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89)

以前的财大气粗、高高在上的形象彻底崩塌,清真寺的阿訇毛拉们变成真正的出家人,除了主持礼拜仪式以外,基本上脱离了世俗生活。他们的收入来源也只能靠参与穆斯林的婚丧嫁娶和儿童割礼仪式收点出场费来维持了。

而涉及到财产纠纷、遗产分配、馈赠这些大宗经济案例,必须以满清基层政府的判断为准,之前对这类事有着说一不二的话语权的是伊斯兰宗教法官卡孜、穆夫提等,现在他们的意见完全不被满清官方认可,彻底边缘化了,说了也是白说,白说不如不说。

经过刘锦棠的努力,新疆建省五年后,全疆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南疆的伯克制度和北疆的札萨克制度均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郡县制开始体现出了勃勃生机,中原王朝派驻在新疆的地方官员自汉唐以来首次不只是一个军事主官,而是成为真正的地方民政领导人。

从马上征战一年内横扫新疆,到下马治理边疆五载,刘锦棠完成了从“飞将军”到“班定远”的华丽转身,他应该算是最有可能继承左宗棠的帝国鹰派衣钵的人。

刘锦棠从十五岁参军到现在,整整二十多年戎马倥偬,以国为家,但是他自己的家却一片凋敝。

刘锦棠的父亲刘厚荣当年参加了王錱的老湘营战死在岳州城下的时候,刘锦棠才十岁。

面对家里的困境,刘锦棠的母亲彭氏选择抛下刘锦棠、改嫁远走。

刘锦棠在祖母的抚养下,长到十五岁才去投奔了叔叔刘松山。此后除了在扶送刘松山灵柩回乡归葬时,再未见过祖母。

刘锦棠的祖母陈氏为人隐忍坚韧,她的两个儿子刘厚荣和刘松山先后为国捐躯,儿媳改嫁,她独力将几个孙儿养大。

1889年,陈氏突发中风,卧床不起,病中喃喃念起刘锦棠的名字。

此前刘锦棠已多次向朝廷申请开缺回籍,掌握中枢大权的慈禧太后始终没批。

这次得到祖母病危的消息,刘锦棠再次上书清廷,恳请回乡奉养祖母,在奏折中特意引用了西晋李密的《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句子,言辞恳切,慈禧终于批准了刘锦棠回乡,但仍然只是准假探亲,保留了他的巡抚职务。

刘锦棠衣锦还乡后,因为祖母病势沉重,再请湖南巡抚张煦代奏,申请开缺。慈禧对于刘锦棠的进孝之心大为嘉许,却更不同意他开缺的申请,同时下诏让刘锦棠的弟弟、时任河南候补道刘鼒回籍待养。

不过刘锦棠自此就再未出仕,回乡的第三年,他捐出自己的养廉银两千两倡议修建东山精舍,这座学校在1895年正式开课,后来正式命名为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先后迎来了这样一批学生:肖子升、易礼容、陈赓、谭政。1901年秋,一个来自湘潭韶山冲的农民走进了东山书院,半个世纪后他将这个身染沉疴的老大帝国带出谷底、重新卓立于世界的东方。

遗憾的是,刘锦棠本人并没有看到东山书院开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此时的清廷再也拿不出手一个有能力的鹰派了,清流党还是一如既往的善打嘴炮,李鸿章还是一如既往地开口跪,刚刚亲政的光绪皇帝则是个新出炉的愤青。

此时的慈禧想起了湘乡林下还有一位曾经倒转乾坤的“飞将军”,于是下懿旨加封刘锦棠为一等男爵,同时电召他北上准备出关抗日。

甲午中日之间战云密布,陆军方面缺乏可堪一战的锐旅,但光绪确实想和日本小姑娘约一架,因此源源调集兵力出关。

刘锦棠平定西北叛乱时的老战友宋庆的毅军也已经奉召出关,在辽东前线的是原僧格林沁手下的悍将依克唐阿还有武卫军聂士成。应该说当时清军的精华已云集辽东了。

刘锦棠这时候早已赋闲在家多年,他一边安排人在湘乡募兵,同时轻车简从启程北上。

这一年刘锦棠刚好五十岁,按现在的标准正值春秋鼎盛,可是他刚离开老家山枣走到湘乡县城的时候,忽然中风病偏瘫,而且病势很快发展到不治。

呜呼,满腔孤勇终被辜负,是气数?还是劫数?

在刘锦棠谢世四年前,同样刚刚度过天命之年的曾纪泽撒手人寰。

这一文一武,可以说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生人的新生代中坚力量代表,可以说是晚清版的廉颇与蔺相如。

他们的父辈,湘淮两系扎堆出现了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骆秉璋、郭嵩焘、李鸿章等一大批猛人,硬是把奄奄一息的满清帝国扛在肩上,撑过了太平天国和二次鸦片战争同时发生的那种极端内交外困的局面。

而如今,先辈的繁华已随似水流年雨打风吹去,轮到中兴二代来扛起属于自己的时代责任了,苍天却突然如同睡着了一样,任凭一个又一个中华健儿英年早逝!为何如此不公?日本吉田松阴培养出来的一代英才正在大展宏图的时候,他们未来的对手却已提前下线。

当年的埃迪乌斯英年早逝,罗马失去了保护者,亡于西哥特。

而甲午战前,满清帝国失去了刘锦棠和曾纪泽这样的扛鼎之人,拿什么来与日本周旋呢?也许真的是气数吧,人亡政息。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3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3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