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此时,刘秀这条“咸鱼”已经开始翻身,正在向不可一世的王郎展开反攻倒算。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总攻邯郸的号角,就要吹响了……

(七)喜从天降

在连续收服了中山国、常山国、河间国之后,刘秀势力大振。他厉兵秣马,准备挥戈南下。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拿下常山国,打开邯郸的北大门!真定县在常山国东北部,滹沱河的南岸,扼守南北道路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一次,刘秀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真定王刘扬。刘扬手握雄兵十余万,为王郎政权镇守着真定城。

这个刘扬,也是原西汉宗室子弟。细说起来,他与刘秀还有一个共同的祖宗,他们都出自汉景帝刘启一系。

前文说过,汉景帝总共有十四个儿子,除了汉武帝刘彻、长沙王刘发等人以外,他的第十四个儿子叫做刘舜。汉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百四十五年),他封为常山王。由于刘舜是景帝最小的儿子,因此对他特别的溺爱。刘舜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奢侈无度,骄横淫荡,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每次他犯法被司法官员弹劾,准备追究罪责之时,汉景帝总是会出头为小儿子说情,将其赦免。汉景帝死后,刘舜来到常山国就封,做起了诸侯王。常山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与刘秀的祖先长沙王刘发的长沙国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刘舜在这里,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好不自在。汉武帝元鼎二年(西元前一百一十五)年,刘舜在做了三十年花花太岁之后,死在了常山,死后被追谥为常山宪王。他的儿子众多,但是留下名字的却只有刘棁、刘棁、刘平、刘商等四人。

刘棁是刘舜的长子,本应继位嗣立。可是因为刘棁母亲不得宠,因此刘棁也被父亲另眼看待,多年遭受冷遇,被剥夺了王太子之位,改由他的弟弟刘勃继承。刘棁对此怀恨在心,决心报复。

元鼎二年,刘舜病的很重,即将不治。刘勃与他的母亲二人对其不闻不问,从不到病榻前侍疾。刘舜死后没几天,还在守孝期间,就与父亲遗留下来的妻妾淫乱。他的母亲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一味地为贪图享受,骄奢放纵无度。他们的对头刘棁知道后,更加愤懑,就向前来巡视的汉朝使者揭发其罪。最终,刘棁母子被废黜爵位,改由刘棁继承王位。两年之后,也就是元鼎四年(西元前一百一十三年),汉武帝刘彻下诏,将常山国的一部分郡县分出,成立真定国,加封刘舜的第三子刘平为真定王。征和三年(西元前九十年),刘平去世,死后被追谥为真定顷王。他的儿子刘偃嗣立,着就是真定烈王。刘偃死后,他的儿子刘申即位,即真定孝王。刘申死后,其子刘雍嗣立,即真定安王。刘雍死后,其子刘普嗣立,这就是真定恭王。

刘扬,就是已经去世了的真定恭王刘普的儿子。

由此可见,刘扬与刘秀的的世系对照图如下:刘启―>

刘舜―>

刘平―>

刘偃―>

刘申―>

刘雍―>

刘普―>

刘扬

刘启―>

刘发―>

刘买―>

刘外->

刘回―>

刘钦->

刘秀论辈分,刘秀与刘扬的父亲刘普是一辈人,都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七世孙,刘秀是刘扬的族叔。在王莽时,刘扬失去了王爵,成为普通人家。但是,“椽烂还有三千钉,” 刘扬家族由于一百多年的积累,家世豪富,依旧算得上真定一带有名的富豪大户,势力极大。

刘扬患有严重的碘缺乏症,脖子肿的老大,是个典型的“瘿呱呱”。别看他其貌不扬,为人却精明能干,多才多艺。他熟读诗书,雅好音律、歌乐。由于家里有钱,刘扬的亲属又与当地的豪强联姻通婚,结成裙带,可谓是树大根深,势力盘根错节。由于刘扬才能卓越,逐渐成为真定刘氏宗室中的主心骨,也成了当地豪强的领头羊和代言人。

刘扬为人,足智多谋,工于心计,他善于审时度势,惯于投机。“墙头草,随风倒”,谁的势力大他就跟谁走,谁的拳头硬他就听谁的话。更始元年十二月,王郎、刘林、李育、张参等人在邯郸起兵后,刘扬看王郎气壮如牛,他马上随机应变,高举大旗跟着响应。因此王郎在坐稳了位子,论功行赏之时,将刘扬封为真定王。刘扬有了王爵名号,更是“拉大旗做虎皮”,趁机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才短短的几个月,刘扬的势力如同气球一般膨胀起来,召集扩展到了十多万人马。此时,虽然刘秀的姐夫邓晨做着常山太守,却也奈何他不得。因此,刘秀要想挥师南下,不拿下真定是不可想象的。

此时,刘秀的手下骁骑将军刘植是常山郡昌城县人,与刘扬是老熟人。由于刘植是刚来投奔的新人,刘秀就派他为使者到真定去游说,上门去劝说刘扬投降。

刘扬也不是傻瓜,此刻他也在为自己盘算后路。对于一个月以来刘秀的大动作,他在心中吃惊不小。

对于刘秀的名字,他早就听说了。刘秀来他这里宣慰之时,他曾经见过刘秀,对这位南阳郡的族叔印象很深。此刻,他眼瞅着刘秀一下子掌控住了冀州北部三国之地,大有东山再起之势,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扩充到了数万人马。他觉得,按照这种速度,刘秀消灭王郎应该不成问题。眼下,刘秀又主动派使者前来游说,要与他一起对抗王郎。对于刘植的游说,刘扬并没有立即答复,迟迟没有答应。

此刻的刘扬,他究竟在想什么呢?他还在权衡利弊,还在反复的思考。

对于使者刘植的游说,刘扬确实有些动心。但是,一向精明过人的刘扬觉得,就这么直接答应了刘秀还是有些草率。此刻,他正在想一个万全之计。

当初,刘秀在昆阳击破强敌的赫赫威名,他是如雷贯耳。对于昆阳的事,他有些半信半疑,毕竟是“耳闻为虚”。然而,刘秀在河北的举动,他却是“眼见为实”了。在刘扬的印象中,刘秀只有七尺三寸(约合现在一米六九),个子也不算太高。但是他须眉浓密,高鼻阔口。尤其令刘扬惊异的是,刘秀的面门骨头突起,像太阳一样。据说,拥有这种相貌的人具有“王者之相”。刘扬也精通图谶、星历,工于识人相术,他一看就知道,面前的这个人真是不得了,将来必成大器。此时,他联想到长安城里道士西门君惠说过的话:“刘氏当复兴,刘秀当为天子”。现在看来,西门道士说的那个“刘秀”,根本不是什么大国师刘歆,恰恰就是在河北的刘秀!

想到这里,刘扬不禁有些激动。突然之间,他有了主意:眼前的这个刘秀,岂不是“奇货可居”吗?如果再与刘秀联姻,如果他一旦成事,自己不就成了皇亲国戚了吗?对此,刘扬对于自己的这一设想有些得意洋洋,兴奋不已。此刻,他甚至有些佩服自己:嘿嘿!这个主意,真是太高明了!

想到这里,他下定了决心:抛弃王郎,与刘秀联姻!

于是,他马上下令把刘植请来议事。他满面笑容地对刘植说:“刘将军,请你回去禀报大司马,本王愿意听从他的指挥,本王愿与大司马一道,共同讨伐逆贼王郎!”刘植大喜,正要说些感谢的话,刘扬话锋一转,对刘植朗然说道:“刘将军,本王有一个小小的条件,不知将军能否转达给大司马?”刘植道:“不知大王有何吩咐?”刘扬呵呵大笑:“本王有一外甥女,名叫郭圣通,尚在待字闺中,未尝许人。不知大司马尊意如何?倘若刘公有意,可令她为尊府侍笤扫席。”刘植听完大笑,立即明白了刘扬的意思。刘植心想:这个刘扬,真是够狡猾的啊!不过,刘植还是满面堆笑,对刘扬说:“此事容末将回去向大司马禀报,力争玉成此事。请大王安坐在真定城中,静侯佳音吧!”刘扬大喜:“如果此事能够成功,本王请刘将军喝酒!”

刘植出了真定城,回到卢奴拜见刘秀。他把刘扬的条件说了:真定城归附可以,他的部下都归刘秀指挥。但是刘秀必须娶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夫人。

条件虽然很简单,但是却难坏了刘秀。得到刘植的禀报,他一直没有答复,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根据大媒人刘植的介绍,这位郭圣通大小姐也是名门闺秀,出身显赫。据刘植说,她是真定栆城人,郭氏家族也是常山国里的大姓望族。郭圣通的父亲郭昌,为人仗义豪爽。曾经把父亲留给他的几百万田宅财产让给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当时,他的行为在真定国中被传为美谈。郭昌后来娶了刘扬的妹妹做夫人,号称“郭主”。 “郭主”虽然是诸侯王家的女儿,但是生活简朴,尊崇礼制,有母仪之德,在郡国里名声很好。“郭主”为郭昌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叫郭况,女儿就是郭圣通。

从郭圣通本人的条件来看,她的条件非常优越。她的母亲是诸侯王的女儿,舅舅刘扬又是地位显赫的真定王,无论是论出身还是地位。无论是论身份,还是看条件,身为大家闺秀的郭圣通许配给刘秀这个没落的舂陵皇族子弟当老婆,真可谓是绰绰有余。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雪域桃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