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天山—甘棠西行(79)
加玛里丁和卓在战前是个赤脚医生,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
相对赫提夫来说这个加玛里丁是个干正事的,他从库车带出来八百人。吸取了赫提夫的教训,人家出来之前就进行了整编,汰弱留强。
加玛里丁的队伍素质比赫提夫的强多了。
到了拜城进行一次扩编,队伍增加到两千人。从拜城再往西阿克苏就触手可及了,但是加玛里丁在拜城却带队拐弯奔北边走了。
往北就是通往伊犁的大路古称夏特古道的地方,就是以前每次从伊犁来南疆阿克苏最近的路就是这条越过天山的夏特古道,在天山南麓的枢纽是阿拉秀尔,之前准噶尔汗国时期南疆的粮食赋税转运到伊犁都是通过这里,南疆每次有了动乱,伊犁将军派兵南下也是走这条道,真的可谓是咽喉要道。
加玛里丁来阿拉秀尔体现了他的专业素质,“师随粮行”,没钱没吃的打个屁仗,阿拉秀尔是粮饷转运点,必然会有大量给养滞留,又有肉又没刺的活不先干了才是傻子。
让人失望的是加玛里丁来的时候恰好粮食已经发运一空了,但是贼不走空,这里贮存的大量军用织品包括大批白色帆布全让加玛里丁打包带走了。
在阿拉秀尔休息了二十天后,加玛里丁转向西南直扑清军的扎木台驿站。扎木台距离阿克苏只有五十里,这里一直是阿克苏防守体系里的重要支点。加玛里丁这时候把那些抢来的白布派上了用场,让部队士兵全部用白布把自己裹起来,这样在绿色的山坡和黑色的旷野里部队移动起来远看就会误以为羊群或者白云。
就这样完全不被发觉地,加玛里丁就摸到了扎木台,防守台站的清军突遭袭击立时崩溃,加玛里丁迅速解决了战斗,清军被全歼。扎木台丢了以后清军在阿克苏外围的台站纷纷弃守,全部退入阿克苏城内。
1864年7月17日,也就是文永从乌鲁木齐带的官兵走到新井子全军覆灭的一周后,乌鲁木齐汉城(迪化)失守的同一天,加玛里丁攻克了阿克苏。阿克苏办事大臣富珠里阖家自焚,城中满汉商民被搜杀一空。
加玛里丁攻下阿克苏两天后(1864年7月19日)派那个草包赫提夫带六百人攻打乌什.
乌什位于阿克苏西南,这个城市在前面出过场,就是乾隆三十年的时候由赖黑木图拉搞的那个乌什民变。
乌什城整个座落在三面环山的大石头上,最早准噶尔人攻打的时候都打了八九个月,乾隆那次从卞塔海到最后明瑞和阿桂也是打了十个多月。
赫提夫带着人走了四天到达乌什境内的阿恰尔山,这次草包赫提夫运气好多了,此时乌什前任的办事大臣文兴和帮办大臣文艺都已被降级调走,而新任的办事大臣庆明还没有上任,新授的帮办大臣伊昌阿还远在甘肃都兴阿的军中帮忙和陕甘一带的回军作战,所以乌什现在是群龙无首。
制霸天山—甘棠西行(80)
守城清军人数本就不多,城内还有众多内应赫提夫的维吾尔人,因此清军的守城行动没有坚持多长时间,赫提夫指挥军队攻入乌什城的时候,清军退守到弹药库点燃丨炸丨药,瞬间大批建筑化成灰烬,连燕子山也被震塌,清军肢体残块最远的被崩至两里地以外。
赫提夫算是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座城市,现在库车暴动军是这样,谁打下的城市自然就成了该城之主,热西丁也是随后背书一下,就像加玛里丁被任命为阿克苏阿奇木伯克一样,赫提夫任命自己的儿子哈木丁为乌什阿奇木伯克。
现在的热西丁汗和卓控制的地盘向西已到乌什,下一个目标就是当初长龄设计的西四城三角区了,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南八城首邑喀什噶尔。
公平地讲,热西丁这位自称宇宙间最伟大的和卓、伊斯兰的阳光能够取得东到哈密西至喀什的各个重要城市,更多地像捡了便宜。因为乌鲁木齐的妥明和伊犁的迈孜木杂特扛住了清军的骨干力量,而西四城清军的环形防线也被当地的几股暴动势力所牵制,所以热西丁一路靠捡装备现在都已经腰缠万贯了。
不过他马上就要见到西四城的各个刺头了。
制霸天山—甘棠西行(81)
就在热西丁的军队在乌什休整的时候,他的目标喀什噶尔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清军得到的喀什最后的文报是说喀什噶尔中营把总王得春联合当地回民起事。
喀什噶尔历来是和卓浩罕势力活动的前沿,和卓的基本盘是白山派维吾尔人、浩罕的基本盘是浩罕侨民,可这回却让妥明派到南疆活动的回民抢了先。
王得春在七月的暴动很快被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奎英派兵扑灭,但是同时串联煽动的当地回民的头面人物—伽师回族土豪金相印(绰号金老三)和阿訇马元(绰号马秃子)却躲过了清军的清算。
在一片乱哄哄中,白山派的维吾尔人托合提马木提在回城发动暴动获得成功,1864年7月30日托合提马木提占据回城称帕夏。
金相印和马元的回民武装白白当了回出头鸟,桃子却让托合提马木提摘去,他们自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到处拉风投,找大腿。
不久,他联络上他的天使投资人—塔什米里克阿奇木伯克司迪克。这个司迪克就是一直与满清关系很好的布鲁特的一个酋长,布鲁特人在国内被称为柯尔克孜人。
司迪克的老家就是喀什噶尔回城以南的阿克陶,近水楼台呀,这么好的机会岂有不跟投的道理。
于是司迪克整兵秣马杀奔喀什噶尔,喀什噶尔汉城里面可是兵精粮足,参赞大臣奎英带了四千满汉官兵依坚城固守,司迪克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就知道没戏,柿子还得挑软的捏,他选择了专攻回城。
托合提马木提快气疯了,老子刚拿下回城你们就来抢摘桃子,有本事去汉城和异教徒使去啊!
托合提马木提为了抵抗司迪克,把整个喀什回城的老百姓全动员起来了,凡是年满十六岁的男子全部发给长矛上城墙参与守城!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过家家,您那些未经训练的老百姓和临时拼凑的童子军能有多少战斗力您自己心里就没个数吗。
司迪克兵临城下枪一响,守城的白山派教众顿做鸟兽散,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为谁打仗,一句话,你这个托合提马木提的咖位太小了,有几个白山派知道你托合提马木提阿訇老大是谁?可怜的托合提马木提在喀什噶尔回城当家都没到半个月就被踢出局了。
制霸天山—甘棠西行(82)
精神抖擞的司迪克带人赶跑了托合提马木提,自己坐在喀什噶尔回城,眼望着高大的汉城不禁兴叹,自己这点实力要说拿下汉城,放在以往恐怕也只是止于想想而已。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屁股底下垫了回城这块庞大的政治资产。
喀什噶尔回城可是白山派经营了几百年的根据地了,信徒众多,如果有效利用上白山派的力量至少效法当年张格尔还是有点想像空间的。
可是如何才能激活白山派的政治遗产呢,司迪克虽然没有读过三十六计,却懂得借尸还魂的道理。
只要把正宗的大和卓后裔弄到手里,这张神主牌一打,白山派那些信徒们自然会像上足了发条一般供人驱使。
和卓后裔们现在比较红的就是前些年一直不消停的那几位:玉素普的儿子卡塔条勒、巴布顶的儿子倭里罕,还有一个低调些的是张格尔的儿子布素鲁克。
卡塔条勒领衔了1847年的七和卓之乱、倭里罕则是在1857年单独掀起了倭里罕之乱,两次都闹得动静挺大,问题是这二位都不是省油的灯,天生就不是当傀儡的料,想想七年前的倭里罕在克孜勒苏河边堆起的人头塔,司迪克的头皮都发麻。
司迪克用排除法锁定了他的目标—布素鲁克,这个布素鲁克虽然是大名鼎鼎的张格尔的儿子,可是却远不像他的叔伯兄弟那样高调,他未曾参与过前面历次的和卓叛乱。他本人一直在布哈拉和浩罕靠当伊斯兰经师生活,日子过得越来越潦倒,标准的怂货一枚。
派谁去呢?人选是现成的,就是忽悠他来喀什的那个回民金相印。
现在的南疆就是一片丛林,到处都在重新构建食物链。司迪克刚刚打发金相印到浩罕去找布素鲁克,喀什噶尔就又出事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司迪克赶走了托合提马木提的消息传得飞快,热西丁的奶酪断然不会让他人染指的。之所以赫提夫在乌什停下来是因为忌惮喀什噶尔的清军,现在居然让司迪克捡到便宜了,热西丁马上命令赫提夫父子出征喀什噶尔,至于出师名义就是司迪克非我族类!(司迪克不是维吾尔人,是柯尔克孜族)
看到了吧,想打你的时候什么都会成为理由,即使司迪克的宗教信仰与热西丁并无不同,利益面前其他的都得靠边!
1864年10月,赫提夫父子率领一千人出征喀什噶尔。
赫提夫让儿子哈木丁打先锋,自己督大军在后面继进。
刚进入喀什噶尔的地界就抓到了两个舌头。在一个叫喀拉布拉克村的地方,哈木丁逮到两名商人。
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候,还能出门行商的一定不是简单的人。