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19)
10月16日刘锦棠率军急行军,一天走了一百七十里路,当天进驻库尔勒。次日又向西急进了一百六十里地,赶到了策达雅尔,这里已是空无一人,探报侦探消息说,白彦虎正在洋萨尔胁迫当地维吾尔人往布古尔(轮台)走。
刘锦棠传令马上做饭、休息,当天夜里二更就起来,出发直奔洋萨尔。
清军半夜启程从策达雅尔到洋萨尔八十里的路,天还没亮就到了,但是只是看到各回庄村堡火光冲天,却杳无人声,显然人家已经完成拆迁,然后一把火把这烧光。
刘锦棠派人传令后面罗长祜的大队灭火,他继续带人往前追。
这可真是越野拉力赛呀,又向西跑了一百多里地,终于到达布古尔,时间已经是中午了,这回刘锦棠总算看到白彦虎的尾灯。
探报回报,前方回庄前有白彦虎的骑兵千余列阵以待。
刘锦棠令黄万鹏率马队为先锋,谭拔萃率步队从后接应。
黄万鹏的前锋马队只有几百人,回军一看这么点人心里就踏实不少,本来这些日子他们都快成惊弓之鸟了,见到清军离老远就开跑。
可是清军总是像水蛭一样跟在屁股后面也不行啊,总得给他一闷棍,让他知道疼不敢再跟得这么近了。
等回军刚和黄万鹏接上火,谭拔萃的步队就到了,估计谭拔萃的步队算得上湘军里最能吃苦,也是脚力最好的吧,因为他们出关时可是徒步四千里,自己背着红薯来的。
谭拔萃的步队往前排列阵势一亮相,回军就乱了营,清军乘势趋前掩杀,阵斩回军百人,生擒十多人,追到庄西十里收兵。
因为确实追不动了,从半夜起来上路到现在下午了,一共赶了二百多里路,真可谓人困马乏。
刘锦棠提讯俘虏,得知白彦虎和亲信眷属已经在十天前逃奔库车,身边带陕回精锐两千。而白彦虎一路上胁迫的难民既有从乌鲁木齐、哈密裹来的回民,也有从喀拉沙尔裹来的土尔扈特蒙民,还有从吐鲁番、托克逊、洋萨尔等地掠来的维吾尔人,总之乱糟糟的一大群,至少得有好几万。今天被刘锦棠追上这波是殿后部队。
虽然这一大天跑得很累,又没追上白彦虎,得到这个消息对刘锦棠来说到底是个利好。有盼头,没走远!
第二天,又起大早,五更上路。刘锦棠率军向西驰四十里,远远看见前面尘土漫天,似乎人不少。刘锦棠拿当时非常先进的黑科技—“窥微镜”,也叫千里镜,往远处瞭望,发现前面手里拿着武器的人不超过一千人,其余全是扶老携幼、驱车牵牛的难民,队伍也根本谈不上队形,就是杂乱无章地走在一起。明显是回军在驱赶难民。
刘锦棠随即传令,“手持军械者斩,余皆不问。”
清军立即吹响号角,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突然从后面杀上来。
回军仓猝应战,也不清楚清军到底有多少人,急忙抛弃难民一溜烟往落荒而逃。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20)
当天刘锦棠率军进驻阿尔巴台,派总兵陶生林将收容的这些难民护送回布古尔和洋萨尔两处,暂时安排在那里等后路罗长祜的大军跟上来再根据来源分流安置。
10月17日,刘锦棠抵达托和奈,派出侦骑探前面回庄有没有回军埋伏,密侦队刚要进庄,正遇上一伙毛贼夺门而出,被抓个正着。
刘锦棠亲自提讯,这才知道这回可真是与白彦虎擦身而过了,就在当天白彦虎刚刚逃往库车。
庄子里面还有未被胁走的蒙民上万人,全都伏地呼号,请求清军收容。
刘锦棠抚慰一番,又派人引导向东回程,等着后路大军分别安插。
次日一大早,又是四鼓拔营,西进四十里,接近了库车大城。远远就听到了枪炮声。
据伊米德史讲,这时候跑出来一个乱入镜头的人,此人名叫哈迪尔,是维吾尔族,当时是洪福汗国的一个基层军官,估计也就是个五十人长或者百人长之类的。
他是库车本地人,眼看清军打过来,伯克胡里和白彦虎就要玩完了,到时候如果清算起来他们这些担任过伪职的究竟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所以办法只能自己想。
于是,哈迪尔就联络了一部分维吾尔士兵,发动了起事,这时候的浩罕人早就没了斗志,所以哈迪尔轻易就拿下了库车城,守库车的浩罕官员弃城逃奔阿克苏。
哈迪尔因为拿下库车太容易了,一时间有点膨胀,他脑洞大开地想生擒白彦虎交给刘锦棠当投名状!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哈迪尔带着他的乌合之众一出城,在玉奇哈拉阻击白彦虎的时候,就被白彦虎打得大败,库车城也得而复失。
实际上,哈迪尔如果不贪,本可以拿库车城做见面礼的。
白彦虎虚惊一场,刚进了库车城,刘锦棠的先头部队也到了城下。
这时候白彦虎的回军大部分还在城外连拉带拽地强迫不少难民往城里进,那些维吾尔人一看清军来了,任凭回军开枪放炮逼迫,死活不挪步了。
形势不等人,刘锦棠安排黄万鹏率旌善马队为右翼先锋、谭拔萃率步队跟进接应、夏辛酉率马队为左翼先锋、张俊率步队跟进接应、刘锦棠亲率马队居中调度,三路进攻库车。
旌善马队是老将黄万鹏组建的,这支马队的战斗力么也不用多说,我只告诉你这马队的各个统领大家心里就有底了:崔伟、毕大才、禹中海、禹益长、李金良、马殿林。
右路的夏辛酉再不介绍也不赶趟了,因为后面也没几仗了可打了。
夏辛酉,字绍襄,山东郓城人,比刘锦棠大一岁。
他投入军旅的起点非常低,以勇丁身分随僧格林沁出征捻军。
僧格林沁战死后,他回到家乡,他爹说你除了有把子力气、胆子大以外,别无长处,你不趁现在兵荒马乱国家正在用人出去闯一闯,哪还有什么出路?
于是夏辛酉才又去投了左宗棠。
从此夏辛酉历经了整个陕甘平回的战争,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多次受重伤。
后来左宗棠总理新疆军务,又点了夏辛酉的将。
在古牧地之战和达坂城之战夏辛酉都立下大功,就在这次出征南八城之前,他才接到噩耗,原来他的老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因为家里人怕他在前线牵挂所以一直没告诉他。
夏辛酉得知消息后异常悲痛,连简乞归,刘锦棠考虑到此人英勇异于常人,而用兵南疆正在用人之计,因此多方挽留。
值此忠孝未能两全之际,夏辛酉最终选择了尽忠,因此愈加满腔悲愤,誓灭安夷!
夏辛酉虽然在军中也是年纪不大,但威望极高,因此同为总兵的方友升、章洪胜、张宗本等人都归于他的麾下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