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161
1867年热西丁被阿古柏完爆之后,穆扎法尔趁乱逃往乌鲁木齐,总之一句话,无论如何不能落到他的老乡阿古柏的手里。
穆扎法尔逃到乌鲁木齐之后,和他之前在中亚、克什米尔地区到处流浪时一样了,混得不比要饭的强多少了。
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在乌鲁木齐几个浩罕的商人在巴扎上认出了落魄街头的穆扎法尔。
消息一传开,在乌鲁木齐的浩罕侨民就纷纷前来看望这位流亡的浩罕王族。
没过多久清真王(哈里发)妥明就知道了这位“刘皇叔”的存在,妥明和热西丁同样认可这位流亡王族的政治价值,不过在妥明这里穆扎法尔还真成了奇货可居。因为妥明现在明显面临南面阿古柏的压力,所以一定要打这张来自浩罕的牌。
妥明派人潜入喀什噶尔,将穆扎法尔在乌鲁木齐的消息放了出去。
坐了好长时间冷板凳,正在等待机会的米尔扎.穆罕默德.库什等人闻风而动,他们立即派密使前往乌鲁木齐与穆扎法尔联系。
这位密使代表米尔扎.穆罕默德.库什等一大批在喀什的浩罕军官向穆扎法尔宣誓效忠,同时向他保证,如果穆扎法尔能够进军库车,在喀什的浩罕军官就会在喀什发动暴动,宣布穆扎法尔为“哲德沙尔”国的汗王。
妥明的计划开始稳步推进,向穆扎法尔拍了胸脯,要钱要枪你说话。
一直以来保持着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穆扎法尔立即被鼓动得头脑发热,他以为他真的可以取代阿古柏成为新的南疆之主了。
于是穆扎法尔在妥明的支持下,在乌鲁木齐公开号召浩罕侨民向自己效忠。同样,有了妥明的支持,钱的问题不用考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穆扎法尔通过大把的方式,很快拉起一支队伍。
在妥明提供的枪械支持下,穆扎法尔这支雇佣军于1868年夏天从乌鲁木齐南下,经喀喇沙尔直逼库尔勒,还别说,因为阿古柏刚把热西丁的队伍拆散了,库尔勒完全没有防卫力量,被穆扎法尔这帮乌合之众一战攻克了。
阿古柏派驻库尔勒的阿奇木伯克是个名叫哈吉的人,这个哈吉鼻青脸肿地跑回喀什噶尔向阿古柏报了信。
在浩罕的内讧中千锤百炼的阿古柏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严密封锁了库尔勒战败的消息,然后不动声色地派人送信给库车的伊斯哈克,要他马上带兵前往库尔勒平叛。特意叮嘱,对这个穆扎法尔一定不能留活口!
安排完伊斯哈克的事以后,阿古柏回过身立即逮捕了在喀什噶尔的大批浩罕军官,除了玉努斯江外的那批从浩罕投奔过来的高官被一网打尽。
伊斯哈克从库车带了两千人,基本都是他当年发动东征时的老部下,日夜兼程,三天急进五百里,实然出现在库尔勒城下,将穆扎法尔一伙团团围住。
穆扎法尔那些乌合之众哪里是伊斯哈克的对手,双方动起手来,没几个照面,穆扎法尔的雇佣军一哄而散,纷纷向乌鲁木齐方向溃逃。
穆扎法尔本人这次没那么幸运,被伊斯哈克挥军追上,穆扎法尔荒不择路躲进一顶帐篷中,被伊斯哈克的军队四面围住。伊斯哈克传令,士兵以帐篷为标靶一顿排枪,帐篷登时被打成蜂窝煤,穆扎法尔这位流亡的浩罕皇亲被当场格杀,妥明的借尸还魂之计破产。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162
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江山如此多娇,可真的娶回家才发现,柴米油盐的日子不那么好熬。阿古柏削平了白山派和卓、浩罕的各个不服气的军头以后,成为真正的南疆之主才发现,他好不容易买下的房子没有窗户!
整个南疆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北面是天山、南面是喀喇昆仑山和青藏高原,西面是帕米尔高原,东面是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唯一地势稍缓一些的出口是东北面的从吐鲁番、鄯善奔哈密进关,那条咽喉掌握在妥明手里呢。
现在想伸出脑袋透透气,只有通过西南角,走克什米尔奔印度(痕都斯坦)或者通过巴达克山走阿富汗这条线。
为什么要出来透气呢?嘿嘿,因为阿古柏这个人聪明就聪明在这,他对自己几斤几两心里还真是挺有数的。
所以他一旦在南疆平稳坐庄,首先就想抱大腿的问题。
这一点他还真比当时其他那几个做梦要对满清发动圣战的神棍强不少。当然,辫子的雷霆之锤比他预计的晚了好几年才落下来。
那么又有人要问了,他为什么不向西越过帕米尔走浩罕、布哈拉这条线呢,浩罕是他娘家,布哈拉也是南疆那些和卓们的发祥地,思想上应该是同情阿古柏才对呀。
您说的一点错都没有,浩罕、布哈拉确实对于阿古柏所取得的业绩相当欣喜,但现在浩罕和布哈拉真可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哇。
说到这又得插播一段国际时势了,把时间坐标调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看下中亚的大环境和世界的格局。
本来纷纷攘攘的中亚,现在变成英俄两强南北争霸了。
别说什么曾经各领风*多少年的萨菲波斯纳迪尔沙、阿富汗杜兰尼这些地区小霸早已烟消云散了,就是一度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的东西亚两端的王者—奥斯曼土耳其和满清都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现在分别收缩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中亚丧失了话语权。同时,蓝星带头大哥大英帝国与北极熊这两个欧洲两端的王者却正在将自己的开拓拼图在内亚进行收尾工作。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俄两强在第一次赫拉特危机中首次直接交锋,毛熊认栽。
这口恶气憋到1853年,沙俄在克里米亚对土耳其动手,英法联军支持土耳其,再次把沙俄撂翻在地。
紧接着英国人得寸进尺,支持阿富汗进攻赫拉特,第二次赫拉特危机爆发,沙俄支持的波斯被英国直接按在地上摩擦。
毛熊这时候是比较被动的,最后求法国人出面当和事佬签订了《巴黎和约》。赫拉特进入英国势力范围。
但是沙俄在这个时候迎来了一个雍正式的人物—亚历山大二世,正是这个人领导了农奴制改革,带领俄国触底反弹了。
别看俄国做为一个陆权国家在海外殖民方面很弱鸡,但是在与其接壤的域内作战,他的能力是无庸置疑的。1864年缓过气来的毛熊开始了对中亚三汗国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