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刘章在齐地为侯的时候,在当地也很有威信。平定诸吕之乱以后,他于汉文帝前二年(西元前一百七十八年)被封为城阳王,封国叫做城阳国。两年之后,刘章去世,谥号“景王”。因此,刘章也被人称之为“城阳景王”。汉文帝刘恒颁诏天下,令各郡国所有辖县都修建景王祠堂,以便让后人永远纪念刘章的平叛定策之功。城阳县是刘章的封国都城,在那里有个规模比较大景王祠,供奉着朱虚侯刘章的牌位。由于汉文帝的大力推行,景王祠堂遍布全国各地。除了某些偏远地区以外,几乎每个县都有。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章在全国威名赫赫,几乎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在青州的齐地一带,他的声望极高。当地的人们都把刘章当作神灵来崇拜。由于赤眉军的骨干、老兵们大多是是齐地人,他们时常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祭祀的主持人,就是一些懂得巫术的神汉、女巫。在赤眉军中,当时有一个来自齐地的神汉。此人虽然身行“左道旁门”之术,却是一个心怀忠义之人。他有些政治头脑,看到赤眉军整天只知道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他心中很是焦虑。因此,他有心对其劝导。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天,许多赤眉士兵聚集在在华阴县景王祠堂里,在神汉的主持之下,举行祭祀仪式,祈祷刘章在天保佑,赐给他们福气。

这时,这位神汉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个人表演。只见他手持木剑,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只听“扑通”一声,倒在地上。众人大惊,以为出了什么事。只见神汉突然起身:“尔等不是要谒见本王吗?竟有何事?”众人战战兢兢地说:“欲求大王英灵保佑,以求富贵。”神汉色变,怒目圆睁,厉声喝道:“汝等军中,自有贤人可立。当为‘县官’,何故为贼?”华夏九州的别名叫做赤县,因此,天子的别名也叫县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们当中的人,本来可以做皇帝,为什么要做盗贼土匪呢?说也奇怪,凡是不相信神汉的话,出言嘲笑讥讽的人,都得了急病。因此,赤眉军中流言四起,人心骚动。

此时,隗嚣的军师方望,因拥立刘婴而被刘玄派兵剿灭身死。他的弟弟方阳逃往弘农郡,向赤眉军投降。由于方阳有文化,会写字,被首领樊崇任用为谋士,参赞机务。他对刘玄异常痛恨,决心为兄长报仇。

方阳对樊崇等人建议:“刘圣公为政荒乱,政令不行,因此樊将军才能够所向披靡,杀入关中腹地。如今将军已经拥有百万人马,即将西攻长安,如果连个名号都没有,就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如果成了盗贼,则不能持久。眼下之计,不如立宗室子弟为皇帝,以大义讨伐群雄,名正言顺。如果以此号令天下,谁敢不服?”

樊崇认为方阳说的有道理,众头领们也觉得值得考虑。恰好在此时,神汉散布的流言在军中广泛传播,人心浮动,樊崇对此也很烦恼。方阳这么一提议,樊崇也就动了心。六月中旬,赤眉军走到郑县(今陕西省华县)境内,樊崇召集诸首领议事,他说:“如今我们马上就要打到长安了,应该访求刘氏子孙,将其立为天子。”

于是,樊崇等人立刘氏宗室后裔刘盆子为天子,改元“建世”,以当年为建世元年。那么,这个新天子刘盆子,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刘盆子是青州太山郡式县人,是景王刘章的后裔。刘盆子的祖父祖父刘宪,在汉元帝的时候被封为式侯。刘宪死后,他的儿子刘萌袭爵为侯。刘萌就是刘盆子的父亲。王莽篡位后,刘萌的爵位被废除,因此成了式县的平民。除了刘盆子以外,刘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刘恭,一个叫做刘茂。

当初,樊崇在青、徐一带活动时,率领赤眉军攻破式县,将刘恭、刘茂和刘盆子胁裹至军,一路带着走。刘恭少年的时候,读过几年《尚书》,略通大义。更始二年九月,刘玄入踞洛阳,派使者到四方招抚诸将,曾经将包括樊崇、刘恭在内的赤眉军众首领召到洛阳去,下诏封樊崇等二十多人为列侯。刘恭也在此列,被同时封为式侯。后来,樊崇因为部众哗变,连夜带领二十多人逃回老巢。惟独刘恭没跟着走,继续留在洛阳。刘恭懂得一点儒家经典,多次上书言事,刘玄因此任命他为侍中。次年二月,刘玄迁都,侍中刘恭也跟着刘玄去了长安。刘恭走后,他的两个兄弟刘茂、刘盆子依旧留在樊崇的赤眉军中,隶属右校卒史刘侠卿管辖,刘侠卿让刘茂、刘盆子兄弟放牛,军中的人都戏称其为“牛吏”,实际上就是两个牧童。“牛吏”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管理流民军抢劫来的耕牛。

这时,樊崇急于找一个能够立为天子的宗室子弟。樊崇没读过多少书,只听说过景王刘章是正统皇族。于是下令广泛寻求刘章的后人。前后找了七十多人,结果只有刘茂、刘盆子以及前西汉宗室―――西安侯刘孝与刘章的血统最为接近。

找到了候选人,究竟该立谁呢?樊崇决定:抓阄决定!

于是,樊崇在郑县城中的大帐中召集众头领议事。在会上,樊崇提议:“我听说天子领兵作战的时候,都自称上将军。”他让人在写了一个札符,上书“上将军”三字。然后让人做了一个笥(竹筒),把这个札符连同两个空札符同时放到笥中。

准备停当,樊崇让人在郑城之北设立坛场,祭奠景王刘章。祭祀已毕,樊崇以及诸位三老、从事集体站在祭坛的台阶下,让三个候选人刘孝、刘茂、刘盆子按照年龄大小依次探取。刘孝、刘茂的年龄大,因此先去抓阄。结果只拿到了两个空札符―――上面什么字也没有写。

刘盆子因为年纪最小,第三个探取。然而,他却抓到了写有“上将军”三字的札符。众人一看刘盆子得到了札符,以为这是神的旨意,于是纷纷跪倒向刘盆子称臣叩头,山呼万岁。

当时,刘盆子只有十五岁,由于长期做牧童,乱蓬蓬的头发散乱地披着,光着脚,连鞋子都没有穿。衣服破烂肮脏不堪,上面还有红褐色汗渍。看他的模样,简直跟个要饭的乞丐没什么区别。由于年龄小,根本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看见人们纷纷对自己磕头,一时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吓得咧开嘴,就想大哭。他的哥哥刘茂看到弟弟抽到了上签,心中大喜,赶紧跑过去安慰弟弟。他一手抚着刘盆子的肩头,指着札符对他说:“兄弟!恭喜你了!你有天子之命,这个札符,你可要好好保存啊!”

谁知,刘盆子不听而已,听了兄长这话,他突然像发疯了一样,把竹片做成得札符用牙齿拼命地撕咬。顿时,札符被撕裂成几片。“啪、啪”几声,被撕坏的札符落到了站在一边的刘侠卿的脚下。

刘侠卿本是刘盆子的上司,平时对刘盆子也不怎么样,连件新衣服、新鞋子都舍不得给这个可怜的牧童穿。为了避免将来刘盆子给他小鞋穿,刘侠卿抢先为皇帝做新鞋、新衣。此刻,他看到这个新天子的穿戴实在是没法见人,有损威严。因此,赶紧请人给刘盆子做了一身绛色的单衣,做了一个红色的半头帻巾,把刘盆子的头发梳洗干净,重新扎好,还做了一双底面上有文字花纹的新鞋给他穿。

从此以后,刘盆子这个昔日的牧童,在一夜之间,就成了百万赤眉军拥戴的新天子。做了皇帝就是不一样,刘盆子坐上了樊崇等人专门派人为他制作的崭新马车。侍从们用红色的油泥把车厢前面的轼木(用作扶手的横木)擦洗的干净鲜明,光耀夺目。樊崇对刘盆子说:“陛下!这就是您的乘舆,您喜欢吗?从今而后,陛下可以随意乘车出去玩耍。”

此时的刘盆子,没读过几年书,也不认得几个字,什么也不懂,每天只知道和原来的那些牧童玩伴们在一起嬉戏,其余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

赤眉军虽然拥立了新天子,但是主要事务还是樊崇掌管。樊崇虽然骁勇善战,为人仗义,在赤眉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他也有短处:他不识字,也不懂得权谋相术,无法处理正常公务。连字也不识,怎么做丞相呢?

此时,有一个叫做徐宣的人在军中,曾经做过县衙里的狱卒,好歹通点文墨,通晓《易经》。有人把徐宣推荐给樊崇,说这个人很有学问,可以重用。于是,首领们共同推举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将领中自将军杨音以下都封为列卿。

拥立了新天子之后,赤眉军也整编的差不多了。樊崇下令:全军启程西进,夺取长安!赤眉大军向前走了几十里,在新丰遇到李松、赵萌、王匡、陈牧等人的狙击,接战不利。于是,樊崇下令转向北进。他们渡过渭河,转攻左冯翊的首府高陵县。

七月中,长安城中发生了张卬、廖湛、胡殷等三人反攻刘玄的内乱,刘玄从长安城中出逃,东奔新丰。此后,刘玄诱杀了陈牧、成丹,吓跑了王匡。刘玄指挥李松、赵萌等更始军主力,向长安反攻王匡、张卬。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结果王匡、张卬战败,逃出长安,直奔高陵。

樊崇对于更始政权的内乱,嗤之以鼻,对其根本不予理睬。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率领赤眉军主力扫荡关中北部各县,大肆掠夺粮食、财宝。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