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83)

高山仰止

1880年8月11日,左宗棠奉旨回京。

此时的左宗棠纵然已林立于中华民族汉唐以来功业盖世的英雄之列,在他前后左右都是卫青、霍去病、窦宪、班超、李靖、苏定方这般的人物,而他却感觉不到丝毫的轻松。

新疆虽然得以保全,但是高卢雄鸡已在叩响越南大门,东瀛小国日本也已对琉球下了家伙。

当年林文忠公曾说过“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然而,林公还是乐观了,事实上东南沿海抵御外侮也已经是无人可用了。

想当年跟左宗棠等人慷慨激辩的海防派,虽然有忽视新疆重要性的嫌疑,但毕竟大部分还都是主张加强海军武备的“尊王攘夷”派。而如今在中央的海防派首领奕訢在1882年的甲申易枢中连同整个军机处被一锅端,地方上的海防派大佬沈葆桢、英翰等人先后病故。

此时的大清帝国行将结束短暂的“同光中兴”的回光返照,向最后的灭亡滑落。

苍髯皓首的左宗棠依然在沉沉黑夜里踽踽独行。

1881年10月左宗棠上任宦海最后一个外任职位—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这里曾经是他的两位尊长陶澍和林则徐战斗过的地方,后来陶荐林、林荐左。而现在左只有一个孤寂的背影。

对于慈禧太后来说,左宗棠的离开,意味着她一直寻求的地方疆臣实力制衡的平衡手玩不下去了,李鸿章不可逆转地一股独大,后面的甲午和庚子两次巨变,再没有那个恺切上书的诤臣了。

对于左宗棠一辈子的官场对手李鸿章来说,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因为再也没有人敢说出“十个法国将军都没有一个李鸿章坏事”这样的直言了。

对于当朝大臣们来说,左宗棠是个异类,他是中兴三杰”中唯一没有成为“军事集团”首领的一人,他没有自己的固定派系和军队。就连楚军本身都是由江忠源和罗泽南的原军事将领和自身临时招募的将领。

左宗棠的用人只凭三条标准:一是论人才不论门第派系和亲疏远近;二是论品行和能力要德才兼备;三是对于他特别看重的人才,往往会有意识地严格要求。

越是他寄予厚望的人,他就越要用“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原则来反复考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左宗棠亲手树起的道德高标,也极大地限制了他对接班人的选拔。因此后世常有人说,出身穆党的骆秉章能大力提携林则徐的死忠粉左宗棠,但是左氏最终却没有发掘出合格的接班人。

与左宗棠共过事的下属们确实都是既清廉又有风骨,但是却无一不和他自己一样,不能游刃有余在险象环生的官场丛林中。

1885年左宗棠的老部下署广西提督、恪靖定边军首领王德榜被李鸿章淮系潘鼎新构陷革职;此前两年,左宗棠的后勤总管胡雪岩被李鸿章设计搞垮,所有商号查抄,一夜之间返回赤贫。

晚清社会,过于公正廉明、对下属过于严格、对事物事件国政秉持正确的做法,虽然于己于社会于国家有利,但过刚易折,这也是曾、左这样对自身修为要求非常高的人却未能有效地把自己的衣钵传递下去的原因之一。

是时候给左宗棠一个公正的评价了。

左宗棠生逢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一介布衣,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早在隐没于垄间时就被陶澍和林则徐这两位大家视为旷世之才,并确认为自己的衣钵传人。

他是中兴四杰中学历最低也是最晚进入仕途的,但是他却在人生的后半程开挂一般实现了弯道超车!他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位举人能够进入军机处,同时又兼了大学士的汉人—位同宰相。

左宗棠的时代是个风云季会的时代,李秀城、张宗禹、马化龙、马桂源、马文禄、白彦虎、阿古柏这些人或为一代枭雄或为混世魔王,哪个也非等闲之辈,却无一例外败在左宗棠手下。在这个时代,左宗棠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天才。

谁曾望,这样一个布衣儒生,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封侯拜相。

谁曾望,在贫弱落后的满清帝国在这个倔强的湖南人带领下,能够逼退当时争霸全球的两大顶级掠食者—英吉利和俄罗斯。

十尺齐松万里山,连云攒簇乱峰间。

应同笛里迎亭柳,齐唱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起步晚不是放弃努力的借口!

左宗棠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时告诉我们,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的野百合也同样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在中法战争的阴云笼罩下的福州,秋风秋雨之中,左宗棠回首去日的波澜壮阔,身边的师友、门生日渐凋零。

德高望重的陶澍、虚怀若谷的骆秉章、恃才傲物的王錱、廉洁奉公的刘典、年少戆急的蒋益澧、忠壮捍勇的刘松山、性如烈火的傅先宗一个个从远处走来,又悠然而过、再无踪迹,这些人或年长或年轻,却都谢幕在左宗棠的面前。呜乎,国势尚未复强,中华健男奈何又弱一个!

一百多年来,长沙县跳马乡白竹村的左宗棠墓,沐风雨、任冲刷,千秋功过供人评说。

也许最后的时刻,左宗棠的心早已回到三十五年前湘江边上夜泊的那一叶扁舟之上。

初见偶像的左宗棠也曾像个孩子般的激动、欣喜,以致于立足未稳,堕入江边芦苇荡中。待到他狼狈地爬上船来,却能敏捷地自解尴尬:“古之对士人有‘三薰三沐’之礼,‘三沐’已然拜领,‘三熏’尚未。”

也曾是一代学霸的林则徐有意考考这位“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的人物,触景而发即兴问了一句“芦中人出?”左宗棠几乎未加思索对出“江上公来”。

左宗棠是无愧见林公于泉下的,他不仅未负林则徐所望,成功地收复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故土,而且,他也用自己一生的执拗,贱行了林文忠公倡导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信条!

左宗棠不惑之年出仕,没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没有鲜衣怒马的昂扬傲娇。从照片上看他似乎只是一个身材五短、颜值不高的油腻大叔。然而,他却实在是上天赐给中华民族的厚礼!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是那个在大漠孤烟落日下,白发挂帅、舁榇出关的并不高大,却是一身倔强铁骨悲壮而苍凉的背影!我们今天所以花团锦簇,皆因曾经有人负重前行。

这个为大清帝国顽强续命半个世纪并且能留给民国一千多万疆土的人,却终于没能给自己多续十年命,和林则徐一样的是,左宗棠也是准备最后一次为帝国奋力一搏的时候,生命之歌却戛然而止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而我是至今每读到“出处动关天下计,草庐我亦过来人”,在击节赞叹的同时也想学左公“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不知何日能在梦中拜会倔强的左公?

1885年9月5日,二等恪靖侯左宗棠薨于福州,追赠太傅、谥文襄,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帝国最后的鹰派谢幕。

左宗棠死前为他的属下广西提督王德榜、台湾兵备道刘璈被淮系人马构陷的事奔走呼号,尚未有结果,随着左公的薨逝,制衡李鸿章的力量无果而终。

两个月后,胡雪岩死于贫病交加。

据说当年张伯伦辞去首相的时候,乔治六世曾说:“您遭受了残忍的对待。”这句话对于张伯伦是否合适暂且不论,可是如果放在左宗棠的身上却真的是恰如其份的,可惜慈禧不是乔治六世。

客观评价左公非本人力所能及,借用死敌李鸿章的粉丝梁启超的评语吧—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委荒草,满腔血洒空林。

问谁来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挂宝剑枝头,凭吊松楸魂魄,愤激千秋。

纵教黄土埋予,应呼雄鬼;

他年化鹤东归,三生石认前身,一瓣香祝本性。

愿从此为樵为渔,访鹿友山中,订鸥盟水上,销磨锦绣心肠,逍遥半世。

唯恐苍天厄我,又作劳人。

今天作为一名合格的键盘喷子,念及左公,心头于无声处响起了那句燃爆热血的呼唤:

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3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3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