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天山之空城计(12)
志锐出身满州正红旗,字伯愚,号公颖,塔他拉氏。他是个典型的官僚世家,他的祖父裕泰当过湖广总督、太子太傅,他父亲长敬任四川绥定知府。但是比较倒霉的是,到了他这辈家道中落了,他幼年丧父,而他的母亲可能是与丈夫伉俪情深,在他父亲病故后竟绝食殉夫!这种个性对志锐影响也是相当深的。
年幼的志锐无依无靠,幸亏他的弟弟志钧过继给伯父长善(时任广州将军),志锐跟随他到广州寄人篱下。
在光绪初年,志锐本来有机会“以祖荫官礼部员外郎”,直接进入体制内,但是他放弃了这次天上掉馅饼的好机会,而是选择“与弟朝夕苦攻,冀得科第以慰其先人”。
志锐本人生于1852年,28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升任礼部侍郎。在当时朝廷的政治光谱中,他和李鸿藻为首的清流派走得很近的,也是标准的愤青一枚。
而此时的光绪已经亲政,在他的身边开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进行政治期货投资的人不少,其中既包括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也包括宠妃珍妃的老师文廷式。
文廷式早年在广州生活,与志锐早就结识并成至交。
志锐的叔叔礼部左侍郎长叙家的两个女儿于1888年应选入宫,当时分别是15岁和13岁,六年后,正是在甲午战前,这姐俩晋封珍妃和瑾妃。从这个角度志锐算是光绪的堂大舅哥。
说了这么多,大家都能判断出来,志锐是属于帝党的,他跨了当时风头很大的帝党和清流党。
1894年的甲午战争成为志锐仕途的一大分水岭,此前虽然升职不快却一直很稳的志锐遭受重大挫折。
甲午战争与当年出兵伊犁大讨论时一样,清流派极力主战,志锐本人首当其冲,上奏参劾孙毓汶,吁请罢斥。
紧接着又与文廷式联衔上书参劾李鸿章“因循顽物”,叶志超“瞻循畏缩”,痛言“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痛胎患,以至今日”。而且志锐还单衔上奏,对于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私通日本间谍石川伍一的事情提出质疑,断定张士珩里通外国。
光绪皇帝看到奏折,为之动容,并当即宣召,特命志锐赴热河练兵。
但是不出一个月,老母鸡变鸭,形势反转,就在光绪将李鸿章革职留任,摘去顶翎的第三天,慈禧太后宣示懿旨,以干预前朝政事的罪名,将珍、瑾二妃降为贵人。
很快,在热河练兵的志锐等来了坏消息,“降授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释兵权。”
乌里雅苏台掌喀尔喀四部和唐努乌梁海的军政事务,志锐在这个与俄国有漫长边境的北疆足足干了六年。期间“莫说忧时策万言”,他针对西北边防主要是对俄防务方面,前后五次上奏疏,希望引起重视。他本人也是做梦都想重回京师,东山再起。
制霸天山之空城计(13)
慈禧并没忘记他,可惜这次想起他又不是好事。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志锐又被列为翁同龢一党,老太太终于想起他来了,于是远在乌里雅苏台吹北风的志锐被再次降职,去天山放马吧—“左迁伊犁索伦营领队大臣”。
这回算是彻底凉凉了。
领队大臣按清例是不能专折奏事的,这下连自己上折的资格都被取消了。
纵然上升通道看似被卡死,志锐也并没有消沉,虽然他“深居简默,以诗酒自娱”,但是本职工作人家可是一点没松劲,“暇或披览舆图,详考其山川扼塞,每藉执猎,周历各卡伦鄂博(敖包)。谓不久当有边事,为朝廷忧,会得当以报,犹吾志也”。也就是在业余时间,除了写竹枝词以外,全都用来考察边务了,而且他对于未来的西北边防可能出现的危机是有预见的。
志锐在索伦领队大臣的位子上又做了六年半,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是两次会办“司牙孜”,处理中俄边界民间积案。
司牙孜会是中俄双方定期会晤,共同商办两国边民纠纷的案件的一种仲裁合议庭。最先创办是在1879年的时候,由塔城参赞大臣锡纶首倡。这个合议庭仲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不能引用两国各自的法律,只是两国现场官员根据实际情况商量解决。这个自由裁量的权力不小,对于现场官员的考验也很大。
志锐第一次会办司牙孜是在1902年,他到克依根与沙俄官员潘图索夫共同办案,从5月8日到6月11日,一个月的时间,一共办结积案一千七百余件。当时的伊犁将军还是长庚,他对志锐这次表现的评价是“才识明敏,与俄官会商一切,悉协机宜,用能使彼悦服,就我范围.似此多而且速,尤为历次办理所无。洵是隐消边衅,益固邦交。”这次司牙孜使志锐赢得中外边民的交口称赞。
因为有了这次露脸的表现,过了两年,继任伊犁将军马亮会同新疆巡抚潘效苏,奏请仿照伊犁模式在喀什噶尔再办一次,特意要求让志锐来。
1904年8月14日志锐到喀什噶尔,沙俄方面仍然是老对手潘图索夫,双方这次处理南疆与俄边境的积案一千六百九十八起,没到半个月搞定,9月2日打道回府。
志锐在伊犁期间干的第二个方面的实事就是前面说过的养正学堂的事。养正学堂是长庚时期筹办,在马亮的时候搞起来的,而马亮派去总理学堂事务的人就是志锐。
志锐首先在伊犁挑选满蒙幼童10名、青年学生2名,派佐领一人管理,然后志锐亲自送他们到俄国七河省会阿拉木图安置学习。这批留学生专门培养日后回伊犁从事教育的,一拔带一拔。后来志锐去喀什噶尔会办司牙孜的时候还特意取道俄境,去阿拉木图看望了那批留学生。伊犁养正学堂于1904年春正式开学,分为满、汉、蒙、俄4种语言班授课。1906年春志锐离任时,各班学习大有起色,赴俄留学生也初显成效。
志锐所做的第三方面的事,事关国防。
志锐在任的时候,白彦虎的余部还没完全消停呢,他们大部分集中在俄境内的萨马尔一带,经常过境骚扰。而1903年以后,日俄两强剑拔弩张,俄军也时时窥视伊犁。因此,志锐和伊犁将军马亮从格登山到乌孙山,将伊犁西南边境跑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