阴毒无比、禽兽不如,令人发指。

造成这一些列空前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除了樊崇、徐宣、逢安等丧心病狂的赤眉魔头以外,还有一个人―――这就是奉命西征、拥兵数十万的大司徒邓禹。正是由于他畏敌如虎,逡巡犹豫,才让赤眉军在关中为非作歹、随心所欲地施暴,才让他们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从这点上说,无论邓禹此前、此后取得了多么大的功绩,都无法抵消掉他西征时失职所造成的重大损失。

就这样,在一些列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赤眉军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丧心病狂地抢劫、焚烧、杀人、奸淫……

正是在邓禹的严重渎职、事实上的纵容之下,赤眉军这支由百万流民土匪组成的恶狼之师,在不几个月的时间里,把一个好端端的关中三辅由神州天堂变成了人间地狱……

(十四)血战长安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