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39)

同样脑袋转向快的还有高原雄鹰塔吉克人,在帕米尔高原上的色勒库尔,塔吉克人网住了一条骨灰级的老***,就是当年带着七千人从浩罕逃来归附阿古柏,并形成阿古柏核心力量的那个前浩罕摄政王阿里木库里的宫廷近侍—穆罕默德玉努斯江!这个老家伙被色勒库尔回庄的伯克之子艾里布诓到家里,直接捆上打包发给刘锦棠的大营。色勒库尔今天的名字叫塔什库尔干。

前面说过,这次进军南疆能够如此迅速,有相当一部分因素在于,阿古柏被英国人忽悠得不轻,他过于相信英国的外交施压能够通过清廷内部鸽派李鸿章等人掣肘左宗棠,从而保全南疆的偏安态势,所以他把防务重点布局在达坂、吐鲁番和托克逊,后面从喀拉沙尔到喀什噶尔没有搞纵深防御。

结果被刘锦棠突破一点后,全局崩溃。这是战术上犯下的错误。但这充其量只能影响到清军收复新疆的速度,而并不能改变这一进程。

真正在政治上和战略上,阿古柏实际上并没有与辫子对赌的本钱的。

他在新疆纵横这十多年,从头到尾都是个开皮包公司的。在各个击败新疆本土的对手时,一方面拥有天时,同时他的纵横捭阖术玩得很666。

但这个浩罕人最大的短板是,他毕竟是个外来户。他所能真正依靠的也就是玉努斯江带来那七千基本盘,在他全盛时期,他任命的各城阿奇木伯克中只有一个尼牙孜是维吾尔人,其余全部是浩罕人,尼牙孜出身叶尔羌却被扔到东南角的和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完全的一块绝地。

阿古柏从进入新疆开始,每一步征伐,基本上都是用新疆本地人的血在书写战功,一开始他是和司迪克的柯尔克孜人撕,然后智取和田,屠六城维吾尔人;拿下库车,再次大杀维吾尔人;二征妥明时,在乌鲁木齐屠城,杀的主要是妥明手下的东干回民。他真正与满清国家队照面的时候,全部精锐连半个月都没撑下来。因为,他已经把新疆当地的新回、汉回给得罪遍了,无论是维吾尔人、柯尔克孜人还是回民,对阿古柏都是恨之入骨的,而左宗棠和刘锦棠一出手就是大手笔,敏锐地发现了问题,每到一地逮住维吾尔籍士兵都是资给路费、纵归南疆、约为内应,所以刘锦棠只是在达坂城有机会亮出他的大杀器,之后的战役中,克虏伯后膛钢炮、铜炮几乎没机会出手,对方就已鼠窜了。

而从清军这边总结一下优点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个制胜因素。

第一个是后勤,多了不用说,大家自己看到现在也都门清了,此战之后满清外战尽墨,只想说一句话:世间再无胡雪岩。

第二个当然是直接的军事方面,这次国家队的主力选手是刘锦棠的老湘营,他们都是来自两湖一带的南方人,为何在大漠雪域能创此奇迹?不得不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众所周知,陕甘地区的回民暴动遮断了河西走廊,严重阻滞了清军收复新疆的步伐。但是,左宗棠带湘军五年平回,却是生生在尸山血海中打造出一支铁军来,否则,以左宗棠、刘锦棠等人在江浙一带与太平军对决的经验来新疆作战必然要有水土不服的过程,恰恰是转战陕甘,给了湘这一个实习期。这才有了后来进疆的“控南制北、缓进急战”的策略。

总结一句话,左侯与中亚枭雄阿古柏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玩家。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40)

左宗棠终于像林则徐所寄望的那样,侧身名垂千古的中华民族英雄之林。

隔了整整五十年,八百里红旗奏捷再度从喀什噶尔急驰北京!

两宫皇太后对于此次西征的有功之臣比起她们的老公和老公公的抠门来,反而更像爷们儿。

她们是这样表彰的:

军机处的奕訢交宗人府从优议叙;

大学士宝鋆、大学士兵部尚书沈桂芬、工部尚书景廉交部从优议叙;

兵部左侍郎王文韶、前大学士工部尚书李鸿藻交部议叙。

主持西征大局的总操盘手左宗棠由一等伯晋升为二等恪靖侯。

前线的伊犁将军金顺加军功三级、西宁道刘锦棠赏戴双眼花翎晋二等男爵。

其余的前线将领后面还会有出场,结局也不一一交代了。

有三个人两件事算是花絮,值得提一下。

西征马队的老大夏辛酉因为随军征战,家中老母去世也未能回家奔丧,刘锦棠对此深表愧疚。

战事结束后,正赶上夏辛酉过生日,他只比刘锦棠大一岁,还不到四十岁,按惯例是不过寿的。

但是刘锦棠悄悄为他准备了寿宴,等到日子的时候,刘锦棠特意召夏辛酉来喝酒。

夏辛酉完全蒙在鼓里,到地方才知道是寿宴,而寿星是谁他仍然一头雾水。

直到刘锦棠强行把他按在上首主座,率领一大群将士向他行大礼拜寿,夏辛酉方知是自己的生日,面对此景,出生入死不曾流泪的夏辛酉也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位上报国家下报有知遇之恩的上司的忠勇良将,后来返回家乡担任登州总兵,在甲午战争中再度亮剑,率水师挫败日军。1908年老英雄卒于云南提督任上,在惊涛骇浪的一生中,他旌挥四海、以剑为笔,谱写了属于自己和中华民族的俊彩华章。

跟随刘锦棠一起出关的两员大将都是刘松山时期的老干部,一个余蛮子,另一个更是托孤重臣董福祥。

这哥俩后来都登了崇阶,到庚子年间这对老战友却差点绝交。

这一年北京的义和团闹得正欢的时候,余虎恩担任武卫中军统领、而武卫后军的统领恰是他的老哥们董福祥,当时荣禄拉起来的这个武卫军还真是集中是当时和未来的精英,统领前军、左军和右军的分别是聂士成、宋庆和袁世凯。

对于那些“大师兄”、“圣母”的刀枪不入神迹,余虎恩是嗤之以鼻的,而同样出身草莽的董福祥却深信不疑。

二人因此多次争论,谁也不能说服谁。后来董福祥拉着余虎恩跑到荣禄面前评理,在荣禄面前董福祥滔滔不绝地把义和团说得天花乱坠时,余虎恩冷静地回了一句—“都是些骗人的鬼把戏”,结果搞得董福祥恼羞成怒,冲过来要动手,好在荣禄挡在余虎恩身前才把二人分开。

想想这个画面多有喜感,一个六十一岁的老头要冲过去揍六十五岁的老头,劝架的也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头。

这样一批民族的筋骨脊梁,在甲午战后基本进入了迟暮,和他们的国家一起遭受了后期的一个又一个耻辱,有时长寿未必是幸运的。宋教仁和蔡锷的震烁古今,不能不说,也实在是在其流星一样短暂的生命中,没来得及展现槽点,所以没得黑。而汉尼拔的悲剧在于没有死在扎瓦战役之前,寿多则辱!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3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3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