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事件的真伪,一直是扑朔迷离,值得怀疑,被后人附会神化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由于资料的缺乏,目前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刘秀在当时是何等的狼狈。如果此事确实发生过,也只能说是巧合。刘秀又借机来激励鼓舞部下们的信心,仅此而已。
过了滹沱河,刘秀等人一路南下,陆续渡过了漳水、终水,来到了南宫县(今河北省南宫县西北)境内。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刘秀一行剩下的几十个人,一下子淋成了“落汤鸡”。向南走了几里,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无人居住的破旧漏房。刘秀叫人把马车停到这个房子里,大家一起进去休息。
由于天气寒冷,刘秀命属下生火取暖。冯异抱柴禾,邓禹烧火,一会儿,火堆终于燃烧起来。火生着了之后,冯异又跑到外面去给大家找吃的。由于浑身都湿透了,刘秀就把衣服脱下来,光着膀子对着火灶烘烤。等衣服干了,冯异把做好的麦饭呈给刘秀吃。冯异不晓得又从什么地方弄来一堆菟(音tù)丝草,做了一件菟丝披肩,让主公御寒。就这样,刘秀一行在这个破屋子中度过了一夜。
次日,刘秀等人继续南行。由于前面的道路被封锁,无法前行。他们只好掉头北返。这一天,刘秀一行继续向前走,来到下博城西面的三岔路口,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走,一个个面面相觑。
此时,一个白衣老人却飘然而至。他站在路边,为刘秀指路:“努力前进吧!信都郡的人依旧忠于大汉!他们依然在为长安朝廷守城!你们由此向南走八十里路,即可到达信都!”刘秀听了大喜,率领手下纵马飞驰,直奔信都(今河北衡水西南)。
刘秀这才知道,在王郎的势力犹如波浪滔天的河北,竟然还有一个大汉朝的孤岛―――信都郡!此时的他,好比一个在海洋中漂流的落难水手望见了陆地,他欣喜若狂,立即下令:立即南下,向信都进发!
此时,刘秀还不知道,除了信都以外,还有一个地方也始终忠于更始朝廷―――这就是和戎郡。和戎郡就是钜鹿郡,“和戎”是王莽篡汉时期改的名字。当时,河北各郡国几乎都已投降王郎,惟独信都太守南阳人任光(字伯卿)、和戎(钜鹿)太守信都人邳彤(字伟君)不肯听从王郎的号令。自从王郎发难僭立以来,任光以孤城自守,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王郎来讨伐。
此刻,任光听说刘秀赶到城外,欣喜万分,立即下令开门出迎。这一天,太守任光、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率领全城军民列队,夹道欢迎,山呼万岁。
就这样,刘秀一路上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死里逃生,到达了安全之所。
在河北形势一片黯淡的情况下,刘秀惊喜地发现,自己手中还有信都、和戎两个郡可以作为反扑王郎的根据地。此时,刘秀已经有了信心。当年在昆阳城下面对王莽百万大军都毫无惧色的刘秀,怎么会怕王郎这种暂时得志的小人呢?
也许,反攻邯郸的时机就要到来了……
(六)柳暗花明
信都太守任光的出现,对于刘秀来说,简直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让他惊喜万分。谢天谢地,刘秀一行经过了几十天的逃难,终于抵达了安全之所,总算保住了性命。
那么,这个任光是何方神圣?他究竟有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在王郎势力滔天的河北傲然不降呢?要知道,此时河北的全境,几乎都沦陷于王郎之手,为什么他的信都郡就能够安然无恙呢?
原来,这位任光任大人可不是一般的俗员庸吏,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干才。也许真是冥冥中有定数:刘氏当复起,汉室当再兴。如果不是任光与和戎(钜鹿)太守邳彤的誓死不降,刘秀真是要覆灭了。
任光字伯卿,也是南阳宛城人,与刘秀是同乡。当初,刘縯打下了宛城的之后,刘秀就认识了任光,也算是老相识。细说起来,这个任光能够加入起义军的队伍,也有一段传奇般的经历。
任光自幼谦虚好学,很有才能。他为人忠厚朴实,对待父母孝顺恭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他长的相貌堂堂,仪表出众,又有才学,在少年的时候就誉满乡里,深得父老赞誉。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王莽篡汉时期,他被村里人推荐到乡上去做官。最初,任光是做乡里的“啬夫”,也就是主管一个乡的诉讼调解、征收赋税徭役的小官。后来,由于他敬业勤勉,为政干练,又先后被拔擢为宛城县、南阳郡的府衙小吏。地皇三年十月,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举起复兴汉室义帜之时,任光就在宛城郡衙门里做郡吏,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更始元年(地皇四年)六月,刘縯率领起义军拿下了宛城。当时,宛城是在岑朋的劝说之下自动投降的,按照事前的投降协议,起义军入城之后是不能屠城抢劫的。然而,起义军进城之后,军中的一些绿林军士兵匪性大发,开始在城中大肆抢掠。当时,任光正在宛城衙门里。听说起义军入城之后,他慌忙穿过大街,准备找个地方躲避。
乱兵看见任光仪表堂堂,衣冠华美,顿生歹意。他们看上了任光身上穿的那身好衣服,就把他抓住,准备把衣服剥掉抢走。本来,乱兵们完全可以将他一刀杀死。但是,由于他们怕污血弄脏了衣服,穿上也很晦气。于是,几个兵痞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拉扯他的衣服,准备他的衣服剥掉之后再宰了他。
任光很聪明,他知道对方的意图,要是衣服被抢走的话,自己必死无疑。于是,他拼命地反抗,拼死护住衣服不松手。几个兵痞一时也奈何他不得,双方就在街上厮打。情急之下,任光拼命高喊:“救命啊!杀人了!杀人了!”
恰巧在这是,刘秀的堂兄―――光禄勋刘赐恰好带兵路过。刘赐老远就看见几个士兵正围着一个穿着华贵的人在拉拉扯扯,厮打成一团,似乎在抢夺什么东西。刘赐看到任光的打扮,猜想这个人可能是宛城衙门里的官吏。他赶紧打马急速上前,准备看个究竟。
此时,几个兵痞厮打了半天也没得手,不禁恼羞成怒,正要拔刀宰了任光。正在此时,刘赐纵马赶到,大喝一声:“住手!”几个兵痞一看来了大官,吓得一溜烟地逃散了。
这样,刘赐把任光救下了。刘赐与他交谈了几句,感到此人谈吐不凡,觉得他是个人才,要是被乱兵杀了可真是太可惜了,感到很庆幸。从此,刘赐就把任光招募到自己的军中,任命他为安集掾。随即,刘赐又把任光推荐给刘玄。刘玄也很赏识他,任命他为偏将军。此时,由于昆阳危急,刘赐也被派率军北上援助刘秀。在那场生死大战中,任光跟着刘秀,在击败王寻、王邑四十二万大军的昆阳大战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更始元年九月,刘玄进入洛阳之后,派人到河北招降,任命任光做了信都太守。
当年的十二月,王郎发难起事,声势震天。任光为人忠义,不肯屈服于王郎的淫威,决心以死报国。他听说邯郸有变,急忙把属下信都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人叫来,议定盟约,同心固守,誓死不降。后来,王郎派使者持节仗、带着檄文到信都来招降,还跑到太守衙门里去命令任光投降。任光一听就火冒三丈,大骂“伪使者”:“王郎!你一个算命先生,竟敢派人到这里来招降朝廷命官,你好大的胆子!你把本官看成什么人了?”他喝令刀斧手将使者推出斩首,然后令人将其首级悬挂在闹市的高竿之上宣谕百姓,力图安定人心。然后,他与李忠、万修等人商议,急发精兵四千人上城把守,关闭四门,固守待援。
更始二年三月,刘秀一到信都城外,任光就急忙带着信都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等官员在城门口迎接。任光深知刘秀的才能,对其极为钦仰。当年在昆阳城下,面对王寻、王邑的四十多万大军,刘秀都毫无惧色。当初,任光记得很清楚,当初汉军才那么一点人,就把敌人杀的片甲不留。刘秀的到来,任光是兴奋不已。在他看来,现如今虽然局面困难,只要刘秀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此时的任光,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又像吸足了吗啡的病人,顿时精神大振。然而,此时的刘秀,却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精神,看上去萎靡不振,甚至有些颓唐,有些心灰意冷。
刚把刘秀迎进了馆驿住下,任光就准备回府安歇。不料,却接到侍从来报:大司马要立即召见他!任光不敢怠慢,急忙带着任光、万修、李忠等人到馆驿败叶。
刚一见面,刘秀就迫不及待地问任光:“伯卿啊,这信都城里有多少军队?”任光连忙说:“启禀大司马,信都城中满打满算只有四千来号人。”满面沧桑的刘秀顿时呆住了,颓废坐下,一言不发。他那张憔悴不堪的脸上,即刻堆满了阴霾,愁云满面。此刻,他听了任光此话,犹如兜头浇下了一瓢凉水,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信都的部队这么少,如何对付的了王郎的三、四十万大军啊!他不停地来回踱步,显得焦虑不安。任光站在一边,望着主公,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