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制霸之空城计(102)
但是从伊犁进来的阿连科夫这五千来人可不那么好安排了。
因为这些人里带队的都是鄂木斯克政府的中坚力量,除了阿连科夫和杜托夫之外,像什么武官毕良切夫、赛多罗夫等死硬派白卫将军都混在其中。
阿连科夫绝对没有巴奇赤那么好对付,杨增新对他的功课做得很足,知道这小子不是善茬,因此特意派了外交专家张绍伯、教育厅长刘文龙和以前在伊犁地区长期与沙俄领事馆打交道的老油条李钟麟一块去伊犁。
之所以把当时的外交干才(除了樊耀南以外)一股脑全砸进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伊犁领事吕巴也不是个老实孩子。
吕巴是在十月革命前刚从驻库伦领事轮岗到伊犁的,这小子在库伦就没少干坏事,俄国内战爆发后他是最活跃的一个人,可以说是白俄保皇党在新疆的的总谋主,不论是塔城的多勒布哲夫,还是喀什的梅世臣、迪化的迪亚科夫都唯他马首是瞻。
前面策动白卫军取道塔城赴伊犁出境进攻萨马尔的总策划也是这个吕巴。
现在毕良切夫和杜托夫、阿连科夫这些牛鬼蛇神一进来,必然会扎堆聚在吕巴左右,一旦他们形成合力,要在新疆兴风作浪,还真是够杨增新喝一壶的。
阿连科夫这部分军队人数上虽然要少于巴奇赤,但是装备的战斗意志明显强于后者,用杨增新的话就是这帮人属于久经沙场的亡命之徒,大部分是哥萨克骑兵。
要采用塔城的方式迅速收缴对方的武器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操切从事,激起事变确实不好收拾。
因此,老杨对杨飞霞和张绍伯等人下的指导棋相比塔城要复杂得多,归纳起来有七点: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无论如何不得造成与白俄败军的僵持,尤其是武装冲突的局面;
第二点是化整为零,把这部分溃军分批放入境,每一波放进来的人安插到不同的地方,前后各批次之间背靠背,互相不能联络,防止他们聚在一处人多势众,到时候更不好处理。
第三点,既然不能激化事端,那么如果部分哥萨克坚决不肯交出武器怎么办呢?这种情况杨增新早就有预期,因为哥萨克性凶悍,视武器为生命。因此交代这类人先劝导他们返回俄国,你拿着武器来新疆是要打谁呢?如果对方不愿意回国,那么就先把他们引导到山区或牧区监视起来,总之一定要隔绝在野外,不能让他们进入要害地区,至于他们的武器收不上来,先挣一眼闭一眼吧,不过别忘了在他们中多多发展买通眼线,随时掌握最新动态以备不测。
第四条是对于那些态度好的、积极上缴武器的士兵们,一定要优加款待、妥善安置,把他们树成楷模,并用这些人来影响其他人,对所有的士兵和军官都不得拘留。
第五条是在一线处理收容、缴械这些白俄的新疆官兵,从上到下,必须进行突击培训,要对国际公法烂熟于胸,这样在做白俄的解释、说服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
第六条则要求一线官兵不能胆怯,时不时得在这些白俄败军面前秀一秀肌肉,当时杨增新特意调动了马致和与杨春荣两营回队增援伊犁,杨飞霞安排这些人在惠远、伊宁等地时常列队操练、耀兵振武,也是意在消杀俄人的气焰。
最后一条是对于苏俄红军方面交涉,也一定要言语平时,一切以国际公法为准则。同时对吕巴这个人要严密监视,谨防他在煽动白俄败军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