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53)

新疆这次大乱自同治三年起到光绪五年最后熄火前后十五年,期间维回汉满各族矛盾冲突总爆发。变乱之初,几乎一夜之间清廷的办事机构全部崩坍。各路反清力量野蛮生长,南路只有喀什噶尔、北路只剩伊犁勉强坚守了一年,最后也陷于敌手,中原王朝的存在感只能依靠巴里坤的苦撑和孔才、徐学功在敌后的坚持来维持。

1868年文麟带首支清军出关开始,到1874年景廉奉调回京,这期间景廉、明春、李云麟、荣全这些人虽然也是竭尽全力,但也只是做到了止血而已。

如果没有日本的琅峤登陆,满清对于收复新疆的问题一直是没有疑义的。因为日本人的趁火打劫,影响了收复新疆的节奏,直到左宗棠取得了世纪辩论赛的胜利。

随着左宗棠就任钦差大臣,清军收复新疆的大戏才真正开启。

而至今人们所推功至伟的左宗棠是这场大戏的总导演,因为从前到后,这是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正是左宗棠集成了胡雪岩、赖长、刘典、金顺、张曜、刘锦棠等各个门类的精英,组成了了一个有机高效的战争机器,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彪炳千古的伟大业绩。

同时期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这么评价:“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近代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俄罗斯,到整个世界”。

左宗棠团队的功臣结局有必要在此做下交代,再不说就没机会说了,因为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在未来的新疆舞台上不会再露面了。

一、刘曲。

刘典在来甘肃之前身体就一直不好,而且家里老母亲已年届八旬,只是左宗棠以大义感召,他才来到西北共襄大业。新疆战事结束后的光绪四年,刘典再三打报告申请回籍,左宗棠慰留了好几次,最后看刘典的身体状况确实相当不乐观,就代他向朝廷申请开缺。

军机处的批准文书刚下来,1878年6月,刘典还没来得及动身就病故于兰州军中。

刘典一直在兰州致力于西征军的善后工作,整个西征军的军需粮饷的转运均经此人之手,西征的用款金额之巨是清代单次用兵之最,而刘典在病故之后却身无分文,连治丧费用都是左宗棠掏了自己工资六千两银子操办的,接替他的杨昌濬见到他办公之地“一如寒素”,也不禁肃然起敬。刘典死后,清廷为其立传国史馆,谥果敏。

二、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在西征奏凯后由左宗棠再三向朝廷举荐,最后到了以坚辞不受朝廷的加封来要表示清廷不奖励胡氏的不满,慈禧无奈降旨赏胡雪岩黄马褂,并赏二品顶戴。1882年胡雪岩倾全部身家与洋行对赌生丝,结果因为捂盘过久,意大利生丝丰收而大败亏输,资产损失过半。李鸿章上书弹劾胡雪岩在经手西征借款时中饱私囊,清廷下旨查抄胡氏全部产业,同时胡氏经营的钱庄被各路官员挤兑出现倒闭潮。1885年11月,在左宗棠逝世两个月后,胡雪岩也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做为安徽绩溪人的胡雪岩,终其一生却从未效力于同乡李鸿章。他先后在与王有龄和左宗棠和合作中发展和壮大,并使自己一度成为华夏首富,头脑固然是灵活善于变通的,但是,这个人是有底线的,你甚至可以说他是白手套,可他却始终不是一个买办,而这恰恰是他和盛宣怀的区别。

三、伊尔根觉罗.金顺。金顺接替了荣全的伊犁将军职位,但在新疆全部收复尤其是索还伊犁之后,伊犁将军的权力地位已不能同战前相提并论。清廷经过反复权衡后,选择了更为年轻的刘锦棠做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新疆建省后刘锦棠成为首任巡抚。金顺于1885年奉调回京,走上了和之前的旗人将领景廉、荣全相同的道路,但他运气不如前两人,行至肃州病故。清史记载金顺:“身后不名一钱,几无以为殓。寮寀醵金,丧始归。部伍缟素,步行五千里至京者,达二百人云。”金顺去世后,清廷追加他太子太保,谥忠介。

四、张曜。带领嵩武军进疆的广东陆路提督张曜在战后先后调任广西巡抚、山东巡抚,正式成为封疆大吏。在山东任上他发现了一位乞丐通过乞讨方式敛财兴办义学,为贫寒子弟提供求学机会,张曜将这一善举发掘并上报中央,当时的清廷向这位乞丐御赐了黄马褂以褒扬他的义举。这个乞丐就是武训。在山东任内张曜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用于治理黄河水患,据说他一年有三百天以上的时间呆在河工工地上,而且他还把自己的养廉银捐出来赈济水灾灾民。1891年7月,正在抢修史家坞、王阳家等处溃坝险情的工地监工的张曜忽发背痈,起病很急,人未返回济南即病故于途中。他身后的光景也是非常凄凉,清史记载:“自得疾以讫易箦,始终在簿书填委之中,身后萧然,一如寒素。”张曜死后,清廷追加了太子太保,谥勤果,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被入祀了贤良祠,这是西征军中只有左宗棠做到的事,而张曜身故时只是巡抚职衔,以如此低职们入贤良祠在清朝是很罕见的。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3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3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