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17)
从吐鲁番到喀拉沙尔的路程是一千零二十里,而从托克逊出发则比吐鲁番近一百八十里。
根据左宗棠的命令,刘锦棠在八月下旬先发,而半个月后,张曜也从吐鲁番继进,吐鲁番和托克逊的后路保障则交给双彪—孙金彪和徐占彪。
1877年8月25日,刘锦棠派出的先头部队兵分两路,提督汤仁和率队从苏巴沟、星星子挺进曲惠,同时另一路提督张春发率队从伊拉湖小路直插曲惠,后面跟进的是提督张俊,他负责携带粮草、辎重,同时沿路打井和放出哨位、接应后队。
30日,刘锦棠的大军正式启动,整个步军大队由罗长祜统带从大路走,刘锦棠自己率马队从小路走,9月3日各路部队会齐于曲惠。
刘锦棠召集各路将领开会,得知队伍行进第二天就有陕回百余骑兵前来窥探,见到清军大部队开过来立即掉头狂奔。刘锦棠马上命令余虎恩和黄万鹏率马步军十四营取道乌什塔拉,绕博斯腾湖东南从东南包抄库尔勒,这一路算作奇兵。然后刘帅自己率大队人马走大道,从正面向喀拉沙尔西进。
开都河发源于天山,从北向南一路流经喀拉沙尔和库尔勒最后注入博斯腾湖。
白彦虎率陕西回军驻扎在开都河西岸,此时在东四城地区他成了唯一的叛军首领,因为艾克木汗、哈克库里这些人都跑了。
而前些日子听说伯克胡里杀死哈克库里、击败艾克木汗,白彦虎急忙派人向伯克胡里宣誓效忠。
现在白彦虎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刘锦棠的铁骑,所以他早就把开都河河口决开了,整个喀拉沙尔以北、开都河两岸一片汪洋,整个泛滥区宽达百里。
刘锦棠的大军一到,派马队试探,结果发现浅的地方都到马背,深的地方连人带马没顶。大路没法走了,只能向北迂回,走了六七十里,前面有一条小河拦住去路。派人探了一下,深有三米多。下令士兵凫水渡河。
幸亏刘锦棠的老湘营都是南方人,水性个个不差,谁曾想在那么缺水的南疆沙漠能遇到一片泽国。
又曲折地走了一百二十里地,这才到达了开都河东岸。
刘锦棠传令马步五营搭造浮桥、修复溃堤,同时抢修车道,因为后队还有大炮要拉过来。
整个刘锦棠的正路大军师行泽国,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和泥泞的道路较劲,直到1877年10月7日才到达喀拉沙尔。
刘锦棠进入喀拉沙尔查看,整个喀拉沙尔城已经大水漫灌,城中水深数尺,原来的官署和民宅全部荡然无存。所有居民也已经被白彦虎裹胁西逃了。
清军虽未经战斗就夺下喀拉沙尔,但是却是一座空城。
刘锦棠一边安排人排涝、修复房舍,一边让随行的和硕特蒙古台吉扎希德勒克从自己部落挑选几百户人迁居喀拉沙尔填补空城。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318)
10月9日刘锦棠督队过哈尔哈阿满沟,马队为先导,步队在后面跟进。刚出发就遇见一百多个毛贼呼啸而过,刘锦棠亲率马队急追,阵斩十人,生擒两名。
刘锦棠亲自提讯,这两个人都是浩罕人装束,光顶圆领。
一问话才知道都是冒牌货,二人均为南疆维吾尔人。据他们供称,白彦虎在秋粮一下来马上就强迫维吾尔人把粮食运往库车,后来听说清军南下,就把当地维吾尔人和土尔扈特蒙古人全都胁迫一起往西逃。
几乎在同一天,绕博斯腾湖从南路进攻库尔勒的余虎恩也从小路驰抵喀拉沙尔,原来虽然余虎恩和黄万鹏绕湖走的路远,但毕竟路好走,所以已先到了库尔勒,然后赶过来与刘锦棠会合,库尔勒的情况与喀拉沙尔如出一辙,也是空城一座。
现在大军出发已经一个多月,距离最近的控制区托克逊也快一千五百里远,带的军粮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而白彦虎又是放水又是火烧的搞坚壁清野,在新收复的地方一点补给也没有。
眼看因为军粮不济,又要眼睁睁地看着白彦虎从眼皮底下溜走,刘锦棠急中生智,他想起来维吾尔人有一个藏粮的习惯,就是吃不了的陈粮都掘有地窖,相当于土法冰箱。他也查过资料知道当年兆惠在黑水营的时候就挖出过四千多斤窖粮来。
所以刘锦棠一声令下,一时间所有士兵在喀拉沙尔城里城外到处开挖。
还别说,多读书确实有好处,还真让他给挖出来粮食了,而且是比当初兆惠强得多,真正中了把大奖,他足足淘出来好几十万斛窖粮来。
解决完粮食问题,刘锦棠派出的探子回报,白彦虎现在正在洋萨尔和策达雅尔两处回庄强迁维吾尔人,这个白彦虎为啥这么热衷于强近难民随军呢,因为他现在连续丢掉这么多要塞,自己想去喀什噶尔投奔伯克胡里也不能没一点见面礼呀,所以他要裹胁大批难民同逃,另外带这些累赘的难民也是不想给清军留一点东西,走到哪都是光秃秃一片,清军补给完全靠后路运输的话速度上不来,白彦虎就能走得从容些。
刘锦棠得知这个情况,稍微放下点心,因为你只要带着难民走,你走不快。
但是现在后路粮台跟不上的事实也时时限制着刘锦棠大展拳脚,思前想后,他决定挑选出脚力好的步卒一千五百人,从马队中精选一千精骑,这些人作为头队向前紧追白彦虎,其余的大队人马在后面疏通粮路、携带粮草辎重、安置投降人众,随时准备接应前方。先锋部队由刘锦棠亲自抄家伙上阵,后路大队由老湘营总务罗长祜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