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90)

刘锦棠离开之后,新疆巡抚换得如同走马灯,而伊犁将军却难得地出现了一个不倒翁,有个牛人在这一位子前后坐了两回,一共十四年,屁股几乎焊死在交椅上了。

新疆建省以后,伊犁由于处于边境,国防形势严峻,政治中心转移到了乌鲁木齐。伊犁和塔城便成了边疆特别行政区,伊犁将军降格为特区一把手,不再领衔新疆群臣,新疆巡抚成为新疆甘肃诸臣之首,乌鲁木齐和伊犁形成了老大和老二的关系,好比当时四川的成都与重庆、山东的济南与青岛。

1889年愤青载湉同学亲政,从此,满清帝国换高速档踩着油门在作死的路上开启了狂奔。

甲午、庚子两次亡国之战后,还剩下一口气的老太太慈禧无奈自已打脸,重新启用维新派。虽然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梁子还没解开,但除了这几个立宪派的招牌人物之外,主张新政的立宪派已经开始进入大清公司的管理层。

1901年正月,躲在西安灰头土脸的老太太正式宣布变法,以振兴实业、整顿武备、广兴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政开始启动。

在内地都算新鲜玩意的新政到了新疆,要是按以前的政策层层递减效应,早就听不见任何一点动静了。可是这回却因为那个牛人,新疆的新政居然搞得风生水起。

说起这个人,也不是生面孔,前面出场打过两次酱油。

长庚,字继仙,号少白,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1843年生人。祖上原是宋朝臣民,随徽、钦二帝一同被俘虏入金,赐为赵姓。元、明时期,因其后代繁衍渐多,迁移至叶赫河滨(今天的吉林梨树县境内)自成部落,后于天命四年秋被清帝赐姓为伊尔根觉罗。满清八旗中,“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这个长庚的出身不低。

他家本来是住在江宁满城,在太平天国攻克南京的时候,他全家五十余口被杀,他上演了当年额附策凌的壮举,背负母亲逃出生天,一路一向北逃到绥远投奔了绥远都统景廉,景廉可谓是长庚这辈子最大的天乙贵人,没有之一。

虎口余生的长庚正是经景廉推荐,到了乌鲁木齐都统平瑞府上,成为平瑞的幕僚。

安生的日子没过多久,同治三年妥明在乌鲁木齐起事,索焕章带兵围困巩宁三个月,平瑞在城破之日自尽。长庚再展突围神迹,能从太平天国的大军围城中逃得出来,从巩宁回军的围困中逃出生天自然也不是偶然。

第二次死里逃生后,长庚返回归绥(包头)。1872年,署伊犁将军荣全邀长庚到塔城出任翼长。

长庚刚到荣全营里,就赶上白彦虎出关投了阿古柏,为了表现一把带人进犯沙山子。

这时候主持新疆军务的景廉派黑龙江马队的营总伊勒和布去救援徐学功,同时檄邀荣全派人合击,荣全当时就是派了长庚带兵与伊勒和布夹击白彦虎的回军。

此战打败白彦虎后,长庚的高光表现引起军机处的注意,经景廉刻意推荐,长庚以知县补用并赏顶戴花翎。

1875年8月景廉奉诏回京,新疆平乱的领导班子完成第三次迭代,第一个贵人走了,可是长庚的向上之路并没有被打断,因为他已被第二个识货的人纳入帐下。这一年底,长庚出任新疆军务督办金顺的营务总办。

这个营务总办有多重要呢?我只需举两个例子,大家自然就有数了。左宗棠在转战浙江开始单飞以后,他的营务总办是刘典,军中皆呼为副帅。刘锦棠率老湘营出关横扫阿古柏的时候,他的营务总办是那个年轻却骁勇善战的罗长祜。

清朝通过谈判收回伊犁后,长庚出任了伊犁副都统。

仕途道路前景一片光明,在战后新疆百废待举人才匮乏的时候,长庚的升迁似乎即将进入加速度。

然而恰在此时,他的母亲病故,就是当年他从南京背出来的唯一亲人。

1885年,长庚丁忧回京为母亲守孝。

1888年,长庚重新出山,出任驻藏大臣。两年后回到他所熟悉的天山脚下,开始了他的第一任伊犁将军的任期。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91)

长庚上任后干了一件让他本人名噪一时,而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功泽后世的事,就是收回了巴尔鲁克山。

巴尔鲁克山位于伊犁和塔城之间,西部面邻俄国边界,南接精河,西南与博尔塔拉接壤,扼伊、塔之间的咽喉。东南方直抵奎屯河北岸(即达库尔喀拉乌苏的固尔图),东北直抵塔城东南的老风口:即伊、塔、库、精四界之间,为伊、塔二城后路的要道。

巴尔鲁克山原是一座丰饶的原始森林区,地沃草肥,光绪九年(1883年)伊犁刚刚收回,善后的时候,俄国以哈萨克人往来于中俄,形成流民,这个安置义务应该双方共同承担,要求租借巴尔鲁克山安置哈萨克人,当时清俄双方签了个为期十年的协议。

长庚一上任就发现这个巴尔鲁克山的地势如同楔入中国境内的钉子,深恐内地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俄国因利乘便,伊、塔二城势将束手无策。

而且当时在俄国借约期间,巴尔鲁克山还出了很多抢劫案件,哈萨克人往来如风,新疆地方政府面对眼皮底下这么个“和平饭店”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无能为力。

光绪十九年借山条约已近10年限满了,前伊犁副都统额尔庆额曾经连摺奏请索回巴尔鲁克山。但是,因为俄国人明确表示要续借,而此时正是中日之间紧张对峙、黄海战云密布的时候,清廷进退维谷,害怕俄国人借机生事,不敢断然向俄国提出收山事宜。

关键时刻,长庚出场了。

长庚接连上奏陈明说:“此山一日不收,则伊塔一日不能宁靖,实为失地利、扰行旅、断后路、危疆域之大害。”长庚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若果真再续借十年,就跨过了庚子这道坎,到那时俄国人不把这个生米煮成熟饭那它就对不起毛熊这个称呼了,这个属于我们的主权之地真的就一去不回了。

长庚一面上奏,一方面直接派员到塔城,与俄驻塔领事馆磋商,俄国人当然不会轻易就范,双方来来往往扯皮将近半年之久。

后来长庚向俄领事断然地说,如果十年限满时俄国不交还巴尔鲁克山,伊犁官方便要按照人随地归的条件收回此山。俄国领事见无法再厚颜坚持了,最后便答应按期还地迁民。双方并订立了交山文约。

这件事情在当时曾经轰动一时,在周静安观察的记载中曾有这样一段记录:“…先是俄使与译署(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续借此山,主者佥谓:若拒而不与恐起边衅,不得已,以拟将许之,已将订期于冬月初六日具奏后行之钦遵,乃伊犁已先期电奏到京谓已经交涉回收,此议遂寝。奏闻。上颇嘉美,一时京师哄传,莫不以巨擘称赞,谓近数十年来洋务得意罕闻之事。”

好悬的一把牌!在俄国驻京公使的极限施压下,总理衙门那边已经放了软蛋,准备在十一月初六奏请光绪皇帝谕批,同意续借的时候,伊犁长庚交涉收回的电报先到了!

自此,伊犁、塔城的边防终于相互联为一气。

为此,清廷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以长庚屡办外国交涉有功,特旨兼授镶蓝旗汉军都统的职务。

今天巴尔鲁克山是我国4A级景区,被誉为新疆境内的第二个“人间仙境”(第一个是喀纳斯湖),阎维文的歌声里朗朗上口的小白杨哨所就在这里。

这一次外交胜利是完全依靠地方自身努力达成的,虽然在历史上与曾纪泽收回伊犁的影响不能同日而语,但是我们在享受今天祖国的秀美山川的时候,一定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同样也是不该忘记曾经有多少人为此殚精竭虑、百折不挠。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3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3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