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然而,窦融并不是一个浪荡无行之人。由于父亲过早去世,窦氏一家孤儿寡母,日子也过得不容易。因此,窦融对于母亲很孝顺,对于兄长尊敬,从小就很懂事。自从立功受赏之后,又高攀了王邑这样的阔亲戚,窦融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他飞黄腾达之后,抚养幼小的弟弟,担负起了做兄长的责任,躬行于仁义之道。

从总体来看,窦融虽然是世家子弟,却没有纨绔浪荡薄行,品行还算说得过去。

王莽末年,在青州一带爆发了樊崇领导的赤眉起义。此时,王莽叔父王舜的儿子王匡在朝廷里做太师,也很欣赏窦融。因此,窦融就跟着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一起出征,再次出兵平叛。从此,窦融一直在王匡身边做部将,窦融跟着王匡、廉丹一起与赤眉军作战。地皇三年,新莽军在成昌县被赤眉军将领董宪击败,王匡、廉丹败退到无盐,被赤眉大军追上,廉丹战死,窦融跟着王匡一起逃走,带领残部逃到洛阳。成昌、无盐之役,是窦融从军以来的第一次大败仗,从此,一向自负的他,对新莽朝廷的前途产生了怀疑。

更始元年二月,刘玄在南阳郡舂陵县即位,建立了更始政权。王莽紧急向全国征兵,窦融也被朝廷从洛阳征调到南阳前线。新莽朝廷总共调集了大军四十二万,由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领,前去围攻昆阳。六月,新莽军队战败,大司徒王寻战死,全军覆没。窦融跟着王邑杀开一条血路,踏着死人的尸体渡过滍川河,侥幸逃得一条性命。七月,由于国师刘秀、大司马董忠谋反案发被举族诛杀,王莽感到身边没有亲信,非常恐惧。于是,紧急征调在洛阳的大司空王邑返回朝廷担任大司马,窦融也跟着王邑回到了长安。窦融在返回长安的路上,忧心忡忡。他对于窦氏家族几百口的前途非常担忧:自己手上沾满了起义军的鲜血,罪行累累。一旦刘玄打进长安,还有自己的活路吗?

这年八月,刘玄命令将军申屠建等人从武关北上,进逼长安。王莽此刻,已经没有多少兵可派。此刻,他不仅缺少足够多的士兵,还缺少优秀的将领。

忠心耿耿的大司马王邑知道后,立即向王莽推荐窦融,说此人是个将才。于是,王莽下诏任命其为波水将军,赏赐黄金千斤。又七并八凑,给他了几千人马,令其镇守新丰,以抵御刘玄汉军的进攻。九月一日,长安城破。两天之后,王莽被杀。窦融不得已,只好向更始政权的大将赵萌投降。赵萌不但没有杀他,还任命其为校尉。

赵萌看窦融是个人才,非常器重他,准备向刘玄举荐他为钜鹿太守。赵萌此次派窦融到河北去上任,目的是想让他去协助平定周边各郡县。然而,此刻的窦融却打起了小算盘。他认为,山东(崤山以东)一带兵荒马乱,群雄并起,到河北去做官,危险性太大,弄不好窦氏全族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河北这个鬼地方,他是万万不会去的。其实,他心中早就做好了打算:到河西去发展!那里才是窦氏几百口的“遗种”处!

由于窦融的高祖父曾经担任过张掖太守,叔祖父曾经担任过护羌校尉,他的堂弟从弟也做过武威太守。窦氏一门,累世在河西,非常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根基深厚。

他打定主意之后,就把自己的窦氏家族的兄弟们请来议事。窦融说:“天下之安危尚未可知,河西殷富,又有黄河天险作为屏障,张掖周边的属国有精锐骑兵一万多人,一旦有个轻重缓急,我们可以把守河津,断绝两岸交通,足以自守,那里才是我们窦氏一家保存血脉之所啊!” 窦氏兄弟们都觉得窦融说得有道理,纷纷表示赞成。可是,这个申请改任的要求,皇帝刘玄会同意吗?窦氏兄弟们一脸的担忧,都说:“此计虽妙,只怕皇上不准啊!?”窦融微笑着说:“这个好办,我自由办法。”

于是,窦融带着厚礼去求当朝红人―――右大司马赵萌,请求他在刘玄面前为自己说好话,不要去钜鹿当太守,而改去河西做官。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了钱,在腐败成风的更始朝廷里,哪里有办不成的事情?赵萌是个贪财小人,果然是见钱眼开。他一见窦融拿来了这么多的财宝来孝敬他,两眼放光,心中大悦。对于窦融的要求,他是满口答应。他对窦融承诺:“到那里做官不是为皇上分忧啊?没问题,此事包在本官身上!窦将军,你且安心等着好消息吧!”

赵萌当时权倾朝野,女儿又是刘玄最宠爱的夫人。刘玄对赵萌的话,向来是言听计从。只要赵萌开口,哪里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几天之后,刘玄下诏任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窦融得到诏书,大喜过望,立即带领窦氏家属全体跟着自己一起走。窦融到了张掖,广泛结交当地的豪杰,抚慰周边的西羌少数民族人。因此,窦融一到河西,四方民众翕然归附。事件一久,窦融在这里扎下了根,受到当地人的广泛拥戴,深得民心。

此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都是并州郡人,与窦融是祖籍同乡。窦融与他们结交之后,不吝馈赠,赤诚相见,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他们结成死党,彼此声援,以求自保。

自从来到此地之后,他如鱼得水,势力发展的很快。一年多以后,窦融逐渐在河西深得民心,不到两年时间,他就成了名震一方的地方豪强,很有实力。

除了隗嚣、窦融控制着河西走廊以外,关中三辅之南,还有着“巴蜀之王”―――公孙述。

公孙述字子阳,是关中三辅之一的右扶风茂陵人。他的父亲叫做公孙仁。汉哀帝时,公孙仁在长安做官。按照当时的官制,公孙述以父亲是高官的缘故,也被任命为郎官,成为朝廷中的候补官员。此后,公孙仁外放为河南都尉,公孙述也被补缺为天水郡清水县长(今甘肃省清水县)。

清水县位于天水郡最东边,与周边的陇县、街泉、阿阳、成纪、望垣等五个县相邻。这里干旱少雨,地瘠民穷,是天水郡最贫穷的地区。当时的天水郡,首府设在平襄县,距离清水距离比较远,鞭长莫及,管理不便。

当时,公孙述年纪轻轻就做了县令,公孙仁对儿子很不放心,担心他不能胜任。因此,他派门下的经验丰富的老成掾吏跟着他一起去上任,作儿子的私人顾问。过了一个多月,掾吏却突然回到了河南。公孙仁很奇怪,惊问其故:“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你走了,公孙子阳怎么办?”掾吏拱手,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明府的公子精于为政之道,比下官强的太多了!下官怎么敢教导他?他不教导我就不错了!因为公子已经不需要下官了,呆在那里无趣的很,故而返回。” 公孙仁听了,这才放了心。

公孙述精明强干,能力超群。他精通为官之道,治理吏事民政,井井有条。后来,天水太守听说公孙述是一个能员干吏,对其极为赏识。这位太守大人居然破天荒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公孙述以清水县之身,特别授权代管其周边的其他五个县!实际上,太守已经把这位干练的年轻人当成自己的副手了。

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衔名分,公孙述倒也不推辞,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做起了这个有实无名的“副太守”。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陇县、街泉、阿阳、成纪、望垣等五个县的县令,遇到事情不必请示远在平襄的天水太守,只需向清水县令公孙述禀报就行了。

他上任后,整顿纲纪,赏罚分明,取信于民。很快,在他治理下的六个县政事清明,盗贼绝迹。天水郡的人们都说:“天水郡里有鬼神啊!”一时之间,颂声四起,享誉天水。

王莽天凤年间,公孙述由于政绩卓著,被王莽朝廷破格拔擢,被调入蜀郡担任导江郡卒正(即蜀郡太守),镇守首府临邛县。公孙述在临邛期间,一如天水之时,为政有道,造福郡县,政声卓著。

大约过了六、七年,到了地皇四年春夏之间,更始帝刘玄在南阳郡舂陵县即位。随后,起义军攻克了宛城,传檄四方,号召天下郡县骑兵,共同讨伐王莽。不久,南阳人宗成聚众起兵,宗成自称“虎牙将军”,率领起义军攻略汉中郡一带。商郡人王岑也起兵于雒县,自称“定汉将军”,率众杀掉王莽所任命的太守、县令以以响应宗成。后来,王岑与宗成汇合,拥有部众数万人。

公孙述听说后,派信使到汉中去与宗成、王岑联系,请他们率军南下。不久,宗成率军南下,很快就攻破了成都。他们在城中抢掠烧杀,为非作歹,害苦了黎民百姓。公孙述听说后,对这些暴行非常愤慨。公孙述认为,宗成等人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虽然打着消灭王莽、复兴汉室的旗号,其实却跟土匪强贼没什么区别。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