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于是,公孙述决定自己做事,不再看别人的脸色。这天,他把临邛县的豪杰们都召集起来,对大家说:“天下之人被王莽暴政荼毒蹂躏已经很久了,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如今,人心思汉,这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一听说大汉朝的将军进入巴蜀,前来光复汉家郡县,都很高兴,纷纷在道路边迎接,翘首以盼他们的到来。现如今在成都的那些人,抢男霸女,燔烧屋宇,无恶不作。这些人哪里是什么义兵呢?分明是土匪强贼啊!” 公孙述又说:“为了避免我们蜀郡也遭到这样的劫难,本官想起兵自守,保全本郡的黎民,以等待真命天子的到来。诸位豪杰,如果大家有愿意跟着我一起努力干大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可自便离开!”众人听了公孙述的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纷纷跪下叩头:“明府放心!我等愿效死力!”

有了蜀郡豪杰们的支持,公孙述心中有了底。但是,他觉得仅靠这点人,似乎还是不够。为了争取全郡民众的支持,他使出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他让人伪造了刘玄朝廷的诏书、印绶,又让人假扮为刘玄派来的假使者,使其拿着诏书、印绶从外地进入临邛。假使者谎称是东方来的汉朝使者,根据诏书任命公孙述为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领益州牧,并赐予公孙述官职印绶。当然,公孙述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命。蜀郡各地的民众听说后,都对公孙述表示支持。于是,公孙述选精兵千余人,秘密西进,奇袭成都。盘踞在成都的宗成等人毫无防范,被公孙述打得大败。宗成的部将垣副杀了他,提着他的脑袋来投降。

就这样,公孙述一战成功,夺取了成都以及周边各郡县。更始二年二月,刘玄从洛阳迁都长安。这年秋天,他派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率领军队万余人翻越秦岭,攻取招降蜀郡、汉中郡。此时的公孙述,再也不是三年前的那个蜀郡太守,而是拥有巴蜀险峻山川,占据着天府膏腴之地的一方诸侯了。

公孙述看到李宝﹑张忠前来夺取他的地盘,如何肯依?于是,他派自己的弟弟公孙恢率军到绵竹迎战,大破李宝﹑张忠。这一仗,打出了公孙述的威风。从此,刘玄政权再也无力南下,公孙述威震益州,闻名四方。

此时,功曹李熊对公孙述说:“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起。将军割据千里膏腴之地,十倍于商汤、周武王,如果能够乘机而起广树威德,您的霸业即可成功。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应该树立旗帜,更改名号,以镇抚百姓。”李熊的话,正中公孙述的下怀。他对李熊说:“这个事情,本官已经考虑了很长事件了,李公之言,正合我意。”于是,公孙述自立为蜀王,以成都为首都,招抚周边各个郡县。随后,又分兵四出,招降各地。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公孙述就占据了整个巴蜀地区,成了真正的“巴蜀之王”。

隗嚣、窦融、公孙述三人,虽然位居边陲,却都是人中俊杰。他们不但胸怀大志,雄心勃勃。由于他们所在的地区比较偏僻,经历的自然灾害、大规模战乱比较少,因此相对于中原地区群雄,他们三人的且经济、军事实力都异常雄厚。尤其是隗嚣与公孙述二人,他们看到赤眉攻破长安,天下大乱,神州无主,都在收取民心、积蓄力量,暗中做着称帝的打算。他们在等待时机,准备着有朝一日能够杀进长安,圆了那个久存心中的梦想―――坐上龙椅!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已经成为刘秀潜在的强有力的对手。

(九)千里送京娘

更始三年(建武元年)九月,樊崇率领百万赤眉军攻破东都门,杀进了长安城。如狼似虎的赤眉军进了城,见人就杀,见财物就抢,见了女人就奸淫,从此,长安城一场亘古未有的空前大劫难的帷幕就此拉开了……

大乱已作,玉石俱焚。不仅是城中的老百姓在赤眉的铁蹄之下痛苦呻吟,更始政权的官员们当然也是大难临头,在劫难逃。

就连刘秀的叔父(养父)―――刘良也是几乎丢了性命。一年半之前的更始二年二月,刘良作为更始朝廷的“国三老”,跟着刘玄西行入关到长安。在刘玄大封宗室六王、异姓十三王之时,刘良没有得到王爵,还是继续做他的“国三老”。

赤眉军入城后,年迈体衰的刘良来不及逃走,被乱兵逮捕。面目狰狞的赤眉士兵在将刘良府中的财物抢掠一空之后,就准备将其杀掉。白眉皓首的刘良惊恐万状,跪下苦苦哀求,希望对方绕他一命。然而,素来杀人不眨眼的赤眉士兵如何听他的?他们拔出腰刀,立时就要将这个糟老头子乱刃分尸!突然,他们背后传来一个严厉的声音:“住手!”几个士兵回头一看,原来是赤眉军大将杨音赶到了。

杨音是赤眉军中英俊之士,具有独当一面之才。他的地位仅排在丞相徐宣、御史大夫樊崇、左大司马逄安、右大司马谢禄之后,排名第五,是“常委”级别的人物。

从身份上说,杨音此时也是个土匪首领,但是他却也有几分忠义之心,做人的良知并未完全泯灭。对于赤眉军横抢乱杀、荼毒百姓,他一向是深恶痛绝。他多次向“总瓢把子”樊崇提议,应该约束士兵,不得肆意骚扰黎民。但是,杨音的建议没有得到樊崇的支持。对此,杨音心中一直非常不满。他只好对自己所部人马下令:若有胆敢肆意抢掠杀害百姓者,杀无赦!因此,相对而言杨音的部队的军纪在赤眉军中算是比较好的。

此刻,他也率部进城,恰好路过此地。当他看到几个士兵正准备行凶,他又惊又怒,急忙喝止住士兵。这几个士兵虽然不是杨音的下属,但是,见了杨音他们还是马上老实了,灰溜溜地离开。就这样,杨音将刘良救下。在搞清了这个白眉老头的身份之后,杨音多了个心眼。他下令将刘良及其所有家眷安置在自己身边,又派心腹卫士严加保。杨音放下话:“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违者,格杀勿论!” 就这样,刘良一家在杨音的庇护之下苟活了下来。几个月后,刘良听说侄子刘秀已经在河北登基称帝,又定都洛阳。在杨音的秘密帮助之下,刘良率领家眷东逃,赶到洛阳去投奔刘秀。

杨音此举,不仅救下了刘良以及一家老小的性命,也救下了自己的性命。一年多以后,杨音正是凭借着此功,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得到了侯爵之位。当然,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除了赤眉军中有着杨音这样的良知未泯之人以外,更始政权的官员中,也出了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个人在危难之时,奋勇救人的故事,可歌可泣,足以彰显千秋,彪炳青史。

在旧时的戏文之中,又一出戏曲,名字叫做《千里送京娘》。说的是大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在寒微之时,义救孤女的故事。对遇难的素不相识的弱女子京娘真诚地伸出援助之手,不远千里,护送其回家。而且,赵匡胤婉言谢绝了京娘以身相许的好意,毅然离去。

“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赵匡胤是否真的做过这样的事情,如今已经不可考。然而,类似的事情,在当时的时代千真万确地发生过。这个临危不惧的大仁大义之士,他的名字叫做赵熹。

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城人。他个性极强,节操高洁。年纪轻轻,就成了南阳郡的名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崇尚义烈,有国士之风。

早年,他的堂兄被人所杀。当时赵熹只有十五岁,他哀怜堂兄没有儿子,无力报仇,就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为堂兄报仇!

有一天,他身怀利刃,结交宾客,去寻仇家报复。不料,他到了仇人家之后一看,却傻了眼。

此刻,仇人正好病卧在床。当时,这家人好像得了传染病,一家老小都病着,连一个能够动手的对头的都没有。赵熹完全可以动手,杀了仇人全家。但是,他觉得这样做“胜之不武”,不是君子所当为。他将压在仇人脖子上的剑放了下来,将他释放。临走时回过头说:“你们要是病好了,给我滚的远远的,别让老子看见你们!”仇人全家此时都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眼看着赵熹扬长而去。

此后,仇人的病好了,他为了感谢赵熹的不杀之恩,想与之和解。就把自己捆起来,主动去见赵熹,希望得到他的宽恕。

然而,赵熹却一定要报仇,对于仇人,他拒不接见。还放下话:“此仇必报,你且死了这条心吧!”

此后,赵熹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把仇人给杀了,最终给堂兄报了仇。这就是赵熹,一个“以直报直,以怨报怨”的人。

从赵熹的行为来看,足以看出当时的风气与道德观。西汉末期与东汉一朝的道德观,与后来所提倡的“以德报怨”观念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赵熹的行为,只不过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当年,更始帝刘玄即位后,派柱天将军李宝率军攻打舞阴县,有个大户李姓占据着城池,不肯开门投降。李氏的首领说:“我听说宛城赵家有个唯一的孙子,名叫赵熹。他为人讲信用,闻名南阳。如果他能够前来,我们就开门出降。”

刘玄无奈,只好让人去请赵熹。等赵熹到场拜谒之后,刘玄一看,这才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刘玄笑着说:“小牛犊!就凭你,难道能负重做大事吗?”虽然刘玄看不起赵熹,还是当场任命他为郎中、行偏将军事,让他去舞阴劝降。说也奇怪,这个年轻人只凭着在城下的一声高呼,李氏马上就投降了。更始军的将军、士兵们顿时目瞪口呆,他们实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