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91)

整个冬天,无论是左宗棠还是阿古柏都在紧锣密鼓地作最后准备。

欠饷的事,左宗棠这回也忍不住重点吐槽了广东和江苏两个富庶的地方:“欠数最多者莫若广东、江苏两省,除旧欠不计外,广东协饷未及十分之一、江苏协饷未及十分之二且常年应解老湘营军饷并未起解。”不得不说,江苏巡抚此时正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政治斗争渗透在每个角落。

至于兵力补充的问题,左宗棠早有考虑,现在驻在山西和归绥防护北路的金运昌卓胜军有十七个营,步、炮、骑军种齐全,堪称精锐,而且现在山西内蒙一带已经完全平静,没必要驻扎大量野战部队。

因此老左打报告要求把金运昌的部队调入新疆,一部分替换徐占彪和张曜,另一部分补充到刘锦棠的部队里参与下一阶段作战行动。

根据情报,左宗棠判断阿古柏的主力集中在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角地带。

因此他相应对第二阶段战术实施作了规划:一、刘锦棠老湘营十九营从乌鲁木齐翻天山直下达坂城。二、张曜嵩武军十五营出七克腾木(七克台),向辟展(鄯善)进攻。然后与徐占彪夹攻吐鲁番。三、徐占彪川军五营从巴里坤出发,经木垒河穿越天山的西吉尔山隘直插吐鲁番东面的胜金口,然后会合张曜夹攻吐鲁番。新调来的卓胜军代替张曜和徐占彪防守巴里坤和哈密后路,同时从中抽出武朝聘一营归张曜节制、调秦玉盛一营归徐占彪一营节制。增调总兵章洪胜、方友升、桂锡桢归刘锦棠调遣。清军参与南下的部队一共三十九营两万多人。

北路和西路交给新任伊犁将军金顺统筹安排防务,乌鲁木齐以西直到精河、以北直到塔尔巴哈台现在重点是防止沙俄有小动作。

原署理伊犁将军的荣全因为一直带病坚持在岗,现在局势缓和调回北京休病假了。

荣全是唯一一个署理伊犁将军长达十年却一直没转正的人,回到北京后短暂出任过步军统领,1879年病故于北京。

左宗棠的计划是来年三月雪融时分进兵,张曜进兵以后,以刘凤清带嵩武军八百巡护哈密至七克腾木之间的粮道;徐占彪进兵以后,以总兵徐万福三营、提督范铭营补防巴里坤。

而刘锦棠南下以后,整个后路保障交给乌鲁木齐领队大臣锡纶。

左宗棠这边霍刀霍霍的时候,阿古柏这边也真把防守的重心放在了吐鲁番、托克逊和达坂城三角区了。

这个原因与清军在冬季攻势的暂停有关,清军的突然收手给了阿古柏一个错觉,他认为阿吉妥拉通过英国人对满清中央的决策的外交影响产生了效果。

满清内部的鸽派意见如果占据主流,说不定将军事行动的极限设在天山一线,对于南疆转而采取和平的外交手段来解决也未可知。

有鉴于此,阿古柏一方面严令前沿军队保持守势,不得主动向清军有任何挑衅行动,同时让从北路逃过来的白彦虎、于小虎、马人得等人的军队不得入城,都是在城外驻扎。将来如果有必要这些都是在谈判中可以交易的筹码,因为毕竟这些人才是满清真正的仇人,而阿古柏本人过去十多年来并未与满清力量发生多少直接冲突,包括之前针对满汉平民的种族仇杀等等都和阿古柏没关系。这是阿古柏心存侥幸的一大心理依据。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92)

另外一方面,正是因为寄望于清军止步于天山北路,所以阿古柏将防守力量主要配置于吐鲁番、托克逊和达坂。

如果在这里给南下清军造成大量杀伤,严重阻滞对方攻势,也十分有利于谈判和局的达成,因为一旦陷入持久战,清军的后勤短板就会充分暴露,到时形成“糜血肉于坚城之下,求万有一然之胜”的局面,其政治压力自然会导致清廷的鹰派偃旗息鼓,从而实现以战止战的目的。

在最前线的达坂城,阿古柏布置的军队除了炮灰马人得的回军部队以外,派了浩罕军官尼牙孜.穆罕默德.托克萨比为埃米尔,给了他海达尔库里为首的六名胖色提带了两千多人。

而且阿古柏还在天山山口的高地新建一座要塞,与达坂城互相呼应。

在吐鲁番城,阿古柏让另一个炮灰白彦虎移驻吐鲁番外围屏护,派艾克木汗为吐鲁番主将。

在托克逊则由阿古柏的次子哈克库里伯克担当守将。

这样,阿古柏构筑完成了达坂城为突前、吐鲁番和托克辽互为犄角的纵深防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阿古柏总共配备了步兵七千人、骑兵七千五百人、白彦虎和马人得的回军武装一万多人,全部力量加一起有近三万人,与对手清军的南下部队大致相当。

经过了1875年冬天的战略忽悠与反忽悠,满清与洪福汗国各自完成了军事准备。

今天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阿古柏的军力配置,简直是无力吐槽,把庞大的兵力均匀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各个要塞,摆了个一字长蛇,不被久经战阵的湘军完虐才算见鬼了。

既然准备好了,那就面对疾风吧!

清军三路并发,但是路况并不相同,远近也不一样,若想同时打响,出发时间是要掌握好先后的。

哈密路程最远,但地处天山南麓,好走一些,而巴里坤路程第二远但需要翻越天山,乌鲁木齐的刘锦棠直线距离最近但是也要翻越天山。

因此,最后确定下来的进兵步骤是刘锦棠先行,徐占彪次发,张曜最晚出发。

1876年4月14日,刘锦棠率老湘营马步十九营誓师南下。16日抵达柴窝堡,留下一营驻守,把这里当成桥头堡。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3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3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