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前将军耿纯看出了刘秀的顾虑,他向刘秀献计:“王饶久守,士卒疲惫,如果强攻,拿下钜鹿不成问题。但是这样一来,代价太大。不如引大军精锐,南下进攻邯郸。如果邯郸城破,王郎一死,王饶则不战自服。”刘秀听从了耿纯的建议,留下将军邓满率军继续围困钜鹿,不让王饶之兵出城。

四月下旬,刘秀亲率数万大军南下,进围邯郸,兵临北门之外。刘秀知道王郎不敢出城交战,为了降低不必要的伤亡,力图迫降对手,他采取了战术恐吓措施。他到城下扎营完毕之后,即命令偏将军吴汉等人率领突骑列阵,炫耀军威。随即,他又令吴汉率领突骑绕城一周,目的让王郎的守城军士看看:与这样的精锐之师交手,你们不是找死吗?还不趁早出降!

随即,刘秀命令汉军将邯郸团团围住,并用射箭发书城中劝降。

这时,王郎与刘秀作战以来,屡战屡败,愁苦不堪。此刻在城上又看到汉军如此雄壮威武,实力如此强劲,知道自己不是刘秀的对手,觉得大势已去,无心再战。由于他的主力部队已经几乎完全被刘秀所消灭,此时他连继续坚守邯郸的信心都没有了。日暮途穷之间,只好派谏议大夫杜威持节请降。

王郎的投降是有条件的:希望保住性命,以侯爵之身做个富家翁。然而,政治角力,历来是以实力说话。此刻的王郎,哪里有什么资格与刘秀讨价还价?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

杜威出了北门,来到汉军大营拜见刘秀。他说:“我主的的确确是孝成皇帝的儿子,即位登基,也是为了复兴汉室。若有冒犯大司马虎威之处,还望垂怜!”刘秀对于这番说辞,嗤之以鼻,慨然斥责说:“设使成帝复生,天下尚不可得,况诈子舆者乎!”他的意思很明白:“即便是汉成帝刘骜从陵墓里爬出来复活,天下都不可得。更何况是伪装成他儿子刘子舆的人呢?”一席话,说的杜威哑口无言。等了一会,杜威鼓足勇气,又提出了一个请求:“我主未免邯郸遭遇兵燹之苦,愿意归降大司马。不过,投降之后,能否封我主为万户侯?”刘秀呵呵大笑:“万户侯?!回去告诉王郎!他能够保住性命就不错了!早日出降,可免一死!”

杜威无奈,只得怏怏告辞回去。王郎得报之后,觉得刘秀的条件太苛刻,令他无法接受。于是,他咬紧牙关,整饬城防,鼓励士卒继续坚守。

看到王郎没有投降之意,刘秀下令汉军开始攻城。然而,邯郸城高池深,防守坚固,汉军一连攻击了二十多天,始终没有攻破。

就在刘秀为如何破城而烦恼之时,王郎朝廷的少傅李立派人送信,表示他愿意做内应,接引汉军入城。刘秀大喜,命令汉军各部做好攻城准备。

五月一日夜,李立打开城门,汉军如同潮水一般涌入邯郸,终于攻克了这座河北重镇。王郎乘夜逃出城去,死在了半路上了。军正、关内侯王霸带领汉军追兵赶到,斩下了他的脑袋,缴获了玺绶,回城请功。刘秀命人将其悬于邯郸街头示众。

钜鹿守将王饶一看王郎已死,坚守无望,于是也开城投降了。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激战,刘秀终于拿下了邯郸、钜鹿诸地,彻底平定了王郎的叛乱。从此,河北一带,基本上成了刘秀的天下。

消灭了王郎之后,刘秀论功行赏,分封犒赏诸将,偏将军铫期,由于在平定王郎之变中战功卓著,特地被晋升为虎牙大将军。偏将军王霸,由于缴获了王郎的首级、印绶,赐爵王乡侯。由于督尉贾复骁勇善战,特地晋升其为都护将军。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等人为依旧偏将军,多有赏赐。

不过,刘秀在进入邯郸城之后,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在谋士、诸将之中引起了巨大的思想震动。

当时,刘秀派人查抄王郎的宫殿,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在宫中的文书阁里,发现了大量汉军将领、官员与王郎来往的书信。

原来,王郎势力强盛之时,声势浩大,威震四方。刘秀手下的有些将军、官员们为了给自己多谋条生路,他们心持两端,两面讨好。书信之中,还有不少是恭维王郎,诋毁刘秀的文书。

此刻,有人提议:应该对此事立即追查、严厉追究,看看到底是哪些人暗通王郎。他们说,应该把这些居心叵测的异己分子清除出去。

对于这个建议,刘秀根本不予理睬。这天,他令人把所有的谋士、将领们叫到一起,当众把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他对大家说:“还是让那些晚上辗转反侧睡不踏实的人安心吧。”众人看到主公这样不计前嫌,对他虚怀若谷的宏阔胸襟佩服的五体投地。

刘秀的这个做法,与当年楚庄王“绝缨会”上的做法几乎如出一辙。

当年,楚庄王平定了斗越椒之乱以后,在宫中大宴群臣。一阵风吹来灭了所有的蜡烛,楚庄王的妃子许姬的衣袖被人乘乱扯住。许姬反抗,顺手扯下了此人帽子上的缨花。许姬拿着缨花对楚庄王说:“大王!臣妾去给诸位将军敬酒,有人趁黑扯臣妾的衣袖,欲以非礼。臣妾已经拔下了他头上的缨花,只要蜡烛一亮,大王就知道他是谁了。”楚庄王呵呵大笑:“今日之宴,不比在朝堂、军营,大家都应该把帽子摘去,我等君臣一起喝个痛快!”等到大家都把帽子脱下来,楚庄王才叫人把蜡烛点亮。这样,到底是谁扯许姬的袖子就不得而知了。

宴会散后,许姬嗔怪楚庄王不逮住那个扯她袖子的人,庄王大笑,劝慰她说:“酒后失态,这是人之常情啊!论功行赏之日,就是要图个高兴,如果因此而大开杀戒,必然伤了众臣之心,失去了宴会之本意。当然,爱妃也不要介意了。”许姬听了,暗自赞叹楚庄王的宽广胸怀。这就是历史上说的“绝缨会”。

后来楚庄王率兵攻打郑国,派连尹襄老为先锋,出发时,副将唐狡主动请缨说:“臣愿带着百名部下,提前一天走,为大军开路。” 连尹襄老同意了唐狡的请求。 唐狡率领这一百多人,一直打到郑国城下。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把唐狡找来,要重赏他。唐狡却拒绝了,他说:“大王曾有恩于我,臣之所以做这些,都是为了报答大王的厚恩。庄王感到很奇怪,问:“寡人何有恩于你?”唐狡说:“绝缨会上,私扯许姬衣袖之人就是微臣。今日,臣为了感谢大王当日的不杀之恩,今天我舍命以报。”庄王听了,感慨地说:“如果当时我真的把你抓起 来,能有今天这个结果吗?” 当夜,唐狡就逃离了军营,不知所往。楚庄王闻报,叹息:“唐狡!真义士也!”

无独有偶,一百七十多年后的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击破袁绍之后,对于自己部下与袁绍来往的书信,也是采取全部焚烧,不予追究的策略。

无论是楚庄王“绝缨”,还是刘秀、曹操二人“焚书”,目的只有一个:取信于人。自古以来,建大事者不忌小怨,立大业者不拘小节。大事精明,小事糊涂,这才是为君之道啊!在这一点上,楚庄王、刘秀、曹操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三人最终能够成事,都与他们的胸襟宏阔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刘秀的身边的高级谋士、将领中,确实不乏做了亏心事的人。这些过去曾经私通王郎的人,此刻在心中羞愧万分。他们从此内心暗自发誓:今后一定要好好努力做事,一定要报答主公的再生之恩!

“焚书事件”之后,诸位谋士、将领深为刘秀的气度所折服。从此,他们大都忠心耿耿地拥戴刘秀,人心逐渐归附。

随着刘秀的羽翼逐渐丰满,他手下的诸将开始有了劝说刘秀称帝的设想。

这一天,虎牙大将军铫期对刘秀提出了建议:“河北之地,地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雄勇。如今刘玄失政,四海无主。明公据河山之固,拥精锐之众,以顺万人思汉之心,则天下谁敢不从?”铫期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刘秀登基称帝。刘秀说:“铫将军,你是还想着当年逃出蓟县时的那样,拿着方天画戟为我在前面开路吗?”说完,哈哈大笑,再没回答。

此时,刘秀在长安的老同学朱祐已经来投奔刘秀,在大营之中做护军,朱祐看到刘秀的势力壮大,就有了拥戴刘秀做皇帝的想法。有一天,朱祐对刘秀从容地说:“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这是天命所在啊!”意思是:刘大司马,也应该考虑是否登基称帝了?由于时机不成熟,刘秀假意生气说:“刺奸将军在哪里,把朱护军给我拿下!” 朱祐赶紧叩头请罪,刘秀也没再说什么,宽恕了他。从此,朱祐再也不敢提拥立刘秀做皇帝的事。

此刻,刘秀虽然消灭了王郎的势力,刘秀集团成为河北地区最大的一股政治势力。然而,河北地区远远没有做到统一,根本谈不上什么铁板一块。渔阳的彭宠、真定的刘扬等地方军阀,都是拥兵自重并不是令人很放心。最让刘秀忧心的是,以赤眉、铜马、青犊以及“城头子路”、力子都等流民军势力,在河北一带声势浩大,他们在这里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此刻,无论是从自身的政治利益出发,还是从天下大局着眼,彻底肃清河北境内的流民匪徒势力,已经成为最为迫切的政治任务。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