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制霸之空城计(41)
面对纷纭复杂的局面,杨增新显示了他过人的冷静。
辛亥年的新疆,所面临的局面甚至比同治三年更为糟糕。
同治大乱是在一年内形成五个割据政权、七八个起火点,中央朝廷的军队只控制了巴里坤,哈密反复易手。
而现在杨增新面对的是东面哈密铁木尔起义,北面外蒙古入侵阿勒泰,西面伊犁军政府拥兵自重,一度扬言带兵进省,南面则以库车为界全部沦为哥老会称王称霸的小独立王国。
而民国初年与清朝同治年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同乱时期新疆群魔乱舞一通后,并没有产生一枝独秀的人物,反被浩罕阿古柏乘虚而入,捡漏割了韭菜。
民国初年新疆的几个主要力量是:伊犁的杨缵绪,他手握伊犁陆军第一师;迪化的袁大化,他手里有王佩兰的新疆陆军第一协;同样坐镇迪化的杨增新,手里有回队九营;在哈密的铁木尔手上也拉起了千把人的队伍,大都是猎户、牧民;南疆的喀什噶尔提督焦大聚也有一个团的兵力,现在被哥老会的边永福和魏得喜控制着,另外在阿克苏和库车,哥老会的谭长谷和查春华手头也算有点本钱。
不过真正有资格对执全疆牛耳有点想法的,还是伊犁和迪化这两帮人。
有了这个分析与测评,杨增新很快把眼前看似纷纭复杂的各种矛盾梳理出主次。
首先是必须马上就办的事情,也就是通常被称为危机的事,事件级别为重要且紧急的,科布多和阿勒泰方面面临的国防安全问题属于此类事件,因而处理级别为优先级。
其次是必须马上处理,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事件级别属于紧急而不重要的,喀什噶尔方面的策勒村事件就属此类。
虽然已经发展成外交事件,但是只要控制得好,这完全可以防止其扩大化,把它限制成一个孤立的民事纠纷案件。
这件事无论是暂时由南疆哥老会还是由伊犁方面的人过去处理,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杨增新自己目前是真没力量把管理触角伸得那么远。
再次是重要而不紧急的,这种事情与其说是事不如说是人,伊犁的革命党和南疆的哥老会,这两种人一个是对新疆大位有超强的竞争能力,另一种则是破坏任何一个现实的坐庄人的操盘环境。
所以与这两类目标人群,早翻脸晚翻脸,早晚得翻脸,杨增新要做的是尽量推迟摊牌的时间。
最后一类工作对象是可以归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情况,例如哈密的铁木尔武装,他们主要是针对哈密王府,政府军这边只要重复1907年杨增新的和稀泥政策就可以轻松化解,之所以搞得这么大动静,与前期袁大化处理不善有很大关系。
如果有关注过杨增新的早年经历,一定会记得,当年他在甘肃提学使的任上,同时兼各堂总办,事必躬亲。处理各项政务有条不紊,一时九印环列于案。一心九用,是真正的最强大脑。
所以现在一一摆平东西南北的乱事,并不令人意外,这个时候的杨增新出现在新疆,既是新疆省的幸运,更是中国之幸运。
天山制霸之空城计(42)
5月末杨增新才上位,他在与时间赛跑,6月初一边平定了蔡乐善的叛乱,一边迅速与伊犁方面敲定和谈细节。
7月初达成协议,稳住伊犁力量。
紧接着的如同炫技般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让人觉得欣赏这样一位大师级的政务处理专家的挥洒自如,简直是种享受。
杨增新在和谈中就布下了闲棋,把伊犁的主力战将姜国胜调到哈密任副将,派他负责在哈密设防,把铁木尔的武装力量限制在哈密区域,当然哈密问题杨增新的思路是以和平手段解决,因为政府完全没必要替哈密王夏买合苏提火中取栗,所以杨增新另派了回队张彩庭去哈密找铁木尔谈招抚的事。
伊犁革命党认为自己分到的另一块大蛋糕是喀什噶尔提督这个重要位置,这同样也是杨增新富有深意的一招棋。
因为南疆哥老会势力在南疆盘根错结,自己现在鞭长莫及,而策勒村事件的解决又刻不容缓,所以让杨缵绪去处理总比哥老会那些黑帮老大靠谱。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伊犁政府军事上的脊梁人物杨缵绪离开他的基本盘,跑到他并不能完全施展的喀什噶尔,既限制杨缵绪本人的发挥,也令伊犁方面抱团对抗省府的能力最大限度受到削弱。
还没有完,一旦杨缵绪去喀什噶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喀什噶尔现在的实控人物,哥老会的边永福、魏得喜调出来,让他们孤身到迪化来,这样喀什噶尔的哥老会群龙无首,而杨缵绪整合他们既要高超手腕又需要时间,如此一来杨增新就给自己的下一步运作腾挪出足够的时间来。
真可谓一石三鸟。
伊犁政权的柱石人物在军事上是杨缵绪,在宣传上是冯大树,在外交和组织方面是冯特民和李辅黄,而在政治上其实是贺家栋。
这几个人都是在各自领域里不可替代的,但是要保持这个政权的存续,最关键的核心人物还是军事和政治上的核心人物。
这一点当初的袁大化看得很准,他在给清廷的报告里就说过:那个广福就是一个傀儡,他们军事上靠杨麻子,政治上以贺家栋为谋主。
所以在和谈的时候,杨增新作为让步,给伊犁放出来的空位都是经过了设计的。在伊犁方面获利博弈成功的满足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已中了杨都督的套路。
后期的史料中,对杨增新与伊犁革命党的博弈简化地评价为杨氏对伊方的分化瓦解,能收买的收买,不能收买的调虎离山,逐个分化后消灭。
实际上,双方的和谈本身是相互博弈的过程,双方均无碾压对方的优势,因此并非后来许多伊方人员后来回忆的那样,仿佛自己完全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受尽老狐狸杨增新的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